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皮肤炎症肠病(IBD)最常累及的肠外器官之一,其特异性和反应皮损通常与IBD的发病机制相似。皮疹的出现往往与消化道疾病活动有关,预示着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包括早期使用生物制剂。本文阐述了常见的IBD皮肤表现及药物相关的皮疹及处理原则,希望能为消化科及皮肤科医生提供参考,共同强化对IBD相关皮肤病变的认识及优化治疗。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坏疽性脓皮病 结节性红斑 化脓性汗腺炎 银屑病 Sweet综合征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炎症肠病(IBD)的皮肤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IBD患儿的皮肤表现。结果纳入IBD患儿50例,其中27例克罗恩病,23例溃疡结肠炎(UC)。25例(50%)患儿有皮肤表现,特异性皮肤表现和相关皮肤表现各11例(各占22%)。特异性皮肤表现包括2例肛周皮肤克罗恩病、9例肛瘘和/或肛周脓肿;相关皮肤表现包括5例结节红斑、3例阿弗他口炎、1例银屑病、1例结节多动脉炎、1例过敏紫癜。与UC组相比,克罗恩病组更易出现特异性皮肤表现和相关皮肤表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7例克罗恩病患儿中,19例(70%)有1种或以上皮肤表现,其中2例先后出现4种不同皮肤表现。1例克罗恩病和1例UC患儿不同时期出现过3种不同皮肤表现。有皮肤表现的患儿粪便钙卫蛋白均升高,无皮肤表现患儿中12例(48%)粪便钙卫蛋白升高。5例患儿在生物制剂调整剂量(1例)或转换(4例)后皮损好转或消退。结论半数IBD患儿有皮肤表现,克罗恩病患儿更易出现特异性和相关皮肤表现。同一患儿不同时期可伴有不同皮肤表现。多学科团队协作有利于该病的整体控制。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结肠炎,溃疡性 Crohn病 儿童 皮肤表现 病理过程 钙卫蛋白
  • 简介:玫瑰糠疹、酒渣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等为临床上常见的炎症皮肤病,多年来作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屡获佳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药辨治 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炎症肠道疾病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2018年5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炎症肠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抽签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上CT诊断,对照组进行常规诊断,对比两组准确率、灵敏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两种诊断方式时间。结果:相较于单一的诊断方式,观察组的CT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IBD是免疫相关的肠道慢性炎症,患者常需要接受长期的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制剂以诱导和维持疾病缓解。IBD患者疾病过程中多个系统肿瘤的发病风险可能增高,临床上应关注IBD及其治疗过程中合并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的诊治。现就IBD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关系、IBD合并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可能机制、易感基因、临床特征和处理进行综述。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淋巴瘤,非霍奇金 疾病遗传易感性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 简介: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分子,参与皮肤各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miRNA表达谱的变化已被报道与部分炎症皮肤病相关,例如miR-203、miR-146a、miR-21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上调;miR-155、miR-146a在特应性皮炎皮损中表达上调;miR-21、miR-223、miR-142-3p、miR142-5p在过敏接触性皮炎皮损表达上调;而miR-146a、miR-155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表达下调;miR-223在皮肌炎皮损中表达下调等。本文综述miRNA与部分炎症皮肤病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

  • 标签: 微RNAs 炎症 皮肤疾病
  • 作者: 沈敏 青玉凤 史晓飞 樊萍 张文 李彩凤 赵岩 代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和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73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川北医学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洛阳4710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71006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 100045
  • 简介:摘要自身炎症疾病(AIDs)是一组因基因突变致其编码蛋白改变、固有免疫失调,最终导致机体出现全身或器官炎症反应的疾病。AIDs是一组罕见的风湿性疾病,为提高临床医生对AIDs的认识与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目前国内外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总结了几种主要AIDs的临床表现,并规范了AIDs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自身炎症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皮肤表面定植着众多微生物,宿主与共生微生物之间依赖免疫细胞和分子网络相互作用,建立并维持皮肤的健康稳态。发生皮肤疾病皮肤菌群发生改变,并可能参与多种炎症皮肤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痤疮等的发病。本文综述生理状态下及发生炎症皮肤病时皮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微生物群落 皮肤 免疫系统过程 炎症性皮肤病
  • 简介:在体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非侵入的影像学技术,可以获得细胞水平分辨率的水平扫描皮肤图像。在炎症皮肤病常用光镜下炎症模式基础上明确了四种主要反射共聚焦显微镜炎症模式,以这四种主要炎症模式的“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为主干可能进行模式诊断,基于这些模式诊断标准的明确将有可能通过深度学习的模型达到智能诊断的目的。

  • 标签: 炎症性皮肤病 共聚焦显微镜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鼻炎症疾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指导病人遵医嘱正确用药和采用治疗。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和积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改善面部皮肤状况。

  • 标签: 鼻前庭炎 护理 鼻疖 酒渣鼻
  • 简介:摘要炎症肠病(IBD)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肠道慢性炎性疾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治疗。然而IBD疾病及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可能会伴发或导致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升高。鉴于临床病例较为匮乏,目前IBD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特点尚不够明确。本文就IBD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IBD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作一概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淋巴瘤
  • 简介:摘要炎症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慢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外表现在IBD中较为常见,但临床医生对IBD相关的肌肉损害了解不足,当患者以肌肉损害为首发表现时容易被误诊漏诊。本文就IBD相关肌肉损害发生的机制及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认识及诊治水平。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发病机制 肌肉损害
  • 简介:芳香烃受体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具有诱导多种重要的外源性细胞色素P450酶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芳香烃受体不仅可介导化学物质的毒性反应,它还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皮肤组织细胞,例如角质形成细胞及皮脂腺细胞,该受体可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和分化、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的发生。近期有研究表明,芳香烃受体的活化对炎症皮肤病有益,例如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等。因此,芳香烃受体可能成为潜在的皮肤病治疗靶点。

  • 标签: 芳香烃受体 炎症性皮肤病 特应性皮炎 银屑病 白癜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炎症肠病(IBD)是一类累及肠道的慢性炎症疾病,自然病程中常伴随发生多种肠外疾病,神经系统为肠外受累器官之一。IBD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会干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且有些患者预后欠佳,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神经系统肠外表现、IBD与神经系统特殊共患病以及IBD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解读IBD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以及诊疗思路,期望临床医生对IBD合并肠外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神经系统疾病 肠外表现 共患病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KM突变小鼠皮肤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探讨该小鼠皮肤免疫学改变。方法通过外部特征、常规HE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染方法对3月龄、6月龄KM突变小鼠皮肤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进行检测并与KM野生小鼠皮肤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浸润进行比较。结果KM突变小鼠皮肤毛稀、皮屑、皮皱等;组织病理表皮细胞坏死,上皮角化过度或不全,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层水肿,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结缔组织炎细胞浸润等,皮肤CD3+、CD4+T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增多,同时炎症因子IL-6、IL-22、TNF-α、IFN-γ等增多;且这些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浸润3月龄较6月龄增多。结论KM自发突变小鼠皮肤组织出现自发的慢性炎症病变,与人类慢性炎症皮肤病变有相类似的病理改变和细胞分子改变,有望培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炎症皮肤病的动物模型。

  • 标签: KM小鼠 自发突变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炎症因子 动物模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