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合理淋巴结清扫范围一直存在争议。随着国内外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结果的发表,D:根治术作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已达成共识。但由于JCOG9501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其结果未能明确国内常见的T4期和N3期胃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o.16淋巴结)清扫的意义。行脾切除术彻底清扫脾门淋巴结(No.10淋巴结)的意义尚待JCOG0110研究的最终结果证实;虽然第3版日本胃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将肠系膜上静脉根部淋巴结(No.14v淋巴结)和胰头后淋巴结(No.13淋巴结)转移阳性归为远处转移(M1期),但对于幽门下淋巴结(No.6淋巴结)明显阳性及远端进展期胃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患者,仍推荐行D2根治术+No.13和No.14v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淋巴结外软组织清扫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总结27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切除手术淋巴结的转移方向和部位。结果270例胸段食管癌手术共清扫和检出淋巴结1137枚,癌转移淋巴结403枚,转移率35.44%,转移的方向以横向为主,转移的部位以食管旁组和纵隔组为最多。结论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多存在跳跃性,食管旁淋巴结阴性并不能否定无远处转移,胸中上段食管癌应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应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重视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段 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结清扫范围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进行胃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D2清扫术;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D1清扫术,最后观察两组的预后相关指标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与术后生存率,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率比较,术后1年无明显差别,术后2年~4年,观察组生存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91.11%(41例),术后2年生存率为86.66%(39例);对照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75.55%(34例),术后2年生存率为68.88%(31例)。且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采取D2清扫术具有较好的预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淋巴结清扫范围 胃癌根治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结肠脾曲癌较其他部位结肠癌的发生率低,但通常分期较晚,更易发生急性肠梗阻。由于其特殊的双向供血特征,其淋巴回流可同时流向肠系膜上血管及肠系膜下血管周围。较高的血管变异率带来对支配血管及主要淋巴回流方向判断的不确定性。目前对其淋巴结转移分布,尤其是主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清扫价值的研究病例数较少,因而难以形成手术方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的共识。充分游离结肠对满足足够的切缘和两侧供血血管的根部结扎尤其重要。未来应结合影像学三维重建、CT血管造影技术及术中淋巴结荧光显像等技术,积极开展多中心研究,为脾曲癌根治手术方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选择,提供更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

  • 标签: 结肠肿瘤,脾曲 淋巴结清扫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三种不同范围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自Medlline、EMBASE、OVID、CochraneControlledTzialsRegisterdatabaaes和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检索有关胃癌根治术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s)文献.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资料,应用菩萃分析专用软件包RevMan4.2进行菩萃分析.结果经质量评估后有关于10个RCT的15篇文献符合本研究要求被纳入分析.单纯Meta分析结果显示,D2根治术与D1根治术相比5年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方面,D2根治术高于D1根治术;仔细分析各RCT的质量和考虑可能存在的偏倚后,结果显示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宴施D2根治术是安全的.并且可以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同时Meta分析显示,尽管D2根治术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D2+PAND)与D2根治术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无差异,但D2+PAND术式的5年生存率并没有提高.结论D2根治术应作为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标准根治术式.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 菩萃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右半结肠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右半结肠癌的标准术式。然而目前对右半结肠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尚未达成统一,欧美指南推荐的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合并中央血管结扎术(CVL),并未对淋巴结清扫范围有明确界定,而日本指南提出的D3手术风险较大,似乎有过度治疗之嫌。国内右半结肠癌手术推崇欧美的CME原则,而淋巴结清扫却效仿日本D2/D3的手术范围,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规范。本文将就右半结肠癌淋巴转移特点,和D2/D3淋巴结清扫的利弊做一综述。

  • 标签: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癌 淋巴结清扫范围 D2手术 D3手术
  • 简介:摘要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根治的唯一希望。虽然目前各共识和指南详细描述了胰头癌根治术标准和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但对于具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对预后的影响仍有争议。目前研究者不但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如胰腺全系膜切除和海德堡三角清扫,且建议对腹侧和背侧胰头癌选择不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此外,在清扫主动脉旁淋巴结后,钩突部和非钩突部胰头癌患者的预后有所不同,值得进一步研究。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为胰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手术机会,海德堡三角清扫对于改善这些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有潜在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标准和扩大淋巴结清扫、特定部位胰头癌的淋巴结清扫及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后淋巴结清扫范围等问题的探索与最新进展。

  • 标签: 胰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行手术切除术中,未行淋巴结清扫、阴性淋巴结清扫、阳性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差异,及部分预后相关因素对IC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ICC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淋巴结清扫程度分为3组:未清扫组(n=68)、N0清扫组(预防性清扫)(n=41)和N1清扫组(阳性清扫)(n=53)。共有94例行淋巴结清扫,其中仅行第1站清扫者23例,纳入为常规清扫组(n=23);行联合清扫者71例,纳入为扩大清扫组(n=71)。采用Kaplan-Meier法构建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62例患者中男性87例,女性75例,中位年龄60岁。162例ICC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7.6%、16.5%、7.9%。N0清扫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2.1%、31.7%、25.4%,优于未清扫组的34.2%、12.7%、3.4%,也优于N1清扫组的30.3%、1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清扫组、常规清扫组相比,术后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肿瘤糖类抗原(CA)19-9>50 U/ml(RR=1.425,95%CI:0.962~2.112 )、肿瘤最大径>5 cm(RR=0.672,95%CI:0.456~0.989)、淋巴结未清扫(RR=1.715,95%CI:1.140~2.580)、切缘阳性(RR=0.591,95%CI:0.390~0.897)、术后无辅助治疗(RR=0.663,95%CI:0.504~0.872)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C患者术中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可提高生存率,但扩大清扫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径、淋巴结清扫、切缘状态、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应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规范化的淋巴结清扫,是胃癌根治术的关键。随着国内外相关系列临床研究的证实,将D2根治术作为LAGC的标准术式已达成全球共识。合理的淋巴结清扫,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选择性地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也可使部分患者获益。但是,对于合理的D2淋巴结清扫范围,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为了指导我国LAGC淋巴结清扫的规范实施,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胃癌治疗领域的专家,对LAGC淋巴结清扫的关键内容进行多次讨论,并对争议问题进行投票,共同制定了《局部进展期胃癌规范化淋巴结清扫范围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希望本共识能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参考,进而提高我国LAGC的诊疗水平。

  • 标签: 胃肿瘤 根治性胃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专家共识
  • 简介:你一定有过过年前大扫除的经历吧。当你一包又一包地打包时,是不是忏悔自己为何事前不花些时间整理,淘汰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否则,今天就不会累得你连脊背都直不起来。

  • 标签: 生活哲学 生活哲理 生活美文 清扫自己
  • 简介:美国作家理查·赖德有一次去非洲探险。为了应对旅途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不测,他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巨大的背包,里面装满了食物、工具、药品、指南针、观星仪……赖德对这个背包十分满意,可他的土著向导看了一眼背包后却问他:“这些东西让你感到快乐吗?”

  • 标签: 美国作家 背包 指南针 赖德 土著
  • 简介:摘要清扫车与我们的生活系相关,清扫车能够为我们提供最为直接的清扫服务,进而保持我们每天的环境清洁。而这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机制,因此清扫车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当下清扫车的清扫工作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们每天的环境清洁度,因此必须予以解决,进而使清扫车的清扫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而本文就主要分析和研究了提高清扫车的清扫效果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借鉴。

  • 标签: 清扫车 清扫效果 提升
  • 简介: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人工清粪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集约化养殖需要,畜禽场电动清扫车既能满足我国中小型养殖户空间狭窄的场地需要,又符合规模化养殖的绿色环保要求。清扫装置是清扫车的主要工作部件,直接影响工作性能的好坏,通过对清扫装置主要工作部件的研究设计,为研制高效可行的畜禽场电动清扫车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电动 “π”字形清扫装置 盘刷
  • 简介:摘要局部进展期胃癌规范化淋巴结清扫(D2)范围是胃癌外科治疗最重要的质控指标。超出标准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否能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仍存争议。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不属于D2淋巴结清扫范围,但是对伴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病例,新辅助化疗后采取D2+手术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No.14v)被认为是区域淋巴结,No.14v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接受D2+淋巴结清扫,其预后明显优于仅接受D2根治术的患者。No.14v不包括在D2淋巴结清扫范围内,但是对临床诊断No.6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推荐采取D2+淋巴结清扫。脾门淋巴结(No.10)也不属于D2淋巴结清扫范围,当肿瘤浸润胃大弯侧,可以采取D2+脾切除或No.10淋巴结清扫。胰头后组淋巴结(No.13)同样不属于D2范围,但是远端胃癌侵犯十二指肠时,其转移率明显增高,也建议采取D2+淋巴结清扫清扫肝总动脉后方淋巴结(No.8p),可以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但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在围手术期治疗和微创时代,建议对cT3~4N1M0病例采取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对cT3~4N2~4M0期病例采取SOX新辅助化疗+D2手术+术后SOX辅助化疗模式。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团队的经验,采取开放或腹腔镜D2+手术。

  • 标签: 胃肿瘤,局部进展期 D2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a组淋巴结阳性能否作为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胰脾外科收治的165例胰头癌行PD并行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1例,女性64例,年龄范围38~75岁,中位年龄57岁。165例患者中行标准淋巴结清扫纳入标准组(n=88),扩大淋巴结清扫纳入扩大组(n=77)。165例患者分为A组(n=61):8a组淋巴结阴性行标准淋巴结清扫;B组(n=47):8a组淋巴结阴性行扩大淋巴结清扫;C组(n=27):8a组淋巴结阳性行标准淋巴结清扫;D组(n=30):8a组淋巴结阳性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生存率、并发症等。结果标准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6.8±30.4)min、(264.28±101.14)ml,低于扩大组(507.1±45.7)min、(388.9±15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扩大组为31.2%(24/77),高于标准组的14.8%(1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累积生存率A组与B组比较,B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累积生存率C组低于D组,A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扩大淋巴结清扫的PD可提高8a组淋巴结阳性胰头癌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此类患者应行扩大淋巴结清扫。若为阴性,建议行标准淋巴结清扫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肿瘤 扩大淋巴结清扫 8a组淋巴结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工矿企业车削车间加工零件的现场状况,以及传统清扫器械存在的费力,使用灵活性差、工作效率低等缺点,本文研究开发了一款磁力清扫车,该清扫装置以现代磁力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为手段,结构简单、小巧,可以满足现代工厂的需要,具有很好的经济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车间,清扫,磁力
  • 简介:摘要根治性切除仍是可能治愈胃癌的主要手段。淋巴结转移是胃癌常见的转移方式,局部淋巴结受累及的风险随着胃壁的浸润深度而增加。规范的淋巴结清扫是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步骤。目前,远端胃癌D2根治术是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因此,在4K腹腔镜平台基础上,普及、推广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手术操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对提升广大胃癌外科医师的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同质化"的诊断与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结清扫 技术标准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相关因素及腹腔淋巴结清扫范围对ICC患者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行根治性切除术的I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腹腔淋巴结清扫范围将患者分为未清扫组、常规清扫组和扩大清扫组,比较三组患者预后情况并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分析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78例患者,其中男性109例,女性69例,年龄30~81岁,平均59岁。根据腹腔淋巴结清扫范围,未清扫组纳入80例、常规清扫组纳入34例、扩大清扫组纳入64例。178例患者肝切除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为29.2%(52/178),总体中位生存时间25.8个月。未清扫组、常规清扫组、扩大清扫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80)、52.9%(18/34)、40.6%(26/64),三组整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常规清扫组与扩大清扫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清扫组与常规清扫组、未清扫组与扩大清扫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最大径、门静脉癌栓、腹腔淋巴结清扫范围与ICC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9-9、肿瘤最大径、腹腔淋巴结清扫范围与患者生存有关(P<0.05)。结论CA19-9、肿瘤最大径、腹腔淋巴结清扫范围是I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可行手术切除术的ICC患者,行腹腔淋巴结常规清扫术即可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无需扩大腹腔淋巴结清扫范围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