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期关于银行流动过剩和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两者具有连接和关联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国有企业亏损额为1026亿元,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创造了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同比增长56.7%,增幅也创下近16年来新高,而产能过剩和核心技术缺失是造成国企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但这一数据当前也存有争议和有待观察。而进入2006年以来,1月至2月,

  • 标签: 产能过剩问题 银行 国家统计局 亏损额 关联作用 数据显示
  • 简介:据统计,自去年70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年3月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一直呈现负值,但今年2月,3月负值逐渐缩小,4月份起突然转正,激增至325亿美元.5月、6月持续保持高位。

  • 标签: 资产市场 国际资本流入 金融危机 负值 美元 续保
  • 简介:【摘要】流动过剩是一个具有普遍的经济现象。我国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宏观经济的常态。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从抑制流动转向如何有效利用过剩流动,以当前的流动过剩为契机,加速股市扩容,保障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这不仅符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导方向,而且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国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过剩问题
  • 简介:所谓“流动过剩”(ExcessLiquidity),其全称是指“流动资产过剩”,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O)、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的过剩。更准确地讲,是指“高流动资产过剩”,由于现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被认为是流动最强的资产,因而,有专家通俗地解释说,“流动过剩”,就是“钱多了”。从以下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钱是多了。

  • 标签: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资产 货币供应量
  • 简介:在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货币流动过剩的环境下,本文建立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名义汇率变量的VAR模型来分析两者之间的传递效应。通过模型估计和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从静态角度看,人民币汇率与货币供应量互为影响,其中人民币升值不仅没有造成货币供给的增加,而且还缓解了当前货币流动过剩的压力,而货币供给的增加却加速了人民币的升值;从动态角度看,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冲击强于人民币汇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但两者之间的冲击强度存在边际递减趋势,表明从干预强度和有效角度讲,货币政策均强于汇率政策。

  • 标签: 人民币升值 货币供给 流动性过剩 脉冲响应分析
  • 简介:金融流动可以通过影响经济流动而作用于实体经济,目前全球流动充裕主要表现在金融流动上,全球流动的变化与经济金融全球化密切相关

  • 标签: 全球流动性 是否过剩 流动性是否
  • 简介:流动是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用于抵御风险的那部分物质财富,如果这部分财富超过了抵御风险所必要的数量,就会出现流动过剩。如果微观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流动超过了用于防范其个体风险所必要的数量,就出现了微观流动过剩;如果整个国家所持有的流动超过了用于防范社会整体风险所必要的数量,就出现了宏观流动过剩。本文就流动过剩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流动性过剩 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当前流动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深入地探究了流动过剩的概念、表现及成因,提出我国当前经济市场流动过剩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市场流动过剩问题,探寻其产生原因,提出破解市场流动过剩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流动性过剩 经济市场
  • 简介:流动过剩是一个全球现象。全球经济失衡是造成世界范围流动过剩的催化剂。其中,发达国家是流动输出的重要来源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流动输入的主要目的地。后者又通过私人或官方对外资本输出的方式,将部分过剩流动回流到发达国家。流动过剩造成了投资过快增长、通胀压力上升、资产泡沫积聚、资本流动冲击等风险。因此,必须重视经济对外失衡问题,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 标签: 流动性过剩 全球经济失衡 日元利差交易 资本流动
  • 简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今年2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7%,涨幅比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CPI的上升更是引人注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7%。其中,城市上涨8.5%,农村上涨9.2%;食品价格上涨23.3%。究竟是什么原因在推动价格的过快上涨呢?

  • 标签: 通货膨胀 工业品出厂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国家统计局 购进价格 数据显示
  • 简介:我国股市波动剧烈,大起大落成为常态。从流动过剩的视角出发,选取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广义货币和外汇储备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广义货币与外汇储备是上证指数、深圳指数波动的Granger原因。

  • 标签: 股市波动 流动性过剩 格兰杰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
  • 简介:摘要:首先,梳理了流动过剩的衡量方法。其次,分析了美元本位与全球流动过剩的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的发行不再受到黄金固定比价的限制,美国国内出现了流动过剩;由于美元本位的存在,亚洲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为了维持本国货币对美元的稳定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导致本国货币发行大量增加,也出现了流动过剩;海湾国家由于积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本国货币发行大量增加,也出现了流动过剩

  • 标签: 美元本位 全球流动性过剩 外汇冲销
  • 简介: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过剩的主要因素,产生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不断攀高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流动过剩的根本原因,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双实现顺差

  • 标签: 商业银行流动性 成因考察 流动性过剩
  • 简介: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然而,我国经济存在的流动过剩的矛盾正在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结构型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还有潜在深层次的社会经济金融问题,这都不利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想达到温总理在“两会”期间提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目标,对流动泛滥的控制成为绕不过去的槛。文章分析了国内流动过剩的现状和过量流动的来源,并给出了如何破解流动过剩难题的方法。

  • 标签: 流动性过剩 宏观调控 经济增长
  • 简介:这是推动商业银行流动过剩的主要因素。,     三、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出现流动过剩之因      流动过剩问题是一个宏观金融现象,根据存差规模来判定流动过剩是不科学的。

  • 标签: 商业银行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浅析商业银行
  • 简介:        二、商业银行流动过剩成因分析      (一)分业经营体制下的存差规模因素   存差,以超额存款准备金和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量两个指标来判定商业银行流动过剩状况,  存差是否就意味着商业银行流动出现了过剩

  • 标签: 商业银行流动性 成因考察 流动性过剩
  • 简介:中国经济在扩张运行中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过剩,其特殊的形成机理既有全球的背景,也是中国特有的金融环境的产物。过剩流动可以加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形成对经济结构升级的新约束,恶化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驱动资产价格的盲目上扬。面对这一全新挑战,我们要超越货币调节工具的巢臼,并力争通过制度与市场创新从而寻找出更多的突破口。

  • 标签: 流动性过剩 双顺差 货币政策 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