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语有丰富的构词方法和构词模式。复合法(有些语言学家称为合成法),指的是两个实词素按照一定的句法关系组合在一起构成新词,是常见的构词方法。复合法有六种模式,其中联合式(有些语言学家称为并列式)构词数量不少,且转换为俄语时有些特定的规律,值得在翻译过程中予以重视。

  • 标签: 汉语 联合复合词 构词方法 俄语 翻译
  • 简介:汉语中,同义复合由来已久。学界对于它的语素分析、语义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于同义复合的分类,目前涉及较少。同义复合的各个语素之间意义相似或相近,有些同义复合语素之间的意义表面上看起来相同,但是仔细考察就能发现它们之间意义的细微差别。笔者试图通过探索这种细微差别对汉语同义复合的分类作出大胆尝试,再结合大量具体词例佐证,以期使人们对同义复合进行宏观上的把握。

  • 标签: 同义复合词 分类 偏义复词
  • 简介:文章从句法学和音系学的界面研究入手,探讨了汉语合成复合的组合结构,认为汉语合成复合的组合结构应该分析为[[N1+V]+N2],而非[[N1+[V+N2]]。文章更进一步认为[[N1+V]+N2]的结构倾向于构词,[[N1+[V+N2]]的结构倾向于造语,这也能够从现代汉语教学方法中得到印证。

  • 标签: 合成复合词 组合结构 重音模式
  • 简介:左边所列的十二个单词,可与右边所列的单词拼凑成另一个新词。试一试,你能否把这十二个渐写出来?。I川从u甘。人‘艺1lq习落禅ooW.II一够万。脚。d甘d.OIP皿、X。菩n乙’6左一只万q州。记s叱’801卿不一山电’乙d川仑Ipu艰.9珊。9’写1o山。怂oLI‘少Pu。笼。匆叭’仁p几n合锁1’乙加月sosjoH’沪滋最复合@Jordan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语法和语义角度,对汉语复合构词法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做了简要梳理,并作出评价。认为在明确了构词法与句法的本质区别后,构词法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辉煌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 标签: 构词法 句法 复合词
  • 简介:【知识讲解】一、缩写缩写是把原有的词汇通过缩短,使读音和写法呈现新的形式。这种很普遍,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缩写。缩写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构成:

  • 标签: 缩写词 复合词 知识讲解 科学技术 几种方法 词汇
  • 简介:以往对复合构词理据的研究多为构词法和具体名源的讨论,少见其构词理据一般性质的探讨。我们认为,语素组合是否成立,词义如何识解,是具有全民规约性的,即人们遵循一种相同相似的理据处理模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理据离规/模糊的欠通行或理据被“修正”、可聚合词语的使用与发展遵循理据规约、新造词/生造词的构词遵循理据规约。复合的构词理据之所以具有规约性,主要受到概念逻辑关系、认知规律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复合词 构词理据 规约性
  • 简介:汉语主谓式复合有着极强的成规律性,但其滋生成的能力却极低。文章尝试借助非宾格动词假设并结合例,从动词语义与句法、词法之间的关系讨论主谓式复合的成机制与构成类型。主谓式复合受到动词的“非宾格性”的影响,其名素的语义角色为客体,且具无生命、无自主意愿控制、被动存在等语义特征,动素仅为非宾格动词中的一小部分。

  • 标签: 主谓式构词 论元结构 非宾格动词假设 语义特征
  • 简介:本文以二字组、三字组、四字组为例,详细讨论复合的生成条件.提出,一个好的复合的生成并非仅仅受到韵律条件的制约,还要受到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的影响.对于韵律学界提出的“辅重必双”和“辅名前移”也提出了不同看法:“辅重”成立,“必双”则是一种倾向,并非语音形式上一定是双音节.“辅名前移”从另一个角度讲是相同语法范畴的结构体叠加形成新的复合的过程.

  • 标签: 定中式复合词 生成 韵律 句法 语义 语用
  • 简介:通过对《现代汉语大词典》(第5版)C字母下的双音节复合结构关系的考察,阐述了现代汉语平面下复合的结构划分的大致面貌和划分的原则,并且指出目前的五种结构关系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结构。

  • 标签: 现代汉语 双音节 复合词
  • 简介:采用定量统计法、描写法、实证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形式结构和意义结构两部分对偏正式双音复合的构词进行探析。从形式结构看,常见的构词类型有“名素+X”“动素+x”“形素+X”三类,且构词类型相同的所属词性不一定相同;从意义结构看,语素义与结构义存在对应关系。

  • 标签: 现代汉语 偏正式双音复合词 构词类型
  • 简介:【小试牛刀】1.根据旬意及汉语提示填写缩写。使句意完整、正确。(每空一)1.Shewaitedinthe_______(贵宾)room.

  • 标签: 缩写词 复合词 SHE the 句意
  • 简介:文章对《尔雅》复合的分布及构成特点、训释特点、理据特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解析该书编纂者对复合的研究方法及认识程度,探究复合理据的深层规律。

  • 标签: 《尔雅》 复合词 分布 训释 理据
  • 简介:汉语中的偏义复合是词汇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其特殊性,以现代汉语中的偏义复合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来揭示偏义复合这一机制的产生,从中探索其内在规律,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并深入挖掘其存在的价值,从而为词汇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方法。

  • 标签: 偏义复合词 概念整合理论 构式语法
  • 简介:词根是复合的组成要素。中日词汇中都存在由汉语词根构成的复合。这些复合虽然有一些共同点,但汉语词根在复合中的作用、价值等不尽相同。从这些不同点可以管窥中日词汇中由汉语词根构成的复合在构词方式上的不同。

  • 标签: 复合词 词根 汉语词 词汇 构词方式 相同
  • 简介:反义复合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本文将其分为并义类、偏义类和变义类,并运用王寅(2005)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对反义复合语义的演变机制做出认知解释。从ECM理论看,并义类反义复合语义的形成是因为观察主体突显了事件域内的任意层级的要素;偏义类的语义形成是因为用事件域中上层概念来表示下层的概念;变义类的语义形成是因为其超越字面意义而形成了概况义或比喻义。概括义的形成理据是用事件域中的下层意义来表示上层意义,而比喻义的形成理据是用另外的事件域E'来代替原来的事件域E,两者通过相似性进行投射。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反义复合都是兼义的。

  • 标签: 事件域认知模型 反义复合词 语义变化
  • 简介:本文综述分析的不同流派学者对于英语OV模式复合能产机制的解释。数据分析表明,OV模式具有能产性。但是,反例(即VO模式复合)确实存在,需要进一步排查分析。

  • 标签: 复合词 模式 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