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片为镇吐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其含量测定及含量均匀度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测定波长为309nm,所用溶剂为草酸三氢钾标准缓冲液。本版药典附录23页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中规定了对溶剂吸光度的要求,即波长在300nm以上时吸光度不得超过0.05。而通过对多批片含量测定发现,在波长309nm处其溶剂的吸光度均在0.07以上,超出规定范围。由于在制定检验标准时均经过方法学验正,说明草酸三氢钾标准缓冲液的吸光度对样品无干扰,故作如下建议。

  • 标签: 甲氧氯普胺片 测定波长 《中国药典》2005年版 溶剂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急性胃肠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治疗急性胃肠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胃肠炎疾病的患者根据有无使用随机抽取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的同时加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不加用,治疗1周后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4%。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胃肠炎疾病的治疗中是否应用存在明显差别。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急性胃肠炎 药物
  • 简介:(Metoclopramidum)为中枢性镇吐药,可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中的多巴胺受体,提高催吐化学感受区的阈值,产生中枢性镇吐作用,还可加强胃及上部肠的运动,促进小肠蠕动和排空,松驰幽门窦及十二指肠冠,提高食物通过率,增强本品的镇吐效应,用于防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恶心、呕吐、嗳气、胃部胀满、胃酸过多等.可有神经系统的副作用,为引起临床重视,现报道其引起锥体外系反应1例.

  • 标签: 例报告 反应例 甲氧氯普胺锥体外系
  • 简介:肿瘤科化疗患者化疗期间,为了避免或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胃肠道及肝肾功能的损害,医嘱常同期使用注射用盐酸和呋塞米。2009年3-9月,我们在输注过程中发现,注射用盐酸(商品名灭吐灵或胃复安)与呋塞米注射液(商品名速尿)之间交替静脉推注时,输液器输液针管中出现白色混浊,因此,我们进行了实验和临床观察,以指导正确使用2种药物达到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盐酸甲氧氯普胺 呋塞米注射液 配伍禁忌 化疗药物 化疗期间 化疗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拉司琼与联合预防奈达铂化疗所致呕吐及副反应,并与单用格拉司琼相比较。结果格拉司琼联合组对化疗所致急性呕吐和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缓解率均高于单用格拉司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格拉司琼与联合可作为预防和控制奈达铂化疗所致呕吐的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恶性肿瘤 格拉司琼 甲氧氯普胺 奈达铂 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咪达唑伦、枸橼酸芬太尼、甲磺酸罗哌卡因、氟哌利多复合应用于妇科硬膜外术后镇痛患者,探讨不同给药时机,减少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的可行性。方法150例实施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A组在切皮时静注普安10Mg、关腹前再静注10Mg,B组在手术结束时静注20Mg,C组不给任何止呕药物。观察三组术后镇痛期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严重情度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盐酸不同给药时机明显减少术后PONV的发生。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咪达唑伦 枸橼酸芬太尼 甲磺酸罗哌卡因 氟哌利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6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单次肌注治疗;对照组未给予治疗;比较两组呕吐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33.3%,观察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疗效较为理想,临床应用安全、经济、有效。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呕吐
  • 简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疏松块状物,临床上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及眼、耳、鼻、喉科感染。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盐酸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用于急性胃肠炎、

  • 标签: 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配伍禁忌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 化脓性脑膜炎
  • 作者: 1袁玉洁 2李凤月 1刘爱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8-08
  • 出处:《中医学报》 2021年Z1期
  • 机构:1衡水市第八人民医院内五科 河北 衡水 2538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脑梗死鼻饲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在卒中后肺炎发生情况的临床影响,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择400名在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将其中的19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的方法,将剩下的205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除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外再辅助进行治疗,探讨使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于脑梗死鼻饲患者卒中后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9.51%)明显低于对照组(31.79%);实验组治疗后的体温恢复时间、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最低血饱和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鼻饲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营养和治疗,同时辅助价格低廉的能够对卒中后肺炎的发生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即对患者体温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明显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死鼻饲 甲氧氯普胺 卒中 肺炎
  • 简介:摘要1例64岁副神经节瘤女性患者,使用盐酸注射液10 mg肌内注射预防化疗引起的呕吐,5 min后出现心悸、出汗、头痛、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血压升高至214/101 mmHg(1 mmHg=0.133 kPa),诊断为高血压危象,给予乌拉地尔25 mg静脉注射,并持续监测患者血压,约12 h后患者症状好转,血压逐渐恢复正常。说明书提示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患者禁用。本例患者因使用该药发生高血压危象,延长了住院时间,属于F级用药错误。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肾上腺外 用药错误 高血压危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应用于偏头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抽出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照组对应值(95.31%>81.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7.82%<21.89%),且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给予进行治疗,有效提高其治疗效率的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足三里穴位注射注射液治疗呕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使用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患者36例为实验组;同期选取使用常规药物止吐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利用统计学手段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呕吐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注射液对于治疗呕吐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足三里 穴位注射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霉素与用于ICU患者肠内喂养失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肠内喂养失败ICU患者90例,随机分为红霉素组30例、组30例与联合用药组30例,红霉素组采用红霉素静脉注射治疗,合并治疗组采用红霉素联合治疗,观察并分析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5天的治疗结果显示,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为60.0%(18/30),组的喂养成功率为26.7%(8/30),合并治疗组的喂养成功率为16.7%(5/30);红霉素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组(P<0.05),而合并治疗组又优于红霉素组(P<0.05),因此合并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最好。结论红霉素与联合治疗肠内喂养失败ICU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红霉素或,而且联合用药对药物的耐受性比单独用药更好,更利于治疗患者,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红霉素 甲氧氯普胺 肠内喂养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肺病科22位伴有顽固性呃逆症状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使用注射液10mg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治疗;肌肉注射组使用10mg肌肉注射治疗。注射1~2次后作效果评价。结果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双侧足三里疗效显著,且方法简便、成本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顽固性呃逆 甲氧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穴位注射 双侧足三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静脉应用治疗以频繁呕吐而无法口服给药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3月本院儿科急诊就诊的频繁呕吐的急性胃肠炎患儿12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补液、护胃、止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应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3.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小剂量静脉应用治疗急性胃肠炎频繁呕吐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急性胃肠炎 呕吐 儿童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