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胺,采用自动固相萃取萃取两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比较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自动固相萃取选择用HLB小柱采用5%甲醇水溶液活化小柱,上样然后使用甲醇完全洗脱。萃取用1mol/L的氢氧化钠将水样的pH值调至11-12,加入5g氯化钠,将水样转入250mL分漏斗中,用10mL二氯甲烷分两次萃取。HPLC采用V(0.05mol/L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V(甲醇)=6535混合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该法的检测限为0.3ug/L。

  • 标签: 固相萃取 液液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胺
  • 简介:摘要将分散相微萃取与高效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水果样品中除虫脲、灭幼脲和氟铃脲残留农药分析的新方法。对影响萃取和富集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萃取条件选定为在5.0mL水果样品溶液中迅速加入60.0μL萃取剂四氯化碳和1.0mL乙腈分散剂,分散均匀后以3200rmin-1离心5min,四氯化碳沉积到试管底部,取尽吹干用流动相复溶后高效相色谱测定。3种杀虫剂的检出限在0.5~1.5μg·kg-1(S/N=31)之间;线性范围为10~160μg·kg-1;相关系数在0.9981~0.9988之间;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3.0%~94.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1%。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果样品中3种残留农药的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达到农残分析要求。

  • 标签: 分散液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苯甲酰脲类农药
  • 简介:介绍了使用(或不同)乙二醇或三甘醇或它们的混合物,并含有链烷(或萘的矿物油或二者的混合物),从二氯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烯的混合物原料中萃分离和提纯两种物质的方法。

  • 标签: R-12 R-134A 分离 液-液萃取 卤代烃
  • 简介:本文采用一种新颖的低温富集萃取法对苦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er,GC-MS)的检测技术结合保留指数对苦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酯类物质1种、黄酮类物质1种、烯烃类物质2种、醛类物质3种、醇类物质3种、羧酸类物质4种,烷烃类物质10种共24种物质,其中棕榈酸、硬脂酸和十八烯含量较高分别占36.68%、12.82%和13.46%。与常温萃取结果相比较,低温条件下共萃取出14种特有物质,包括烷烃类(10.16%)、烯烃类(14.8%)、醛类(2.08%)、醇类(0.51%)、酯类(1.95%)和酸类(49.92%),这些成分大多为高沸点物质。因此,低温萃取可选择性富集难挥发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低温富集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保留指数 苦瓜 挥发性成分
  • 简介:选择鸦片类毒品中特征明显和结构明确的吗啡、可待因、美沙酮作为目标化合物,建立--三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分析方法,对影响其萃取效率的中空纤维材料种类及其孔径、有机萃取溶剂、样品相和接收相的pH值等因素进行优化和理论分析,阐明以中空纤维为支持体的三相相微萃取萃取机理,为相微萃取成为鸦片类毒品分离、纯化和浓缩的前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鸦片类毒品 中空纤维 液相微萃取 机理 毒品分析
  • 简介:相微萃取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集采样、萃取和浓缩几个步骤于一体,具有快速、简便、绿色环保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化学分析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过程.文章对相微萃取的概念、特点、技术分支及应用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液相微萃取 样品前处理
  • 简介:进行了铟萃余经石灰中和后萃取锌的试验研究,锌萃取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锌萃取总回收率达90%以上,达到回收锌,氟、氯等杂质元素开路的目的,效果良好。

  • 标签: 萃余液 中和 萃取
  • 简介:摘要:相微萃取技术作为食品分析中常用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具备检测效率高、技术成熟、成本低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能够对该技术的应用情况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本文立足于实际,以相微萃作为研究背景,在论相微萃技术影响因素的同时,对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解析。以期望通过论述后,能够给相关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食品分析 液相微萃取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采用萃取前处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初步建立了水中四乙基铅的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萃取剂、浓度、萃取时间等条件的选择对萃取效率的影响。从而判断用所建立的方法是否适合测量东莞某水厂的实际样品中的四乙基铅。

  • 标签: 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四乙基铅
  • 简介:目的研究从土茯苓水浸取萃取黄酮。方法考察了萃取剂种类、平衡酸度、混合时间对土茯苓水浸取萃取黄酮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黄酮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及反萃条件。结果多碳醇在酸性条件下对黄酮有良好的萃取作用,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无萃取能力;黄酮在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温度低于80℃条件下稳定,高于此温度氧化分解;用抗坏血酸在弱碱性条件下能很好地反萃负载有机相中的黄酮。结论从土茯苓水浸取中能有效萃取黄酮,达到与多糖类物质的有效分离。

  • 标签: 萃取 土茯苓 黄酮 稳定性
  • 简介:目的用分散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提取检测生物检材中的氯氮卓。方法:以氯仿为微萃取剂,甲醇为分散剂,在pH8提取尿样中的氯氮卓,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氯氮卓的含量。结果:尿样中氯氮卓的线性范围为0.01—2μg/ml,检出限为0.0027g/ml;方法回收率为87.3%,RSD=3.47%(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于尿样中氯氮卓的快速分析。

  • 标签: 氯氮卓 分散液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尿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健康安全意识的提升,食品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于食品和环境中基质成分复杂且干扰物质多,需要开发更为简单有效的前处理技术进行样品的净化和目标物的富集。分散萃取作为一种操作简单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样品消耗少、富集效率高、萃取速率快且环境友好等优点。本文主要对分散萃取 (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DLLME)技术及其在食品和环境检测中的运用进行了综述。首先对 DLLME原理以及不同分类 DLLME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常见前处理技术与 DLLME联用技术在食品和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 标签: 分散液液微萃取 辅助模式 联用技术 食品与环境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空气及饮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环境众多的污染物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人们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资源会很容易导致癌症等病变的发生,严重的会降低人类的身体素质。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就是指可在有机溶剂中分配,同时,还能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一大类化合物。本文通过分别在碱性酸性,以及中性条件下,以丙酮、正己烷萃取了水及废水中的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然后在被浓缩后的有机溶液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及浓缩,并采用GC-MS进行检测,这种方法非常严谨,能检验出最低限度,使回收率能控制在合格的范围内。

  • 标签: 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半挥发性有机物
  • 简介: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下,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样品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分散萃取是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这一技术将萃取与浓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诸多方面发挥了优势,主要表现在方便快捷、处理成本低、效率高及环境友好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健康安全意识的提升,食品与环境问题日益被重视。本文针对分散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和环境农药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 标签: 分散液液微萃取 辅助模式 联用技术 食品与环境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涡旋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双酚S的方法。方法以乙腈为分散剂,正辛醇为萃取剂,萃取尿中双酚S。采用单因素轮换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并评估方法学性能指标。结果尿中双酚S在0.0~160 μg/L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76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06%~103.81%,日内精密度范围为1.78%~2.85%,日间精密度范围为2.65%~4.25%。结论该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职业接触人群及非职业人群尿中双酚S的测定。

  • 标签: 液液微萃取 相色谱法 双酚S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质的飞跃,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药物研究也逐渐迈入了新的领域。相微萃取技术的发展,也为药物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方法。通过在药物分析中应用萃取技术,能够一体化进行药物的采样、纯化和富集等操作,这对于药物分析来讲,无疑是巨大的进步。改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有机溶剂的用量,具有非常客观的环境友好效应,也是药物分析领域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举措之一。

  • 标签: 液相萃取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采用Lix984萃取剂,对含铜铁锌酸性浸出进行选择性萃取铜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剂浓度为3%时,铜的萃取率可达到99%,且锌和铁共萃率低;萃取混合时间>2min时,铜的萃取率达96%,而铁和锌的萃取率<5%;当相比(O/A)为1:1时,铜的萃取效果最佳;随萃取值的增大,铜的萃取率升高,但为了避免萃取污物的大量产生,应控制萃取pH<2.5.反萃试验结果表明,铜和铁的反萃率随着反萃剂浓度、反萃相比、反萃时间的增大而升高.

  • 标签: 酸性液 溶剂萃取 反萃取
  • 简介:摘要:随着相微萃取技术不断地发展,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融合采样与富集过程,还能够对样品进行纯化。同时相微萃取技术具有较多的优点,其中便包括操作简单和模式灵活,以及富集效率较高等,将相微萃取技术应用到药物分析中,既能够简化分析复杂性流程,还可以提高分析的效率。该文章对相微萃取技术进行分析,并讲述相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状况。

  • 标签: 液相微萃取技术 药物分析 应用
  • 作者: 顾缨缨 梅勇 苏婉婷 韩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乙二醇单甲醚的代谢产物尿中甲氧基乙酸的柱前衍生-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向尿样中加入磷酸盐缓冲、叔丁氧基乙酸(内标物)、五氟苄基溴(衍生剂),随后置于90 ℃水浴锅中衍生40 min,冷却后过滤,二氯甲烷萃取,振荡离心后吸取下层有机相注入气相色谱仪,DB-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ECD检测器检测。结果尿中甲氧基乙酸浓度在0.6~6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平均回收率为76.6%~110.7%,日间精密度为8.00%~8.82%,检出限为0.13 mg/L。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有机试剂用量少,适用于职业接触乙二醇单甲醚人群尿中甲氧基乙酸的检测。

  • 标签: 气相色谱 甲氧基乙酸 液液萃取 柱前衍生-液液微萃取 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