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消防队员在火灾扑救中,往往同时担负着急救被火烧伤人员的任务,而现场救护又是救治烧伤人员的起点。烧伤人员的安危和烧伤程度与现场救护是否得当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近十年的救护,总结出得当的救护要领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

  • 标签: 消防队员 烧伤者 现场救护 火灾扑救 烧伤程度 呼吸困难
  • 简介:<正>7月28日晚9时许,兰州市消防支队门前突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省委办公厅的甘A-00054号丰田轿车和另一辆相向而行的丰田轿车突然相撞。由于车速过快,导致车体严重变形,甘A-00054号车上2名同志身受重伤,对方司机当场休克,交通

  • 标签: 灭火战斗 桥车 刘向阳 周明
  • 简介:在大雪纷飞的午夜,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叫醒,是医院值班医生打过来的,说是有一名腹部刀刺伤的患者,叫我去看看。伤情就是命令。我立即起床,顶着大雪来到医院。患者腹部衣衫已经被血液浸透。我立即一边查看伤者生命体征,一边听着值班医生的汇报。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查看腹部体征,腹肌紧张,呈现腹膜炎症状!我一边给他临时包扎伤口,一边安排伤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维持生命体征,同时立即给予床旁彩超、腹部CT检查。

  • 标签: 伤者 腹部刀刺伤 抢救 生命体征 腹部CT检查 腹部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犬伤者狂犬疫苗接种情况。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部门接种狂犬疫苗的犬伤者共140例。回顾性分析犬伤者接种疫苗的咬伤部位及时间分布。结果0~14岁占29.3%,受伤部位以头部、躯干咬伤为主,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14~55岁占27.1%,受伤部位以下肢咬伤为主,占71.9%,其次是上肢,占51.0%,再者是躯干,占42.4%,最后是头部,占34.6%;>55岁占17.1%,受伤部位以上肢为主,占32.0%;8月接种率最高,占37.1%。结论犬伤者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这样才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效预防狂犬病。

  • 标签: 犬伤者 狂犬疫苗 接种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毒蛇咬伤者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研究。方法对100例毒蛇咬伤者心电图(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与100例正常体检者心电图(13组)对照。结果心律失常、P波改变、T波改变及窭性心动过速等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毒蛇咬伤者具有心律失常、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等特征,心电图改变往往是具有血循毒的毒蛇咬伤者

  • 标签: 毒蛇咬伤 蛇毒 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地震后儿童伤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5年9月—2016年9月时期)地震后儿童伤者共计33名,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我院开展心理护理干预,针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时期)收治另37名地震后儿童伤者为心理组。将两组儿童伤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可正常上学、生活儿童比例对照。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组地震后儿童伤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3个月随访后可正常上学、生活儿童伤者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地震后受伤儿童极易发生心理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使伤后儿童可正常生活、学习,值得临床早期推广。

  • 标签: 地震后 儿童伤者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创伤伴发心理适应障碍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及时、早期、有效地干预能够帮助伤者顺利地应对心理危机,恢复最佳身心状态.本文就国内外针对创伤急性期患者的心理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心理评估 创伤和损伤 量表
  • 简介: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局部损伤称电烧伤,临床表现有入口与出口,常呈椭圆形,一般限于导电体接触的部位,但实际破坏较深,可达肌肉,骨骼或内脏,以入口处更严重,外观局部黄褐或焦黄,严重者组织完全炭化、凝固,

  • 标签: 电烧伤 化学烧伤 局部损伤 临床表现 入口处 椭圆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犬咬伤者的急诊处理及预防性护理,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方法对我门诊2011年10月—2012年3月就诊的2792例犬咬伤者进行及时正确地伤口处理,免疫接种及预防性护理。结果2792例无一例发生狂犬病。结论正确处理伤口和全程规范免疫接种能有效的预防狂犬病,心理护理对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十分重要。

  • 标签: 犬咬伤 伤口处理 疫苗接种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治安伤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本调查采用SCL-90症状自抨量表封治安伤者施测。结果治安伤者的精神病性、焦虑、偏执、敌封因子呈极显着差异,人际关系呈显着差异。结论治安伤人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卫生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重视心理疏导在司法调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理卫生状况 SCL-90症状 心理卫生问题 精神病性 人际关系 干预措施
  • 简介:基于为临床心理护理实践拓展理论依据、探讨有效时策之目的,尝试将归因理论应用于意外创伤者康复中,旨在识别伤者在康复中的归因偏差、了解其归因倾向,进而运用强化矫正为其实施归因训练,助其疏导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提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 标签: 归因理论 创伤 康复
  • 简介:在一般的交通事故中常会造成外伤,其中常见的开放性损伤的主要表现是出血,伴着剧烈的疼痛,使人惊慌失措。此时最要紧的是紧急止血。发生交通事故外伤时往往在远离医院的地方,不可能立即得到医务人员的救助,如不及时正确采取止血措施,往往会危及伤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由自己或在现场的旁人立即进行止血。

  • 标签: 交通事故 止血 紧急 受伤 医务人员 生命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ICU监护与护理分别应用于颅脑损伤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至 2019年我院收治的 220例颅脑损伤重症患者 ,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 ICU监护。结果 :研究组静脉搭建通道 (5.14±4.16)h等,相较于对照组的护理行为用时短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颅脑损伤重症患者行 ICU监护症状控制情况良好。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ICU监护 护理 效果
  • 简介:英国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网络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一综合》(PLoSONE)上发表报告说,他们针对氯甲环酸的有效性,分别在坦桑尼亚、印度和英国三国进行了跨国联合调查。结果显示,在车祸等事故中受伤而大量出血的患者,及早使用止血药氨甲环酸,可有效挽救生命。

  • 标签: 氨甲环酸 挽救生命 止血药 伤者 网络学术期刊 研究人员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