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甲状腺肿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头颈部肿瘤,这种疾病具有发病率较高、预后差等特征,发病对象大多为女性。随吞咽反射,质地坚硬的肿瘤产生上下活动。甲状腺肿瘤临床表现为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到了后期伴随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甲状腺肿瘤发病的原因还不明确,和遗传、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紧密相关。然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高频手术手术治疗手段符合微创、美观的治疗特征,在甲状腺肿瘤临床治疗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普外科 手术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综合征预防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 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5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情况 ,总结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00%、术中不适率为 4.0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60.00%、术中不适率为 48.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 ,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优质护理 甲 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 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在全麻下切除甲状旁腺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手足麻木2例;声音嘶哑1例;术后出现高钙血症、甲状旁腺癌肺转移一例。结论加强甲状旁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早日康复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旁腺肿瘤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涎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涎肿瘤患者,良性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恶性患者在切除肿瘤后配合放化疗治疗,在术后3年时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组进行手术的40例患者,良性34例,恶性6例,在恶性肿瘤发病率发病部位由高到低腮腺、腭部、颌下腺、舌下、其他部位,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2年内复发,其余患者在随访3年中无复发情况,经过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未发生眼睛闭合障碍和口角歪斜等相关术后并发症情况。结论根据患者的涎肿瘤情况对患者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法,并将肿瘤及其周边不良组织进行切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涎腺肿瘤 外科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腺外科手术是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疼痛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状态,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制定有效的疼痛管理与护理策略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状腺乳腺 外科手术后 疼痛管理 护理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膀胱肿瘤合并前列增生同期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膀胱肿瘤合并前列增生患者共56例,其中31例同期行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术(TURBt)与前列电切术(TURP),25例分期行TURBt与TURP。比较组间肿瘤的复发时间、复发率、复发位置、复发数量以及前列窝处肿瘤种植率,综合评价临床同时切除前列及膀胱肿瘤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月,平均18月。甲组10例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9.6月,全部为异位复发,其中7例为单发肿瘤,3例为多发肿瘤,复发率为32.2%;乙组9例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8.5月,全部为异位复发,其中6例单发肿瘤,3例为多发肿瘤,复发率为36%,甲、乙两组间随访时间、复发时间、复发率及前列部尿道种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合并前列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增加前列窝种植的风险,对膀胱癌术后复发无影响。

  • 标签: 膀胱肿瘤 前列腺增生 同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应用在肝尾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尾肿瘤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案随机设置成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和分析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优势,(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肝尾状叶肿瘤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肝尾叶解剖学上分Spiegel部、下腔静脉旁部及尾突三部分,位于肝脏背侧,紧邻下腔静脉、三支肝静脉及门静脉左右支。尾叶定位依赖于解剖标志定位及染色定位,特别是反染技术。尾手术左侧径路适合于Spiegel部切除,右侧径路适合下腔静脉旁部及尾突切除,背侧径路、前侧径路结合其他径路可以达到完整切除尾叶目的。本文介绍了多径路联合全尾肿瘤切除、部分尾叶切除及腹腔镜尾叶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解剖学 定位 手术径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前列增生症并膀胱肿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前列增生合并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予以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前列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前列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疗效颇佳,安全可靠,能显著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肿瘤 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膀胱肿瘤合并前列增生同期手术治疗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之间,在我院选取60例膀胱肿瘤合并前列增生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纯早期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早期膀胱肿瘤电切术+前列电切术治疗,分析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16.4±3.6)个月,复发率为7.1%;对照组患平均复发时间为(17.6±3.8)个月,复发率为7.4%。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膀胱肿瘤合并前列增生患者采用早期膀胱肿瘤电切术+前列电切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 同期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膀胱肿瘤合并前列增生治疗中,行同期手术治疗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9.1-2021.5本院收治膀胱肿瘤合并前列增生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给予同期膀胱与前列电切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疗效、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有显著变化,实验组平均出血量较少、平均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复发率较低,治疗显效与有效之总占比较高(P

  • 标签: 膀胱肿瘤 前列腺增生 同期手术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尾叶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尾肿瘤切除术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预见性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8.0%,并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均为临床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加强对行肝尾肿瘤手术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肝尾状叶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前列泡沫腺癌,是一种罕见的前列腺癌,Nelson等1996年首次报道。根据作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不超过50例。此瘤以其具有黄色瘤样胞浆为特征,癌细胞胞浆内含有大量类脂质堆积而成透明或泡沫,肉眼可见肿瘤呈亮黄色、质软,故又称黄色癌。肿痛属于前列高分化腺癌,良恶性不易区别。我们遇1例,并进行了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标签: 前列腺泡沫状腺癌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唾液肿瘤种类繁多,规范化的唾液肿瘤病理诊断报告是患者治疗策略选择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病理及相关专业专家,制定了唾液肿瘤病理标本固定、取材及报告内容等的规范。本规范反映了2017版WHO唾液肿瘤分类中的一些变化,包含了与肿瘤诊断、治疗相关的较为特异性的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指标等。该规范的制定旨在提高我国唾液肿瘤病理报告质量、优化患者临床治疗实践及预后评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