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环境美德伦理是近年来在环境伦理理论研究与理论建构过程中逐渐兴起的一个新的理论形态和研究热点,它在摆脱或规避传统环境伦理理论局限和困境的同时,同样面临着来自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向质疑和批评.概括起来,这些质疑和批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环境美德环境保护的实践层面缺乏具体而明确的指导性;其二,环境美德在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效力上的局限性;其三,环境美德伦理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倾向.环境美德伦理的存在与发展必然要求对这些质疑和批评予以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积极充分的回应.首先,环境美德伦理的理论重心和使命在于为环境保护提供伦理依据和道德理由,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为环境保护提供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指导已经超出其能力范围.其次,环境美德伦理对于人类环境美德的关注和重视是从根本上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对于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积极的实践意义.最后,环境美德伦理从根本上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它是将环境保护纳入人类对自身德性的至善追求之中,而并非将其视为某种利益的实现途径.而且“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划分方式本身就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单向度思维方式的产物,是应当被摒弃的.环境美德伦理突破了这种非此即彼的“中心主义”理论立场,是实现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统一的理论表达和尝试,它与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无关.

  • 标签: 环境美德伦理学 美德 道德理由 人类中心主义
  • 简介:谈到当代德性伦理,麦金太尔思想是不可回避的。他论证了规范伦理、情感主义伦理在道德问题上的失败,对当代西方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正是因为这些失败,才引发了当代社会道德危机。他主张以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体系为基础,从实践、个人的整体性、传统三个方面向传统美德回归。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外在利益的诱惑总是超过了美德的诱惑。关于外在利益与内在利益的如何统一问题;个体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问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引起的冲突中,如何克服非理性因素,实现共同的人类之善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扩展和探讨。

  • 标签: 麦金太尔 美德伦理学 情感主义 内在利益 非理性计算
  • 简介:虽然近些年有关美德伦理的研究已经逐渐为国内伦理界所关注,但从总体来看,国内美德伦理的当代研究仍处在复苏初期。考虑到美德伦理曾经长期是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理论形态和学理进路,在现、当代中国伦理语境中重释、乃至重构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德伦理理论,似乎更有理由要求更多更高的理论关注和学术探究。因此,本文主要对美德伦理研究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究,主要涉及关于美德伦理的身份再确认;关于美德伦理的基本方法论问题;关于美德伦理与“现代性”问题;关于美德伦理所面临的几种指控。

  • 标签: 美德伦理学 现代身份 基本方法论 “现代身份”确认 指控
  • 简介:医学伦理与生命伦理的关系,把传统的医学伦理包括在生命伦理中,不管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之间是谁包括谁

  • 标签: 伦理学关系 伦理学生命 医学伦理学
  • 简介:【摘要】托马斯・希尔是环境美德伦理领域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主要的环境美德理论思想是“恰当的谦逊”理论。“恰当的谦逊”是衡量事物重要性的一种态度,它要求人们承认“没有知觉的自然”的重要性,正确地理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托马斯・希尔希望人们克服自负和无知,以拥有“恰当的谦逊”。但是,他在论证自己的理论时却呈现出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并且存在阐述不充分的缺陷,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批评。尽管如此,他的理论对环境保护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伦理学思想 思想解析 环境美德
  • 简介:西方环境伦理针对传统伦理思想,提出了自然价值与权利概念,主张把道德视角延伸到人类以外的自然界,赋予自然以价值与权利.事实上,这就蕴涵了一种环境平等思想;人与自然都是价值主体,享有平等的道德权利,因此自然万物以及人与自然都是平等的,这种思想引起了思想界的普遍关注,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平等观 自然价值 权利 环境平等思想
  • 简介:  (一)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生态文明作为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和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  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标签: 伦理学视野 文明环境 环境伦理学
  • 简介:在以人类相互的社会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人的活动引起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伦理不是在人类相互的社会关系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伦理,而是人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的伦理.环境伦理,就是针对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伦理方面给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以根据的理论,其核心理论一直存在着两大对立的派系,即'人类中心主义'环境理论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理论观.可持续发展当是两种对立的环境伦理观走向融合的理论归宿.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休谟在西方伦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休谟的自然之德虽然体现出他依然流连于古典德性伦理传统,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是"与"应该"的区分瓦解了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伦理的合理性,对德性的泛化和对德性整体性的消解,也显示出他对亚氏伦理的背离,所以休谟伦理不同于古典德性伦理。同时,休谟对规则和功利的探究又启发了其后道义论和功利论伦理,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可以说,休谟伦理属于古典德性伦理向近代规范伦理的转型的中间环节。

  • 标签: 休谟 德性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 简介:摘要: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倡导文化和团队合作、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个创新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有效应用,使得工程师职业美德的培养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美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了解工程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促进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伦理素质的提高。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要求,使得工程师职业美德的培养和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和推动。

  • 标签: 工程伦理学 职业美德 教学方法
  • 简介:为促进伦理的原理研究,湖北省伦理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于2017年11月25日在武汉举办了"以《人本伦理》为线索的理论伦理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医学院、南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东大学、延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 标签: 理论伦理学 人本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综述
  • 简介:<正>当你走进商店,步入菜场,漫游在超级市场的时候,可曾想到这五光十色的商业活动,顾客和商业人员的种种关系是由什么来加以协调的?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以什么来协调日益发展的商业活动?在这里,商业道德将起重要的作用,而研究商业道德则是商业伦理的任务。

  • 标签: 新成果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迫切需要 迅猛发展 商业伦理学 商业道德
  • 简介:康德从纯粹实践理性出发建构的伦理存在着缺乏道德动机、德福矛盾等问题,其理论也因此而缺乏现实性。立足于神经伦理这一视角,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可以对康德伦理进行“科学地”解读。

  • 标签: 康德 神经伦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 简介:公平是伦理中的一项重要原则.环境伦理突破传统伦理的界限,赋予了公平更为丰富的内涵.在环境伦理中,公平包括人与自然层面上的人地公平以及人与人层面上的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其中代内公平又可分为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人地公平的人类基本行为准则是尊重自然原则和责任原则,代际公平的人类基本行为准则是责任原则和合理储存原则,代内公平的人类基本行为准则是权利平等原则、公正补偿原则和合作互助原则.

  • 标签: 环境伦理 人地公平 代际公平 国际公平 国内公平
  • 简介:本文回顾了环境伦理中权利概念的两个起源,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环境伦理家们对此概念的争议,说明非人类自然拥有权利的观点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伦理家们所提出的五种对自然权利概念的替代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 标签: 权利 内在价值 动物福利伦理学 非人类自然 替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革命的世纪,革命在这段历史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身影,理解这段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下的自己。论文在文学文本中探寻革命的踪迹,力图捕捉岀那些“史”作无法传达无法描述的细微的、隐秘的信息。

  • 标签: 革命 伦理 行为艺术
  • 简介:为了构建动物伦理,笔者考察并概括了西方动物伦理研究的本质和关键问题,认为:动物伦理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动物的价值和权利的新的伦理说。它的产生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伦理基础和现实迫切性。

  • 标签: 动物伦理学 动物权利 动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