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既然存在早期尸体现象,那么相对而言就会存在晚期尸体现象。尸体不可能同时具备所有的晚期尸体现象。尸体出现晚期尸体现象是受着气候、环境和尸体自身因素影响的,而且可能在桕同气候、环境下,两具尸体出现不同的晚期尸体现象。根据多种因素的不同,晚期尸体现象主要分为毁坏型尸体现象和保存型尸体现象。

  • 标签: 尸体现象 法医病理学 因素影响 晚期 气候 环境
  • 简介:机体在死亡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叫做死后变化,也叫做尸体现象。尸体现象有很多,有的是在每具尸体上都能看得到的现象,而有的则是尸体转归方向不同而决定的。尤其是晚期尸体现象,会因为尸体的个体差异以及环境不同等因素而发生不同方向的尸体转归变化。

  • 标签: 尸体现象 法医病理学 个体差异 死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及病理性特点,为猝死的防治和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笔者所在司法鉴定中心于2015-2020年尸体检验的165例猝死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猝死案例的性别、年龄、发病到死亡时间、好发时节、死亡原因及诱因的分布规律。结果:性别上,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上,35岁~55岁是猝死高发年龄段;发病后6h内死亡率最高;好发季节按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春、夏、冬、秋。导致猝死的疾病从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不明原因等;猝死诱因主要是长期卧床突然变更体位、劳累、运动、怀孕、产后、醉酒等原因。结论:法医应当重点防治中年男性的不明原因猝死。

  • 标签: 猝死 法医病理学 冠心病 死亡原因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法医尸检分析急性猝死死因分布规律以及与损伤或者疾病间的关联。方法:对120例死因不明或者存在争议的尸体进行系统性尸体解剖与病理观察。结果:在120例死者中死因明确的有116例,不确定的有4例。死于疾病的有95例,疾病类型有心脑血管疾病52例,神经系统疾病23例,呼吸系统疾病8例,产科类6例,消化系统疾病6例。25例死于外伤,多以机械性损伤为主,有23例,其余两例因电击、中毒等导致死亡。结论:通过有序推进法医尸检,可为分析死因提供良好的依据。值得广泛推行与实施。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尸检 死因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窒息死亡患者的法医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自 2014 年 -2016 年在 台州市人民检察院 和 长治市襄垣县公安局 法医鉴定中心由窒息死亡患者 150 例,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窒息原因、窒息征象、死亡方式。结果:发现窒息死亡主要存在 于 女性人群中,并且为 31-50 岁的年龄段中。以意外伤导致的窒息死亡为主,而且窒息死亡与其他类型的死亡鉴别点在于窒息死亡 患者 面部青紫、肺气肿、内部脏器淤血。结论:窒息死亡主要集中在女性、 30-50 岁人群中,主要以 缢死 为主,并且死亡法医 病理 特点以患者的面部水肿、内脏淤血、尸冷缓慢、尸斑出现较早等特点,同时法医在确定死亡原因时需要结合病理及一般情况,提高法医诊断确诊率。

  • 标签: 窒息死亡 法医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死亡法医分析。方法随机地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之间法医鉴定的颅脑损伤死亡事件40例,对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件作有关法医探讨分析。结果致死的主要因素于该组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件内,原发性颅脑损伤致死比例为50.00%(20/40)、继发性脑干损伤致死比例为32.50%(13/40)、颅脑损伤并发症死亡比例为17.50%(7/40)。生存的时间和死亡的关联由于颅脑损伤以后持续存活的时间的各异而引起其最终死亡的因素亦不全一致,往往存活的时间不超过0.5天则直接由于原发性颅脑损伤致死;存活时在0.5天至1周之内的则大部分由于继发性脑干损伤致死;存活的时间不超过1周,大部分并发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结论因为死亡的因素密切有关于病理的类型,所以,于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理学鉴定内,应该联合死者之实际一般资料、病理与实验室等检验,实施综合的推断研究,来整体系统地确定其死亡之主要因素,给案件鉴定提供出可靠真实之法律根据。

  • 标签: 颅脑损伤死亡 法医 病理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死亡法医。方法筛选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32例颅脑损伤死亡尸检病例,对其法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10例,占比31.25%;高空坠落9例,占比28.13%;跌伤6例,占比18.75%;钝器打击伤5例,占比15.63%;爆炸伤2例,占比6.25%。直接死亡原因中,原发性颅脑损伤12例,占比37.5%;继发性脑干损伤15例,占比46.88%,并发症5例,占比15.63%。伤后12h内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12~72h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与继发性脑干损伤,72h~7d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为继发性脑干损伤,>7d死亡的直接原因为继发性脑干损伤与并发症,提示生存时间与直接死亡原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颅脑损伤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因和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颅脑损伤 死亡 法医 病理学分析
  • 简介:摘要人脾破裂损伤是法医鉴定中常见的案例类型,在进行法医鉴定中,判断破裂损伤的时间是鉴定中的难点问题,也是主要的鉴定内容,对鉴定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人脾破裂损伤提供准确的、科学的法医结果,可以为诉讼案件的侦破提供科学的法医依据,有利于诉讼案件的侦破,人脾破裂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叙述了人脾破裂损伤时间推断研究,还阐述了人脾SMA表达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重要性。

  • 标签: 人脾破裂损伤 时间推断 法医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死亡患者的法医。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颅脑损伤死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尸检,分析其法医。结果 经统计,纳入患者因交通事故致伤15例(30.00%)、高空坠落致伤14例(28.00%)、跌倒致伤9例(18.00%)、钝器击打致伤8例(16.00%)、爆炸致伤4例(8.00%);直接死亡原因中,继发性脑干损伤致死患者23例(46.00%)、原发性颅脑损伤致死患者19例(38.00%)、并发症致死患者8例(16.00%);而在死亡时间分析中,0.5~3d内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3~7d内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主要为继发性脑干损伤,而>7的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则包括继发性脑干损伤、并发症两类。结论 颅脑损伤死亡患者致伤原因较为复杂,死亡原因与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的关联。

  • 标签: 颅脑损伤 死亡 法医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颅脑损伤死亡法医进行分析。方法:收纳在2021年度内经法医鉴定的49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根据法医学相关流程对以上尸体进行解剖术,对其颅脑内部情况进行医学查验,同时对其尸检报告记录存档,在尸检报告中对死者颅脑损伤死亡情况进行病理分析,并将结论体现在档案中,最后对所有死者的尸检报告进行统计归纳整理。结果:死者颅脑损伤的外界因素包括(交通事故、高坠伤、钝器打打击伤、跌伤、爆炸伤) ,死亡原因为主要原发性损伤23例(46.9%),继发性脑干损伤24例(48.9%),并发症发生致死(4%)。结论:通过法医对尸体的进一步尸检,对死者的颅脑损伤死亡原因进一步分析,可明确死者的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并进行全面的验证,使法医分析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为警方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与证据。

  • 标签: 死亡 颅脑损伤 法医 病理学分析
  • 简介:摘要:医学死亡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医学中所使用的死因分析方法,其实大多属于排除法,也就是要经过一系列的、综合的工作,将每个可能的因素一一排除;只有当死者的死亡原因浮出水面,才能通过现场和尸体的检查,确定凶手的身份。文章就死因的归类和死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自己的工作体会,以期能给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原因分类 死因研究
  • 简介:摘要:医学死亡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医学中所使用的死因分析方法,其实大多属于排除法,也就是要经过一系列的、综合的工作,将每个可能的因素一一排除;只有当死者的死亡原因浮出水面,才能通过现场和尸体的检查,确定凶手的身份。文章就死因的归类和死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自己的工作体会,以期能给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原因分类 死因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关文献资料调查表明,在猝死病例当中,冠心病猝死有60%左右,可以说,冠心病是危及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严重病症,此次就针对冠心病猝死的法医方面展开综合评估。方法:根据内蒙古迪安司法鉴定中心受理并出具的冠心病猝死案例进行调研,共为42例,针对死者的性别、年龄、诱发原因、病理性特点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结果:在此次选入的猝死患者当中,大部分以男性为主,占比是78.57%;对此次患者的年龄情况分析,30岁至60岁群体最多,占比是61.90%,次之大于60岁患者,为30.95%,低于30岁仅有7.15%;对职业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占比最多群体是农民,有40.48%,工人为30.95%,个体为16.67%,在押犯人为7.14%,干部及学生是4.76%;对发病季节进行统计,其中10月至3月,达到47.62%,4至7月为23.81%,8至9月是16.67%;观察冠心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因素,发生争执最高,达到33.34%,劳动为次之,占比23.81%。结论:冠心病本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危害性,对冠心病猝死进行综合调研,显示发生争执为关键的应激因素,猝死患者当中,以农民例数占比较大,经过分析,大部分的患者有冠心病病理改变,其中左前降支狭窄者居多。

  • 标签: 冠心病猝死 法医病理学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在杀婴或者产科医疗纠纷中,常常需要判断体外死亡婴儿是死产还是活产。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死产、活产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在实践中认定仍有较大困难。传统法医学鉴定所采用的浮扬试验不具有指征性,在法医鉴定中需要综合考虑尸体检验,肺的大体和组织病理检验,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进行判断,虚拟解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技术。法医临床鉴定则要注重胎儿分娩时有生命迹象的证据,否则,难以下活产的结论。

  • 标签: 死胎 活产 浮扬试验 肺病理改变 肺影像学征象
  • 简介: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指头部钝性暴力损伤所引起的弥散性脑白质损伤。DAI的发生率较高,但其发生机制却一直是法医研究的难点,本文从法医学鉴定的实际需要出发,总结国内外的一些理论与实践,以期对研究DAI的病理机制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法医病理学
  • 简介:摘要:法医学鉴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积极探索高水平的鉴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发展的背景下,法医学的工作日趋全面。伤害分析的应用可以帮助法医学更好地判断被害人的伤害和犯罪人的违法程序,做出准确的认定,并为法律责任的划分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几例眼部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进行总结和分析。

  • 标签: 损伤分析 法医 临床鉴定 法医病理
  • 简介:摘要:法医是作为伤亡类案件鉴定主要技术方法,其最终的结果对于案件诉讼起到了非常重要影响。该项工作开展是需要按照相应流程,能够有效保障相关鉴定意见能够予以规范表达,以此实现公正公平鉴定。基于此,从仪器设备、技术方案以及检验鉴定流程等多方面详细叙述其规范性以及实现问题。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规范 实现
  • 简介:摘要:法医尸检主要用于对不同类型死因不明同时存在争议事件的处理,其不但有利于提升医院临床诊治水准,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几率,还原真实现场,为案件侦查提供可靠参考。为此下文将详细分析法医尸检对死因分析的意义,并探讨其所需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尸检 死因 分析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BI)死亡案例的法医鉴定。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80例颅脑损伤死亡尸检案例,从性别、年龄、致伤方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0例法医检案中,原发性颅脑损伤死亡31例(38.75%),继发性脑干损伤38例(47.50%),并发症11例(13.75%)。其中12小时之内的死亡直接原因为原发性颅脑损伤,12小时-1周直接死亡原因为继发性脑干损伤,生存时间在1周以上的死亡直接原因多为并发症。结论:在针对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死亡原因进行确定时,需要结合案情与临床案分析,并在法医例学检验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颅脑损伤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