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新加坡人民行动成立于1954年11月。据该党主席杜进才的解释,这个之所以称为人民行动,主要是因为:它是“人民的”,而“行动”这个字眼,则是从“联合行动议会”这一机构名称中取用的。新加坡原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6年4月,英国将新加坡划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6月3日,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形势下,英国殖民当局被迫同意新加坡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但英国仍保留国防、外交等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控制着新加坡。

  • 标签: 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 民主社会主义 李光耀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社会主义者
  • 简介:民主行动在马来西亚39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其政策主张是通过宪法手段在马来西亚建立非种族的民主社会主义型社会,实现'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尽管它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反对,但各种因素决定了其影响和地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 标签: 马来西亚 民主行动党 民主社会主义
  • 简介:马来西亚民主行动为维护和增加社会民众的利益,根据其他政党的理念变化,适当地调整党在不同时期的理念。该党的政党理念主要经历了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和"利民主义"三个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政党理念的特点是坚持发展各族群的和谐关系,坚持民主、公正的价值原则,注重加强社会民生建设,重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其政党理念使它获得了较多华人选民的政治支持,维护了马来西亚世俗民主宪法,也在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伊斯兰和国民阵线的右派激进主义政治,树立了良好的政党形象。

  • 标签: 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 政党理念 民主社会主义 “利民主义”
  • 简介:马来西亚民主行动是社会党国际的正式成员,信仰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的议会民主路线,致力于追求民族平等、社会正义及经济公正,为实现“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奋斗。其理论与政策主张既体现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结合本国国情有所修正和发展。近期其主要政策主张和活动有:发起恢复地方政府选举的民主运动,主张民选市长、市议员;继续反对回教国,反对马来西亚当局的回教化政策;反对恢复新经济政策;捍卫母语教育,呼吁马来西亚当局承认华语教育的合法地位,反对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推行英化教育;在对外政策上,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

  • 标签: 马来西亚 民主行动党 民主社会主义
  • 简介:<正>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治理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今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对如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提出详细意见。协商民主和中国民主发展、中国治理改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多年前世界银行和

  • 标签: 中国民主政治 治理改革 民主恳谈 制度化发展 参与式预算 预算改革
  • 简介:历史沿革:日本民主于1998年由一些具有革新意识的反对党政治家倡导创建,旨在形成一个真正有效监督和约束执政党的反对力量。成立后,民主通过大选逐渐壮大起来,2000年与日本自由合并后,成为日本最大在野,仅次于自民党的日本第二大政党。2007年7月日本参议院选举后.民主拥有参议院242个议席中的112席,超过自民党27席,成为参议院第一大

  • 标签: 民主党 日本 参议院选举 有效监督 执政党 自民党
  • 简介:中国农工民主是具有爱国、革命优良传统的民主党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邓演达为首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中表现出鲜明的“行动特质”。这种以行动为导向、强调付诸实践的“行动特质”是中国农工民主的固有基因和内在品格,本质上反映出中国农工民主的革命实践观。中国农工民主的“行动特质”萌发于对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产生于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深刻认识,根源于对革命动力和武装斗争的深刻领悟。中国农工民主的“行动特质”在思想上表现为注重思想建设和理论研究,在军事上表现为强调武装斗争和军事行动,在组织上表现为组织机构的屡次复建与重生,在宣传上表现为重视办刊办报和公开表达政见。“行动特质”对中国农工民主产生了深刻影响,塑造出鲜明的政党品格,演进出特有的历史脉络,铸就出优良的党派传统,也为研究其党派特性和发展轨迹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视角。

  • 标签: 中国农工民主党 行动特质 党派品格 斗争精神
  • 简介:改革和完善的执政方式是加强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民主执政又是改革和完善的执政方式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从民主执政的基本内涵出发,提示了实现民主执政的重大意义,并对如何实现民主执政作了具体分析。

  • 标签: 执政方式 民主 改革和完善 重要目标 党的执政能力 重大意义
  • 简介:<正>一、社会民主的历史渊源及现状现代社会民主(或称社会党、工党)的历史渊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从组织上看,它与国际工人运动中老的社会民主有联系;是老的社会民主在组织上的延续;二是从思想上看,它与老社会民主已有所不同,与在老的社会民主左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产,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历史上第一批社会民主大部分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欧美各国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其中多数集中在西欧地区。创建最早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其他如丹麦、瑞士和瑞典的社会民主,葡萄牙、比利时、奥地利和意大利的社会党,西班牙工人社会党,英国、挪威工党等20多个政党和组织,大都是在这段时间成立的。在这个基础上,1889年成立了第二国际,领导各国的工人运动。在第二国际后期,恩格斯逝世后,出现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民主社会主义 共产党 工人社会党 工人运动 十九世纪
  • 简介:德国社民党历史上就十分注重传媒活动。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和传媒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随着该党自身的整体转型,出现了明显的传媒化现象,即对媒体从追求所有制控制和作为政论工具的使用.变为追求受到媒体的青睐,并在争取与媒体运作规则一致的努力中实现的领袖的选拔和政策的抉择。传媒化对西欧社民党和西欧民主政治都有很大影响。

  • 标签: 德国 社会民主党 传媒
  • 简介:德国社会民主是民族国家范围内建立的第一个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德国社会民主非常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在坚持党代会年会制、健全党内监察制度、实行民主制等方面为各国政党树立了榜样。但是,德国社会民主只重视组织建设,而忽视了思想建设,使得修正主义、机会主义在党内逐渐泛滥,终于导致1914年的破产。我们要学习德国社会民主在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汲取其在思想建设方面的惨痛教训,推进中国共产党内民主的发展。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党内民主 经验教训
  • 简介:近年来“新加坡人民行动研究热”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对新加坡人民行动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总体水平仍显薄弱。加强对新加坡人民行动的研究,需要学界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对其研究的必要性,把研究该党执政规律同政府施政规律结合起来,做好研究的相关基础性工作。

  • 标签: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研究述评
  • 简介:立宪民主制是在一制条件下实行民主、实现宪政的制度,其基本点有两个:一是始终坚持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二是有步骤地切实实施宪法、推行民主、实现宪政。越南作为采用党国体制的国家,符合一立宪民主制的定义以及实施条件,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推行政治改革。越南一立宪民主制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坚持共产党领导,反对多党制;二是坚定实施"革新",推行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民主,切实实施宪法,依法治国。越南政治改革有可能成功创建一种新型政治体制——成熟稳定的"一立宪民主制",为人类的制度文明做出贡献。

  • 标签: 越南 政治革新 一党立宪民主制
  • 简介:<正>从1951年起,重建的社会民主党国际就一直注意所谓第三世界。社会党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米兰,1952年)通过了专门文件,表示“关心附属地区解放运动的发展”,并指出,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进步“符合社会党人的最重要的利益”。米兰宣言甚至建议发展中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进行“根本改造”。具体地说,它劝这些国家进行农业改

  • 标签: 社会民主党 社会党国际 发展中国家 非洲 第三世界 代表大会
  • 简介:中共新一代领导人执政后,胡锦涛在不同场合都谈到这样一个观点: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的先进性,的执政能力也难以得到加强。他说,总结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是否可以说“不在大小,无民主则衰;不论新老,有民主则兴”也是重要一条?我们已有7000多万党员,又在这么一个人口大国执政,要让像一个,并且做到长期成功执政,没有共同理想和纪律是不可想像的;同样,没有党内民主也是不可想像的。的执政时间越长,执政使命越重,越是需要扩大党内民主

  • 标签: 民主关系 国家兴衰 执政能力 党内民主 党的先进性 社会主义
  • 简介:统一俄罗斯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政党,被称为“政权”。自从在2003年杜马选举中获胜后,该党把持杜马的控制权并凭借普京总统的支持,一步步向执政党迈进。作为俄国内的关键政治力量,国家的重要决定只有在该党的支持下才能得到实施。为谋求长久发展,近来该党内政治家提出建立本党思想体系,形成以“主权民主”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主权民主”思想是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符合普京执政时期政治体制的特点。

  • 标签: 统一俄罗斯党 主权民主 意识形态
  • 简介:今年7月1日,意大利左翼民主召开全国委员会,461人出席。达莱马和维尔特罗尼二人竞争的总书记职位。前者获249票,占出席者的58.1%,后者支持票为173,占40.4%;达莱马以多数的支持率当选为左民党新的总书记,从而结束了因该党在欧洲议会选举失败后总书记奥凯托突然辞职而导致的领导危机。

  • 标签: 奥凯托 欧洲议会选举 莱马 左民 维尔特 主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