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法学研究中,法律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等概念经常被混淆。文章通过比较法律方法与法学研究方法法律方法与美国的法律方法课程、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等概念及其所对应的研究领域,阐明我国的法律方法研究,与世界各国法学界与法律界所关注的法律方法,都是围绕法律人实施法律的工作技艺与思想方法而展开的,重点是研究和探讨法律实施中的各种有效且有益的具体制度与思想方式,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更为宏观的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同时,由于我国开展法律方法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与我国法律实施相关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有关法律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法治建设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故而,又不同于美国的法律方法课程。正是在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中,展现出法律方法研究独特的价值。

  • 标签: 法律方法 法学研究方法 法律方法课程 法学方法论 界限
  • 简介:澄清法律方法概念需要交代清楚两个概念,即“法律”和“方法”.方法的知识论体系对法律方法的界定有着内在的约束性,这就是方法法律的勾连.法律方法的界定与运用需要遵循方法的一般规律.对法律方法的认识是开放的,随着对方法知识论探讨的深入而不断丰富.法律方法中的“法律”,在内涵上是指法律渊源,即实在法的表现形式.法律渊源在法律方法概念中的使用,使得法律方法概念具体,从而与其作为一个操作性概念接轨,为法律方法的外延与内容的分析提供新架构.

  • 标签: 法律方法概念 法律 方法 内在约束 法律渊源
  • 简介:本文立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法律文化主体进行了剖析,总结了西部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并对西部法律文化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对西部法律文化的研究要遵循逻辑实证研究与经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标签: 法律文化 地缘文化 逻辑实证 经验实证
  • 简介:“信息”虽区别于信息载体,但其本质无法通过进一步抽象得以明晰,具体到法学上,也只能用众多描述性句子来表示其意义。“信息”的法理含义可以被描述为:为法律主体所创设、支配和感知,能满足法律主体生产和生活需要,分散或者集中存在于人脑、文本、图像、声音、计算机程序等载体之中,能反映法律主体对自身及自身之外的认识。

  • 标签: 法学概念 信息 抽象思维 描述性
  • 简介:对《法律概念》这一经典的解读必须回到文本本身,而不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空发议论。通过对文本的细致梳理,本文发现,哈特的“三提示”对于我们理解其思想的主题有重要意义。从方法论上来讲,解读哈特的要旨在于:J.L,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实质上究竟是如何与哈特的问题意识相关的。

  • 标签: 哈特 《法律的概念》 言语行为理论 语境
  • 简介:<正>关于法律概念的论争,有两个主要的观点。一个观点最初是由法律实证主义者提出的,认为对法律概念的阐述是一种"自我理解"中的活动,这要求分析者挖掘蕴涵在实践中的各种习惯、行为和行动的法律理解。笔者称此观点为概念性的法律概念。与此相对的另一观点则认为我们应当选择最符合我们的政治目标的法律概念。笔者将这一观点称为解释性的法律概念。在当前的

  • 标签: 法律实证主义 德沃金 法律的概念 法哲学 解释法律 公职人员
  • 简介:法律行为是法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法学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法律行为理论却是我国法理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尤其缺乏对法律行为的性质、特征及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模式的系统研究,不能为各部门法学研究具体法律领域的行为提供一般理论。同时,现有的理论与部门法理论又很不一致,这无疑会影响我国法律调整的效果,影响法治进程。如何使法律行为成为各部门法行为的共同上位概念,实现对部门法的指导,改变法理学与部门法学脱节的状况,为未来我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是当前我国法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 标签: 法律行为 意志性 民事法律行为
  • 简介:韦伯关于权力的定义有重要意义,但是,它不能也不会终结权力问题的讨论。韦伯的定义对于人们认识法律权力现象有很大的影响。就法律权力而言,无论是霍菲尔德还是哈特都提出了重要的认识,而他们的认识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 标签: 权力 法律权力 认识法律权力的方法
  • 简介:法律人格范畴被认为是最复杂抽象的法学范畴之一,文章在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法律人格概念的诸多界定进行评析之上,认为作为表达人的法律性存在的最基本范畴,法律人格在法律逻辑层面包括主体地位、权利能力、权利等不同逻辑层次;在现实逻辑层面可划分为制度性法律人格、文化性法律人格、实践性人格等不同层面.法律人格是整个法律体系和法律工程构筑的人的社会形象,必然是法律的主题和灵魂.

  • 标签: 法律人格概念 评析 界定 逻辑构成
  • 简介:法律行为可发生私法上的效果是因为在民法理论中,我们对法律行为制度的探究也只能从概念开始,民法上的法律摘要

  • 标签: 法律行为 浅议法律 行为概念
  • 简介:避税作为一个重要的税法问题,涉及税法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对避税的正确认识关系到对税法的正确认识,一国对避税问题的处理将反映一国税收法治的水平。为正确认识避税,以对避税进行统一的定义,一方面需要对避税与税的节省、税收筹划、合法节税、逃税、税收欺诈等相关概念的异同和关系进行法理上的辨析,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法律欺诈和权利滥用理论对避税性质作进一步的剖析。这对于区别避税和合法节税以及一国探寻构建反避税措施的理论非常必要。对我国而言,在认可纳税人拥有以最小化税收负担的方式来安排自身经营活动权利的同时,在制定和实施一般反避税规则时,需要在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欺诈、权利滥用理论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商业目的理论、实质重于形式等理论之间进行审慎选择。

  • 标签: 避税 合法节税 逃税 法律欺诈 权利滥用
  • 简介:历史法学派的方法是从久远的历史中去寻求民族法律的真谛,法律行为概念的产生和历史法学派和理性法学派都有密切联系,五、两种方法的矛盾及其学理和社会/政治的解释  理性法学派和历史法学派的矛盾  如前所述

  • 标签: 分析法律 概念缘起 法学方法
  • 简介:法律行为是上位概念,都有一套法律概念体系,只有把握这套法律概念体系

  • 标签: 小议法律 法律概念性
  • 简介:我国法学界目前研究法律问题的视角大多自觉不自觉地定位在立法者的立场上,但法不仅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也是法官的审判规范,法律解释从根本性质上来说应是法官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为确立演绎推理的大前提而站在法律的立场上,对法律规范的意义作出的有效力的阐明。法官法律解释的效力仅应限于个案。

  • 标签: 法律解释 法官 视角 效力 准立法
  • 简介:我国海上货物留置权制度整合了大陆法海商法以"留置权"制度和优先权制度共同承担的功能,    《海商法》有关海上货物留置权制度的规定只有三条,    (1)同源于英国法中的Lien制度体系的海上货物留置权和船舶优先权在我国海商法中却变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制度――Maritime Lien在我国作为船舶"优先权"构成独立的制度体系

  • 标签: 展望法律 术语翻译 概念解释
  • 简介:法治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这是法理学与部门法学应共同关注的问题。法理学界以往对法律实施的讨论,因缺乏对部门法实施困境的把握而存在结构性缺陷。法律概念是明确法律规范的含义与意义的最小公分母,由于法律中有大量评价性概念,这就存在不明确法律概念具体化的实践要求。法教义学需要立足于法律规范的正当目的,并借助于法律规范的学说化诠释,以法治思维限制国家权力。这是法律实施必须正确对待的真问题。"实践反对理论"牺牲的往往是法律解释的正确性,"理论指导实践"这一简单的口号式教义,并不必然会带来法律实施中的规范性论证。只有重视法律概念法律规范与法学学说的关系建构论及其解释学循环,才能确保法律解释在规范性论证中得出正确的解释结论。

  • 标签: 法律实施 法律概念 法律规范 法学学说 不确定性法律概念
  • 简介:道德规则科予义务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在法律下的义务性是否会是来自于道德规则就变得很关键。而如果否认法律义务是来自于道德,那么它必须有着自身的义务来源,于是产生了法律实证主义的命令说理论,并且产生了与命令说有密切联系的预测论理论。所以《法律概念》要发现"法律科学的真正关键"就必须处理法律下的义务观念与道德、命令说以及预测论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 标签: 义务观念 道德 自然法 法实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