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乐浪郡是西汉武帝于公元前108年在朝鲜半岛设置的汉代殖民地,王莽新及东汉、魏、晋诸王朝也相继承,直到西晋末年313年灭亡,共约420年,作为半岛上汉人势力的一个大据点而存续下去。这期间,3世纪初在乐浪郡的南方分置了带方郡,韩族、秽族、直至海东的倭人都知道汉人的威势。在远离中央权力的边地,420年这么长的时间,汉人的统治是不可能一贯安泰的。早在1世纪前后,高句丽和秽族就开始不断骚动,在中国王朝交替的混乱时期,势必要出现原住民对汉人统治的激烈反抗。本文着眼于半岛原住民的反抗,在考证乐浪、带方郡历史的同时,也追寻一下与这二郡的兴亡共命运的汉人的去向。

  • 标签: 乐浪郡 带方郡 汉人遗民 中国 历史发展 西汉时期
  • 简介:汉人有适吴,吴人设笋。问是何物,语曰:“竹也。”归煮其床箦①而不熟,乃谓其妻曰:“吴人轆辘②,欺我如此!”

  • 标签: 汉人 吴人
  • 简介:有绝对年龄优势自称“力拔山兮”虽未见他将华山扳倒却将偌大的秦王朝挟在肋下后人尽可评判此君的种种失误坑杀赵卒二十万鸿门宴失却良机

  • 标签: 组诗 人物 楚汉 秦王朝 鸿门宴 华山
  • 简介:本文针对边政学与边域研究中汉人主体②的缺失,以清末民国新疆汉人研究,补缺边政研究和汉人社会研究;论述近代新疆汉人源流和其文化认同,以及汉人主体社会的生成;抽绎此研究的历史与学理意义。

  • 标签: 边政学 清季民国 新疆汉人 社会文化
  • 简介:姓名是一种符号,具有特指性,是识别社会成员的主要标志。姓名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与人类文化紧密相连,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章通过对俄汉两个民族姓的来源.名字的特点以及姓名的使用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试图找出两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标签: 俄汉姓 名字 对比
  • 简介:汉人的口头语言中,有个词叫“赌狠”,大意是两人之间出现矛盾或问题时,双方比比谁更厉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使矛盾或争执的解决对自己有利。到过武汉的人大都对街头乱串的出租车有较深的印象,多数出租车车身上凸一块凹一块的,都有相撞的痕迹,让人感觉这座城市管理的不善都写在了“脸”上。出租车相撞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的哥”争路或争抢客人,好气又好笑的是,碰撞后又没钱整修如新,只好裸露着伤疤上路。

  • 标签: 武汉人 出租车 口头语言 城市管理 “脸” 矛盾
  • 简介:汉人引经决狱深刻反映了秦汉之际儒、法两家融会合流的趋向.入汉以后,儒家思想以经典形式不断对政治和法律进行渗透与改造.哀平时期,学取代,成为当时官方决狱断事的理论根据和'法律'依据.经典的诠解归根结底是为皇权服务的,曲意解经,牵强附会,实为人治之一大弊.

  • 标签: 诗经 文吏 儒生
  • 简介: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向本民族读者介绍外国文学或向外国读者介绍本民族的文学,通过对英汉人际称谓的翻译,体现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并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结合具体文学实例展现出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魅力。

  • 标签: 亲属称谓 礼貌称谓 拟亲属称谓 文化差异 比较 翻译
  • 简介:“玩味儿”是个说不清的概念,但可以肯定,武汉人喜欢说“玩”这个字。比如游泳就叫“玩水”。又比如谈恋爱,北方人叫“搞对象”,武汉人则叫“玩朋友”。这话叫外地人听了肯定不自在,武汉人却很坦然,谁也不会认为是“玩弄异性”。

  • 标签: 武汉人 游泳 概念 对象 生命 恋爱
  • 简介:清代一部分汉人特别是八旗汉军自编入旗籍始就不断“满化”,他们摒弃汉姓,改从满姓;习“国语骑射”;改从满俗。经过200多年的演变,这些汉人在民族心态和政治立场上已经心向满人,并自称满族。

  • 标签: 清代 汉人 满化 八旗
  • 简介:小市民是作家方方众多作品中刻画的人物类型。作为一个在武汉生活多年的作家,她着力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武汉市民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方方具体作品的分析,试图研究方方笔下的"武汉人"具有怎样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

  • 标签: 方方 武汉人
  • 简介:在很长的时间里,最让武汉人扫兴的是:武汉人对吃极富兴趣,而武汉的菜在全国却毫无名气。这说明什么?说明武汉人吃来吃去,全没吃在点子上。武汉人吃的尽是些无名小菜,名扬全国乃至世界的佳肴竞都让那帮四川人和广广们吃去了。

  • 标签: 武汉人 文化传统 饮食文化 美食学
  • 简介:钱选(约1239-1322年)字舜举,号玉潭,别号雷川翁、习懒翁、清腥老人等,浙江湖州人。南宋景定年间乡贡进士,工诗善书画,擅长人物、花鸟、蔬果、山水。钱选是“吴兴八俊”中惟一没有出仕元朝的一位遗民画家,他的爱国思想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却仍然受到

  • 标签: 钱舜举 绘画艺术 艺术风格 人格修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3-04
  • 简介:顾炎武的15题悼友诗中,悼友诗作为顾炎武的,顾炎武以这句诗概括了他作为遗民的决心

  • 标签: 遗民世界
  • 简介:辛亥革命以后,清遗老遍布各地,以月泉吟社、复社、几社为效法对象,结社吟咏,以寓其故国之思。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往往成为清遗民的麇集之地,因而这些地区的遗民诗社和词社也较多。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民国时期行世的各类杂志、别集以及若干稿本,可考证出清遗民诗词社58个。其中,上海13个,北京26个,天津5个,其他省市13个。这也反映了相比于古代社会,民国时的租界城市、政治中心成为了遗民群体新的避居之地。

  • 标签: 清遗民 遗老 诗社 词社 上海 北京
  • 简介:<正>1关于北大红楼的描写,知堂的回想录影响最大,张中行次之。后来邓云乡等人的文字似乎都没有两人形成规模。知堂看人看物,是亲历者的眼光,似乎没有圣物。张中行就不同了,对自己的母校有深的眷恋之情,前辈的一切也被高贵化了。我一直认为后人对北大的描写有点圣化了,那原因实在是因为后来的教育问题,对比之下老北大让人不胜神往之。《负暄琐话》有专门的文章讨论红楼的风气,其实是对作者写作时期的社

  • 标签: 张中行 老北大 北大红楼 邓云 眷恋之情 胡适之
  • 简介:元明易代虽以统治族群变更为表征,却催生了大批汉族元遗民。本文通过勾稽诗文集中的零散史料,归纳北投元廷、遁迹僧道、力绝征辟、拒奉明廷正朔等几种汉族元遗民常见的行为方式,以展示这一群体的整体样貌。元遗民的广泛存在,致使朱明新政权面临政治合法性困境。明初许多重要史事的缘起,诸如修纂官史曲讳元季史事、制定酷法强制士人出仕、整肃民间礼俗等,均须在这一背景下才可得到恰当的解释。

  • 标签: 元明之际 汉族元遗民 “君臣大义” “华夷之辨” 政治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