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硝柳(Niclosamide)主要用于杀灭钉螺,其效果是传统灭螺药五酚钠的5~8倍,该药物对人、畜及植物的毒性较小,具有高效、低毒、污染少等显著优点。它是1972年以来WHO唯一保留推荐使用的灭螺药,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允许使用的化学灭螺药。硝柳对鱼类有剧毒,因此利用硝柳对鱼塘实施投毒的案件时有发生。

  • 标签: 氯硝柳胺 衍生化 气质联用 三甲基氯硅烷
  • 简介: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36.23~5.40岁。民族:漠族9例,回族1例。碱棠:干部7例,工人3例。婚姻:未婚3例,已婚6例离异1例。文化:小学1例,初中1例,高中1例,大专以上8例。既往史均健康,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1例。病程:5.14±1.23年。阴诊病人3例,住院病人7例。全部病例据CCMD-3均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 标签: 社交恐惧症 临床分析 吗氯贝胺 治疗 CCMD-3 家族史阳性
  • 简介:摘 要:随着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关注,作为二次消毒剂越来越多地取代自由消毒。有三种形态,其中一消毒效果最好。饮用水理化参数会影响不同形态的组成,本文通过静态实验装置,探究去除微生物后饮用水的浊度、pH、Br-浓度对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9.0时,浊度与Br-浓度越低,越有利于NH2Cl的生成。

  • 标签: 饮用水 氯胺形态 理化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代水杨缓释颗粒剂对于钉螺的灭杀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价,以达到防治血吸虫病的目的。方法选择代水杨缓释颗粒剂5%和10%两种药剂,以1.6g/m2的浓度喷洒于钉螺中,5%和10%每组中放置大约100只钉螺,并使用50%的硝柳乙醇盐可湿性粉剂1.0g/m2作为对照组来和实验的代水杨缓释颗粒剂杀灭效果进行对比,分别在3d、7d、14d时对钉螺的死亡率进行检测并对比。将对比实验分为两种情况,于室内进行喷洒观察以及在现场进行喷洒观察,对两种环境下的灭杀钉螺效果及代水杨缓释颗粒剂和对照组的不同灭杀效果进行检测对比。结果在室内对钉螺进行喷洒实验发现,使得钉螺的灭杀率>95%的现象有5%代水杨缓释颗粒剂1.6g/m2喷洒后7d;10%代水杨缓释颗粒剂1.6g/m2喷洒后14d。且各时间取出的观察结果表明,使用代水杨缓释颗粒剂的钉螺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数值,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代水杨缓释颗粒剂对钉螺进行喷洒杀灭处理,其钉螺死亡率较高,完全符合了农药登记用对于灭杀钉螺药物效果的评价标准,值得推广。

  • 标签: 氯代水杨胺缓释颗粒剂 杀灭钉螺 血吸虫病
  • 简介:甲氧片为镇吐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其含量测定及含量均匀度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测定波长为309nm,所用溶剂为草酸三氢钾标准缓冲液。本版药典附录23页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中规定了对溶剂吸光度的要求,即波长在300nm以上时吸光度不得超过0.05。而通过对多批甲氧片含量测定发现,在波长309nm处其溶剂的吸光度均在0.07以上,超出规定范围。由于在制定检验标准时均经过方法学验正,说明草酸三氢钾标准缓冲液的吸光度对样品无干扰,故作如下建议。

  • 标签: 甲氧氯普胺片 测定波长 《中国药典》2005年版 溶剂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碳酸氢铵撒干粉与硝柳兑水喷洒加黑色塑料地膜覆盖杀灭钉螺效果的对比。方法选择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一条有钉螺排灌沟,从上游至下游,分别设空白对照不覆盖,碳酸氢铵300g/ml2,350g/ml2,400g/ml2不除杂草直接撒干粉加地膜覆盖和除杂草硝柳6g/ml2加水1000ml喷洒后地膜覆盖组。各组试前作钉螺基线调查,按系统抽样法每组调查10框,捕获全部土表钉螺。试后5d、10d、20d、30d同试前调查方法各调查一次,20d同时淘洗一次土内钉螺观察死亡率。结果碳酸氢铵加黑色塑料地膜覆盖300g、350g、400g/ml2组5d、10d、20d、30d土表钉螺死亡率和活钉螺密度下降率均为100%,20d土层内0-15cm深钉螺死亡率均为100%。硝柳地膜覆盖土表钉螺死亡率76.4%-94.6%,活钉螺密度下降70%-92.9%,土层内钉螺死亡率98.13%。不覆盖空白对照土表钉螺死亡率2.51%-4.08%,活钉螺密度无下降,土层内钉螺死亡率5.5%。结论碳酸氢铵300g/ml2及以上剂量加黑色塑料地膜覆盖杀灭钉螺死亡率高,覆盖时间短,更优胜硝柳喷洒加黑色塑料地膜覆盖杀灭钉螺方法的效果。

  • 标签: 碳酸氢铵 氯硝柳胺 地膜 覆盖 钉螺 死亡率
  • 简介:三聚氰(分子式:C3N3H6)是以尿素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白色单斜晶体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水、耐老化、阻燃等性能,广泛用于粘合剂、造纸、涂料、层压板等行业。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规定自7月1日起室内装饰用纸、板必须用以三为原料生产的环保胶取代原脲醛(甲醛)树脂胶,因此国内三市场需求呈大幅度的上涨趋势,市场潜力巨大。

  • 标签: 三聚氰胺装置 项目 联产 碳铵 国家环保总局 原料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122例临床确诊患儿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给予观察组骶管阻滞与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与咪唑安定联合麻醉。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麻醉后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药物使用量及应用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83.61%,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1%,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用药量及清醒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中应用小剂量芬太尼联合骶管阻滞技术麻醉效果显著,并能有效的控制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患儿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氯 胺芬太尼 麻醉 小儿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急性胃肠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甲氧在治疗急性胃肠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胃肠炎疾病的患者根据有无使用甲氧随机抽取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的同时加用甲氧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不加用甲氧,治疗1周后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4%。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胃肠炎疾病的甲氧治疗中是否应用甲氧存在明显差别。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急性胃肠炎 药物
  • 简介:甲氧(Metoclopramidum)为中枢性镇吐药,可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中的多巴胺受体,提高催吐化学感受区的阈值,产生中枢性镇吐作用,还可加强胃及上部肠的运动,促进小肠蠕动和排空,松驰幽门窦及十二指肠冠,提高食物通过率,增强本品的镇吐效应,用于防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恶心、呕吐、嗳气、胃部胀满、胃酸过多等.可有神经系统的副作用,为引起临床重视,现报道其引起锥体外系反应1例.

  • 标签: 例报告 反应例 甲氧氯普胺锥体外系
  • 简介:肿瘤科化疗患者化疗期间,为了避免或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胃肠道及肝肾功能的损害,医嘱常同期使用注射用盐酸甲氧和呋塞米。2009年3-9月,我们在输注过程中发现,注射用盐酸甲氧(商品名灭吐灵或胃复安)与呋塞米注射液(商品名速尿)之间交替静脉推注时,输液器输液针管中出现白色混浊,因此,我们进行了实验和临床观察,以指导正确使用2种药物达到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盐酸甲氧氯普胺 呋塞米注射液 配伍禁忌 化疗药物 化疗期间 化疗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拉司琼与甲氧联合预防奈达铂化疗所致呕吐及副反应,并与单用格拉司琼相比较。结果格拉司琼联合甲氧组对化疗所致急性呕吐和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缓解率均高于单用格拉司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格拉司琼与甲氧联合可作为预防和控制奈达铂化疗所致呕吐的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恶性肿瘤 格拉司琼 甲氧氯普胺 奈达铂 呕吐
  • 简介:摘要:环氧丙烷和二甲是聚环氧丙烷清水剂的主要原料,在制作过程中还需在其内部增加交联剂,保证二的相互融合才可得到有机阳离子聚合物。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对二的溶入量和反应温度作出分析,针对环氧丙烷和二甲摩尔比的实际情况对聚合时间作出判断,最终合理控制产品的黏度。此时也需使用红外光谱等相关设备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明确,再通过模拟工作对染料废水和实际废水的控制情况作出分析。分析工作结束后发现在反应温度在70℃时,环氧丙烷和二甲融合后才可得到清水剂产物,此时聚合物的黏度为750mpa,此时制备效果可以达到75%以上。

  • 标签: 聚环氧氯丙烷胺清水剂 制备性能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制剂宗因片的溶出度。方法: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0.1mol·L^-1盐酸溶液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1,45min时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水(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测定宗因片的溶出度。结果:线性范围为唑沙宗0.0825~0.742μg(r=0.9999);乙水杨0.165—0.923μg(r=1.0000);咖啡因0.0263~0.131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唑沙宗100.1%(RSD%=0.4%,n=9);乙水杨99.7%(RSD%=0.8%,n=9);咖啡因99.3%(RSD%=1.2%,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宗胺因片 氯唑沙宗 乙水杨胺 咖啡因 溶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