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颈性眩晕是临床多发病,是指因颈源性因素而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炫目等综合征。研究显示,该疾病多发于中年患者,不仅阻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经济负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颈性眩晕疾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体征,且发病也不典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已经有多种的诊治方式。但是目前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体征标准并没有得到明确,并没有找到一种治愈疾病的方案。针对颈性眩晕该疾病临床常有以下几种治疗方式,包括①手术治疗。②推拿按摩治疗。③牵引治疗。④针灸治疗。⑤物理疗法。⑥中西药物治疗。⑦神经阻滞治疗等。笔者结合目前临床治疗颈性眩晕的现状,对该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性眩晕 手术治疗 保守康复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眩晕属于大脑及前庭神经病变性疾病,指的是机体在空间关系平衡或定向方面存在感觉障碍问题的病症。眩晕症病因呈现多样化特点,且临床表现形式会因不同体征及症状发生变化。临床治疗以药物、推拿、针灸、吊带牵引等治疗手段为主,严重时需进行手术治疗。本文对眩晕症的病因与治疗方法两方面内容进行了探究,发现眩晕症病因主要包括中枢性、周围性及其他如药物性、全身性、眼源性、精神性等因素,为了促进患者恢复,必须分析病因、对症下药,以此收获理想疗效。

  • 标签: 眩晕 病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眩晕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眩晕患者16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中医组(n=80)和西医组(n=80),西医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西医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眩晕 中医辨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眩晕宁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患者11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眩晕宁片联合阿司匹林,n=57)与对照组(阿司匹林,n=56),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片联合阿司匹林可显著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眩晕宁片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眩晕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治疗安全性更高,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西医 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颈性眩晕患者接受中医针灸与整脊手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62例颈性眩晕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组别,Ⅰ组31例接受单纯整脊手法治疗,Ⅱ组31例接受针灸配合整脊方案治疗,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眩晕症状评分等做评估。结果Ⅱ组在接受治疗后,取得了96.77%的总有效率,相比Ⅰ组的总有效率(77.42%)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接受眩晕症状评测,评测结果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评测结果显著降低,优于Ⅰ组,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中医针灸配合整脊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具有确切且安全的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颈性眩晕 中医针灸 整脊手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眩晕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82例眩晕患者纳入此项研究中,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均为41例;两组均进行基础疾病治疗,同时对比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随访12个月掌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对比组为82.9%,相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2%,低于对比组的17.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眩晕症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更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眩晕症 中医辨证治疗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对颈性眩晕的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市中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穴位及针刺角度方向、针刺深度、针刺根数、留针时间4因素3水平的9组不同搭配组合方案,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为观察指标,初步确定颈性眩晕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结果:针灸选穴针刺方向、针刺深度、针刺根数3因素不同水平在临床疗效方面差有统计学意义异,而留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性眩晕优化治疗初选,采用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中刺或深刺,应用排针,留针1h,可以获得相对最佳的疗效。

  • 标签: 颈性眩晕 针刺 排针 正交设计 优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镇卫生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均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使用抽签的方法,将其简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患者占20例。对照组眩晕症患者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以上两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显效时间、有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痊愈时间为(0.56±0.34)d、显效时间为(1.53±0.41)d、有效时间为(2.53±0.68)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眩晕症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可缩短患者的起效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西药 眩晕症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眩晕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眩晕的临床治疗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半夏秫米汤加味 眩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眩晕症患者行中医舌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实验组则行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医舌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血压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44例(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32例(68.09%),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实验组舒张压(83.2±17.8)mmHg、收缩压(132.4±33.6)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92.5±24.5)mmHg、(147.5±25.2)mmHg,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老年眩晕症患者行中医舌操治疗,不仅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舌操 老年眩晕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1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14例,给予丹参川芎嗪10-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治疗组137例,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1.2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50ml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分别在注射开始后30min、60min、90min给予疗效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治疗后30min、60min、90min总有效率分别为29.2%、78.83%、89.78%,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纳洛酮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盐酸纳洛酮 丹参川芎嗪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天麻素治疗内耳眩晕病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研究收治120例内耳眩晕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天麻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内耳眩晕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症状VAS评分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在内耳眩晕病的临床治疗中可增强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内耳眩晕病 天麻素 临床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眩降压汤治疗眩晕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医院收治的108例眩晕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西药联合清眩降压汤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和眩晕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两者比较(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收缩压、高血压和DARS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收缩压、高血压和DARS评分比较(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不仅有助于提高眩晕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其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眩晕 高血压 清眩降压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性眩晕的不同年龄段治疗方案的近期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分析与讨论,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2012年7月,济南第四人民医院骨外科颈性眩晕病人92例,按年龄段及治疗方法分为青年保守治疗组、老年保守治疗组、老年手术治疗组,对其近期有效率及远期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近期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保守治疗复发率高于青年保守治疗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手术治疗组复发率低于老年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人保守治疗即可有效防止复发;老年人保守治疗复发率高。

  • 标签: 颈性眩晕 治疗方法 年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