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小引:太炎先生一文,撰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一年,收入第十二篇.此文概述清代乾嘉学派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主要分为吴学惠栋、皖学戴震两大支,他们对古籍研究,都有较大贡献.为了方便今天的读者,我们对此文及太炎先生在文中所加夹注,进行了白话文绎义,夹注以圆括弧标志.不当之处,尚祈方家郢正.原文从略.

  • 标签: 章太炎 《清儒》 乾嘉学派 清代理学
  • 简介:明清时期是我国儒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在这个时期,中国商人经过长期压抑后进而奋起,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涌现出了'微商'、'晋商'等儒商'良贾',形成了足以警示后人的儒商伦理规范.他们以儒家思想和文化为行为标准,在经营上讲求'仁、义、礼、智、信',取财有道.

  • 标签: 明清 儒商 伦理 道德
  • 简介:大连明清儒学是辽南地区古代学校封建文化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分别对明清两代大连儒学的建立、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作了综合性的阐述;并且指出,各类儒学机构的设置,不仅为封建统治者培养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而且促进了大连地区明清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 标签: 大连 儒学 卫学 书院
  • 简介:清儒的戏曲观大多集中在对戏曲地位和功能的认识上,并且受所处时代学术思潮的影响.清初理学家对待戏曲的态度基本以反对或轻视为主.清中叶汉学家的经学本位主义立场决定了对戏曲的态度,或是将戏曲视为经学的附庸,认为戏曲有功经学,或是将戏曲视为小道.清末的学者大多能认识到戏曲启发民智和启迪人心的作用,努力提高戏曲的社会地位,并推进戏曲的研究.大多数清儒对戏曲的态度较为矛盾,一方面他们爱好观剧,为戏曲剧本题写序跋,肯定其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却从内心轻视戏曲.这种矛盾态度与戏曲本身的内容取向和审美取向有关.

  • 标签: 清儒 戏曲观 理学 经学本位 西学
  • 简介:以人物为线索,对以小学为工具研究《内经》的诸家清儒分别条述。通过总结他们对《内经》的校勘、训诂、音韵、文字的研究,展示其科学地研究《黄帝内经》这一古典医籍的概况,凸现其学术成就,彰明其治学方法。

  • 标签: 《黄帝内经》 校勘 训诂 音韵 小学 清儒
  • 简介:中医学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古代哲学的影响和支配,它的理论和临床是哲学和实践的结晶.明清时代儒学的地位空前提高,儒家把医术作为其实行"仁术"的手段.大量儒士在读"四书"、"五经"时便攻读"医经","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儒家思想渗入医学领域,提高了医学的社会地位和医疗队伍的文化素质.从而使中医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术界的尊经崇古与考据之风的盛行亦使中医学经典著作得到了整理注释,有利于后学.但这种言必谈内、难,方必尊仲景的尊经崇古之风,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术的创新与发展.

  • 标签: 明清时代 儒家思想 中医学
  • 简介:晋代杜预所作的(后人简称之为"杜解"或"杜注"),是现存唯一完整的古注.清代学者们从义理和考证两个方面对杜注进行了减否,其作品数量之多、涉及方面之广与考语分量之重,都超过了前代.清儒对于杜注既有所舍又有所取,在取舍中把注释的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尽管他们对杜注的某些批评今天已经被证伪.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清儒不仅是杜注的批评者,而且是杜注的继承者与发扬者.总之,在清儒的臧否中,杜注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显示了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不可动摇的学术地位.

  • 标签: 《左传》 《春秋经传集解》杜解 杜注 杜预 注释 清代
  • 简介:清代学者武亿在南下访友途经襄阳期间,曾写过一组“记襄阳景物诸诗”,这些诗歌分别从“自然景物”“历史遗迹”“地方特产”三个方面对襄阳进行了描写,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包含了其对相关历史事物的考证,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 标签: 清代 武亿 诗歌 襄阳
  • 简介:清儒是活跃在职业指导领域的中坚人物,对于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都有相当的研究,体现了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的发展水平,对当今职业指导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借鉴价值。

  • 标签: 何清儒 职业指导 职业教育
  • 简介:孙奇逢是唯一收入《明儒学案》,复又收入《清儒学案》的明清之际学者,全祖望将之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清初三大儒"。徐世昌编纂《清儒学案》,以《夏峰学案》为开卷首案,除遵循于《凡例》外,也是对孙奇逢学术的表彰和推崇。而就《夏峰学案》的纂修言之,其渊源则始于1914年徐世昌所倡修的《大清畿辅先哲传》及稍后的《大清畿辅书征》。同时,此二书的编纂也为《清儒学案》的纂修,特别是与畿辅人物相关的学案的纂修,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因此,从《先哲传》《书征》,到《晚晴簃诗汇》,再到《清儒学案》,于徐世昌的清代学术著作编纂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以《夏峰学案》的纂修为中心,借此探讨《清儒学案》各案纂修情形之一端。

  • 标签: 孙奇逢 《大清畿辅先哲传》 《清儒学案》 徐世昌
  • 简介:今本古文《尚书》五十八篇有《泰誓》三篇,随着辨伪学者对今古文《尚书》的考辨,今本《泰誓》的真伪、古文《泰誓》的有无以及今文《泰誓》的篇数等,成为清儒论说的重要一环,只有理清《泰誓》的真伪、存亡,才能更好地探究古文《尚书》的价值。

  • 标签: 学术价值 考辨 清儒 《尚书》 古文 今本
  • 简介:就宋元明清四朝而言,儒家思想仍然是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但儒家内部的分里是相当明显的。从学术流派的归属上看,四朝的儒家学派大致可分为:独尊儒术型、儒道互补型、三教合一型、四教会通型。这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体现。

  • 标签: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儒家学派 独尊儒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16
  • 简介:分析清儒陆世仪的琴学思想可以从琴事活动、琴学主张与思想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其一、曾创琴曲《采芝操》,主张学子应当时时操琴,但不必十分究心于琴事,以免有亏正业;其二、结合儒典从演奏技法、曲调音色、琴学流派三个方面批评清代琴坛,并提出定音调弦应以宋儒朱熹《琴律》为准,音色选择当重散声取实声,琴曲风格应尚简尚缓;其三、他的观点与清代琴人多有不合,但与其儒学思想相一致,对爱好古琴的当代人也有启发.

  • 标签: 陆世仪 琴事活动 琴学主张 思想背景
  • 简介:为解决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民国职教专家何清儒先生提出了工读合作构想,在理论探索、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思考,对于解决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工读合作困境、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何清儒 工读合作 启示
  • 简介:现代荀学研究者将清代视为"荀学复兴"时代。除了在考据学的推动下,就《荀子》书版本校勘、文字训诂作出全面的整理;同时也促使了《荀子》获得重新被检视的契机,在此过程中,对于长期遭宋明理学家贬抑的荀学,有了不同的评价。特别是荀子的心性论,一方面清儒在肯定人欲人情、强调心知作用等观点中,有进一步的阐发;另一方面则在力反程朱之学的立场下,试图批驳理学家们对荀子心性论之訾议,将程朱的"气质之性""变化气质"与荀子"性之恶""化性起伪"之论联系起来。本文论析程朱理学与荀子对于心、性、情之内涵差异,以至荀子所谓"化性起伪""变化气质"之意义;并希望能在此基础上,探究清儒对荀子心性论之掌握情形及其所代表之意义。

  • 标签: 荀子 心性论 化性起伪 变化气质 程朱理学 清代荀学
  • 简介:明清之际士商关系转变与社会转型的研究较受学界关注,然而文学生态中所反映的明清之际的士商互动却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分析明清之际短篇小说等文学体裁创作的文人化倾向的探讨入手,结合明清文学生态中的商人化题材,可为透视明清之际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提供某些可能性信息,从中窥见儒学民间化的某些迹象。

  • 标签: 文人化 通俗文学 明清儒学转向
  • 简介:“教育和教学不可分割,学科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养结构,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第四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上提出的要求。“素养”一词,“素”指平素,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应有的文化教养,即特定方面的技艺水准,也指广义的文化水准乃至做人的道德标准。

  • 标签: 学科素养 建构 明清儒学 史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