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代满族作家论》出版了!我做为本书主编之一,感到由衷地喜悦与自豪.人围本书的满族作家53人,老中青兼顾、男女兼顾,地区兼顾、军地兼顾,创作文体兼顾.他们来自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台湾,跨越半个中国,基本反映了满族人口的居散情况.在53位作家中,除少数早逝者外,均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约占中国作协满族会员的一半).其中获国家级大奖的21名,曾出国讲学、访问的20余名,有作品译成外文的30余名.内女作家10人,约占20%,说明满族历来对女子进行同等教育.

  • 标签: 《当代满族作家论》 编辑手记 中国 抗战文学 满族题材 作家
  • 简介:邻国日本,有一本创刊于1995年、以介绍中国儿童文学为主的杂志《虹的图书室》(虹の图书室),按期赠寄给我。我收到后都略略翻阅,其译介作品多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大家大作,有任大霖、曹文轩、金波、樊发稼、秦文君、张之路、常新港等等,也有我们辽宁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还为东北辽

  • 标签: 作家 三十年代 祖国 文学作品 东北 满族
  • 简介:周建新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满族作家。他立足满乡大地,用独特的视角、灵动的笔墨观照、书写生活,着力在勾勒满乡时代嬗变中开掘民族文化,着力在融汇中外小说优长中讲好中国故事,着力在进行文本叙事实验中创新小说语言,表现了不俗的创作诉求,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 标签: 满族作家 周建新 小说创作 民族特色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满族作家唐鲁孙,并针对鲁孙一书前的两篇序,对有关唐先生家史岐义之处做了详细的考证.

  • 标签: 曾祖 志锐 文孙
  • 简介:少数民族作家是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的重要实践者。他们凭借更富于民间性和异质性的"寻根",为"寻根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与原生活力。满族作家边玲玲参与了这一活化"寻根文学"的过程。她不仅对母族文化传统进行了多样化、深层次、洞烛幽微的发掘与探寻,而且还"替代性"地寻索了东北近缘民族的文化精神样态。边玲玲对"寻根文学"界域的理解既是本民族的,又是跨民族的。

  • 标签: 满族作家 边玲玲 寻根文学
  • 简介:满族作家胡冬林长期深入长白山林区,以一种“在场写作”的生态文学写作精神,创作出极富现场感和现实警示意义的生态散文和生态小说。这些生态写作集中关注自然和人的关系,既书写自然和人的和谐,又书写自然和人的矛盾。胡冬林的生态写作还书写东北文化和满族文化,对于东北地域的“尚野”文化、行帮文化,以及满族的民族意识、社会心理、萨满文化、说唱文学传统等均进行了生动的揭示。

  • 标签: 满族作家 胡冬林 生态写作
  • 简介:<正>一、我所见到的清代满族作家文言小说文献。我所见到的清代满族作家的文言小说,主要有以下几种:(1)《耳书》。作者佟世思(1651—1692),字俨若、葭芷,号退庵。盛京奉天府辽阳(今属辽宁省)人。先世满洲,后属汉军正兰旗。康熙间曾官广西贺县、思恩县知县,卒于任上,年仅四十二。他好读书,有文名。据称,“童时即秉颖异,落笔惊奇。长而才名噪于京师,有终军弱冠之誉”。(范承勋《与梅堂集序》)并广交满汉文士,年二十即得到大文学家王渔洋的赏识,成为忘年之交。有《与梅堂遗集》十二

  • 标签: 文言小说 清代满族 小说创作 萤窗异草 聊斋志异 评论家
  • 简介:抗战时期的李辉英始终带着一种强烈的家国、社会与民族担当进行写作,体现了一个满族作家可贵的中华情怀与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精神。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怀和精神,李辉英能够深刻演绎抗战主题,真实诉说民生疾苦、透彻诠释人生至理、深情回望东北家园。这些积极的文学担当,拓宽并延伸了抗战文学的社会历史内涵与地域民族文化空间。

  • 标签: 抗战时期 满族作家 李辉英 文学担当
  • 简介:<正>舒群是我国著名的满族现代作家,也是一位革命活动家。原名李书堂,曾用名李春阳、李旭东、李邨哲。笔名黑人、舒群。舒群祖居山东青州府首县一个农村,祖父于清末逃荒到沈阳,不久惨死。舒群父亲李福庭,带着全家常常颠沛流离于阿城、一面坡、哈尔滨之间。在阿城,舒群父母正式结了婚。一九一三年九月二十日,舒群诞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标签: 满族作家 祖国 作品 短篇小说集 文学创作 国际主义
  • 简介:20世纪50年代末期,辽西走廊的一个满族青年李惠文带着一身质朴的泥土气息大步闯入了文坛。他那一篇篇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的小说,犹如一帧帧绝妙的农村风情画,闪烁着特有的光彩。在40年的创作历程中,李惠文创作了《三人下棋》、《悲欢离合》等5部中短篇小说集和《莫测姻缘》、《乱世夫妻》、《鳏寡风流》等5部长篇小说,总计500万字的作品。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特别是在当代满族文学中,李惠文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 标签: 李惠文 小说创作 满族文学 作家 创作历程 中短篇小说
  • 简介:志锐是有清一代重要的竹枝词作家,其创作的《廓轩竹枝词》百首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史料价值而言,它作为研究清代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资料,补正史之不足;从文学角度来说,它是清代文人边疆竹枝词的代表,其诗性功能远超过一般文人竹枝词,展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凸显其人作品魅力。

  • 标签: 竹枝词 志锐 史料价值 文学价值
  • 简介:满族作家蔡友梅的京味小说不但采用了北京地道的方言,而且还融进了相声艺术因子,具有诙谐、幽默与讽刺的独特地域化特色。小说在叙述上采用对口相声手法,在具体叙述中隐含着一个逗哏和一个捧哏的功能角色。蔡友梅小说中的叙述人有两种声音,叙述人一边叙述一边议论和打趣,似乎是两种声音在对话和交流。他的小说虽然多关注时事,反映社会重大问题,但却一扫沉重压抑的气氛,使接受者在轻松和愉悦中有所思考。

  • 标签: 蔡友梅 京味小说 相声艺术 叙事技巧
  • 简介:满族作家李惠文在小说创作中,巧妙利用线索和"横向衍生"的结构技巧,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深化了小说主题,拓宽了作品容量;在人物塑造上运用精准的白描和鲜明的对比,使得人物形象立体而饱满。

  • 标签: 满族作家 李惠文 结构技巧 人物塑造
  • 简介:米兰·昆德拉说过,小说不是作者的忏悔,是当世界日益成为陷阱时对人类生活的探究。芦刚的小说是耐读的,原因在于芦刚小说中的苦难叙述,将生活的阴暗与人性的残忍作为其文本表现的主体,作家在小人物身上放射出对弱者温情的目光,也对荒诞和坚硬的现实以知识分子的深度批判的力量。

  • 标签: 满族作家 小说 述评 混沌 人类生活 苦难叙述
  • 简介:60年代锦州出现一位专写农村题材的满族作家李惠文,80年代又出现一位专写市井和改革题材的满族作家孙春平。1990年11月下旬,在锦州市举办了这两位满族作家作品研讨会。李惠文30多年来一直植根由辽西沃土,著有《三人下棋》、《啼笑皆非集》等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多部。他一心一意为农民服务,他的作品大多写的是农村生活。与会者说,李惠文长时间在农村文学土壤中默默耕耘,他对农民有认同感,把农民与自己摆平,丝毫没有文化优越感。他描写了满族原生的、朴实

  • 标签: 李惠文 满族作家 作品研讨会 农村题材 改革题材 文化优越感
  • 简介:著名满族作家李惠文,一生创作长、中短篇小说达500万字,在十七年和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当代满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有着浓重的、难以消解的民族情结,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自觉以满族作家姿态进行写作的作家之一.从满族特点出发,以开掘宏观的中华民族特色为旨归,他的小说创作典型地呈示了当代满族作家的独特风采.

  • 标签: 李惠文 民族情结 满族文学 浓重书写
  • 简介: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古老民族,也是在北京历史悠久、有谱系可查的世居民族之一。满族人在先秦时期称肃慎、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元、明时称女真。无论是叫肃慎也好,叫女真也好,

  • 标签: 满族 族称 中国 历史考证
  • 简介:满族作家在面对全球化语境、本土认同、民族身份的矛盾与冲突时,也深刻认识到了其女性书写的边缘处境。泰华女作家同样基于族别与性别的因素在面对泰国传统的佛教文化、中华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时,也依然有种无法言说的尴尬。满族作家赵玫和泰国华裔女作家梦莉在其“小女人”散文创作中,深刻认识到女性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族别与性别双重边缘的现实处境。

  • 标签: 多元文化 边缘书写 女性散文
  • 简介:满族作家李惠文的小说语言呈现出鲜明的乡土特色。他吸纳了大量地道的辽西民间语言,散发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辽西民俗的许多方面都通过他使用的民间熟语折射出来。由于受到民间文学艺术的滋养,李惠文努力追求语言的简洁精练,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场景描摹,都能做到生动传神。

  • 标签: 李惠文 小说语言 乡土特色
  • 简介:<正>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辽宁省岫岩搁族自治县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北京市)怀柔县喇叭沟门满族乡怀柔县七道河满族乡密云县擅营满族蒙古族乡宽城县东川满族乡宽城县东大地满族乡宽城县下河西满族乡宽城县桲罗台满族乡宽城县大字沟门满族乡宽城县苇子沟满族乡宽城县偏崖子满族乡平泉县黑山口满族乡平泉县平房满族

  • 标签: 满族 宽城县 自治县 辽宁省 怀柔县 喇叭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