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通过三相胞元方法求解出的复合材料有效刚度基础上,将三相胞元置于有效介质氛围中,且有效介质与复合材料具有相同弹性常数;根据有效自洽理论对受单轴拉应力作用的复合材料进行局部应力场分析,理论结果表明:只有考虑存在界面时,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局部应力场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其应力值还与界面含量有关;基体承载的应力要小于外载应力,颗粒内纵向应力要大于外载荷,对基体材料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 标签: 四相模型 有效自洽方法 应力场 尺度效应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利用新型超疏水材料防水的性质,根据输出的不同情况下接触应力和冰面极限破坏应变之间的关系,得出道路细观结构对于覆冰现象的影响。采用ABAQUS模拟分析冰层与路面接触面之间的细观构造模型。通过试验和模拟得出新型超疏水自融冰乳化沥青涂料对冰能起到抑制作用,并评价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 标签: 细观结构 ABAQUS模拟分析 超疏水涂料 乳化沥青
  • 简介:利用多通道结构健康监测扫查系统,监测了T700/BA9916复合材料共固化T加筋在拉载荷作用下界面的起始、扩展到破坏的全过程。设计了不同突缘长度、厚度和不同面板厚度的几种刚度搭配的T加筋。结合实验观测,提取了与界面相关的信号能量和峰值等特征信号,探索并建立了能量损伤指数(EDI)和峰值损伤指数(ADI)等判据,提出了监测复合材料损伤需要重点突破的压电传感技术。

  • 标签: 共固化T型加筋 界面脱粘 压电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对金属界面的研究与优化进行了探讨。首先,讨论了影响界面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类型、表面处理、粘接剂选择和制备工艺等。然后,在界面优化方法方面,本文提出了界面的设计与制备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分析和测试,确定最佳的界面设计方案,包括材料选择、表面处理、粘接剂选择和制备工艺等,这些因素对于接质量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 标签: 金属 粘接界面 优化方案
  • 简介:摘要: 铝塑膜外层尼龙和铝箔接使用的是聚氨酯胶黏剂,聚氨酯胶黏剂具有粘结力强、初力大、适用范围广和突出的耐低温性能等优点,但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水解容易导致铝塑膜外层尼龙和铝箔粘结力下降,因此需要通过提高铝塑膜外层界面接性能来提升铝塑膜外层耐湿热性能。本文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在现有最优主固比的基础上,通过调控涂布胶液温度和环境湿度来改善聚氨酯胶黏剂交联程度;另一方面是改变铝箔钝化层配方,提升铝箔钝化层和聚氨酯胶黏剂的接性能。 

  • 标签: 铝塑膜 粘接性 提升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日新月异,人们不再为出行而担忧,火车、高铁等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当今时代下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趋势甚猛,却难发现在当前大好趋势下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铁路的安全质量问题,铁路客车在运输过程中常发生贴面胶合板开裂、鼓泡等问题,引起客车运输领域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铁路客车旅客界面材料接缺陷的分析,剖析与接相关的关键因素。结合实际产品应用,降低直至消除旅客界面材料接缺陷。  

  • 标签: 贴面板 开裂 提升
  • 简介:蜂窝夹层结构基板经热真空试验后,其正面局部出现了鼓泡现象,形式有2种,一种为聚酰亚胺膜与网格面板,另一种为网格面板与加强板。通过对聚酰亚胺膜与网格面板界面的宏微观观察,确定两者在接良好,为外力导致的;通过对网格面板与加强板界面的宏微观观察,及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DSC测试、挥发分测试,确定网格面板与加强板在前未形成良好的接,该不良接可能与设计、工艺控制有关,与胶膜质量无关。

  • 标签: 蜂窝夹层结构 基板 网格面板 胶膜 脱粘
  • 简介:摘要:建筑装饰饰面砖坠落,会导致安全事故,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基于此,该文章提出采用振动测试法间接地判定了饰面砖的脱落概率,从而实现预判。并以某住宅装修项目为例,根据模型分析,归纳了不同率条件下,准确检测饰面砖脱落风险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

  • 标签: 建筑工程 饰面贴砖 失效检测 风险评估
  • 简介:采用鼓包法研究聚丙烯薄膜/不锈钢基底的接性能。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法,对自由窗口的聚丙烯薄膜受油压发生变形的全场形貌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方形窗口薄膜的剥离最先从四边的中心开始,然后扩展到薄膜的4个尖角,变形形貌从方形最后变成圆形。聚丙烯薄膜/不锈钢基底的界面接能为(22.60~1.55)J/m2,这个结果和圆形薄膜窗口测量的结果吻合得较好。

  • 标签: 鼓包法 聚合物薄膜 界面粘接性能 脱粘 全场变形
  • 简介:摘要剪切疲劳性能是膜层与金属之间接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胶粘剂与金属界面的性能测试问题,开发了专用测试装置。基于此装置,根据GB7124标准,进行试件界面的疲劳试验。测试过程中,该装置运行平稳,达到了设计可靠性的要求。并且此机器结构简单,操作和维护方便,能够有效地进行胶粘剂与金属界面疲劳标准测试与评估。

  • 标签: 胶粘剂 金属 粘接界面 疲劳 测试装置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龋拟生态再矿化的定量评估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矿/再矿化液的pH循环法建立人工龋模型,使用全酸蚀粘接剂SingleBondPlus(SB组)、One-Step(OS组)和自酸蚀粘接剂AdperPromptL-Pop(LP组)进行树脂接,在含聚丙烯酸(PAA)和聚乙烯膦酸(PVPA)的模拟体液/硅酸盐水门汀系统中诱导矿化,采用显微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microCT)定量评估再矿化效果.结果矿化诱导4个月后SB组、OS组和LP组样本病损深度均有降低,由矿化前的300滋m分别减少至47、53和87滋m,矿化率分别为73.76%、81.39%和74.54%.结论microCT是定量评估人工龋树脂牙本质界面矿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含PAA和PVPA的模拟体液/硅酸盐水门汀系统可诱导树脂渗透矿牙本质再矿化(P<0.05),且不同的粘接剂对人工龋拟生态再矿化效率无显著性影响.

  • 标签: 人工龋 拟生态 再矿化 显微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 简介:导弹扩散段外表面壳体与整流罩之间用于密封的硅橡胶出现失效。分别通过接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分析对发生故障的界面进行宏观和微观检查,并分析了故障产生原因。结果表明:硅橡胶在不锈钢基材上发生失效是由于对接基材的处理不当所致。通过工艺改进,选用了合适的表面处理剂,改善了不锈钢的界面状态,提高了硅橡胶在其表面的接强度,有效地解决了失效。

  • 标签: 硅橡胶 粘接强度 表面处理剂 密封
  • 简介:为了研究粘结层界面层破坏对钢桥面铺装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桥面铺装结构模型,施加温度荷载(基准温度35℃,铺装面层65℃,钢板底面45℃),分析粘结层不同层面积及不同层形式下铺装结构温度应力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粘结层界面层对铺装结构的温度应力影响显著,在贯穿层情况下,铺装结构的温度应力随层面积的增大而增大,50%面积层时的层间应力是完整粘结时的2倍多;粘结层不同层形式对铺装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不同,其中中间层对铺装结构的温度应力几乎没有影响,贯穿层、间隔层和旁边层由于破坏了层间粘结的整体性,对铺装结构温度应力影响较大。

  • 标签: 钢桥 桥面铺装 粘结层 界面脱层 环境温度 温度应力
  • 简介:到家来吧!常进堂屋之前,转身对追到大门口的孩子们说,要不,就在俺家吃饭?常家庄北头,常起了五间锁皮平房,靠旋粉皮发家以后。全水泥的,常家庄独一份。原宅基地三间瓦房,翻盖时拉长加宽,对面靠南墙再起两间小平房,当生产车间。院子只剩下一溜溜小胡同,晾粉子,晒粉皮,没了地处,只得转移到庄南头的老房子里。

  • 标签: 生产车间 宅基地 房子
  • 简介:摘要剪切疲劳性能是膜层与金属之间接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胶粘剂与金属界面的性能测试问题,开发了专用测试装置。基于此装置,根据GB7124标准,进行试件界面的疲劳试验。测试过程中,该装置运行平稳,达到了设计可靠性的要求。并且此机器结构简单,操作和维护方便,能够有效地进行胶粘剂与金属界面疲劳标准测试与评估。

  • 标签: 胶粘剂 金属 粘接界面 疲劳 测试装置
  • 作者: 左群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2-26
  • 机构: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 简介:摘要:固体火箭发动机凭借其强度高、安全性好、储存运输方便等优点在航天飞行器和导弹类武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由外至内依次由壳体、绝热层、衬层、固体推进剂四部分接浇注而成。因此,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界面接质量检测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固体火箭发动机 界面脱粘 局部共振谱
  • 简介:摘要针对建筑外墙饰面贴砖突发性脱落并导致城市灾难事故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振动测试方法获得饰面贴砖的固有频率来识别其失效,并预测其脱落风险。基于ANSYS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比率后饰面贴砖的固有频率值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比率的增大,饰面贴砖的固有频率不断下降,当比例达到20%时,其固有频率值下降约45%,当比例达到50%时,其固有频率值下降约76%。给出了基于固有频率变化的建筑外墙饰面贴砖失效检测原理、方法及评价标准。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饰面贴砖 固有频率 失效检测 脱落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在预防小儿留置针管时采用自我缠绷带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儿科科室于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1月接受的需要对之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 60例。用电脑随机对这 60例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分组: 30例的对照组、 30例的研究组。应用 3M 透明敷贴加自我粘性弹力绷带的开窗式方法来对研究组患儿的留置针进行固定;采用 3M 透明敷贴加 3M 纸质胶带的常规方法来对对照组的患儿的留置针进行固定。记录两组患儿的留置针在患儿的穿刺部位保留的时长、管例数以及置管 72h后穿刺部位的反应如何并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保留时长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的留置针保留时间要长得多( 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的管例数以及穿刺部位发生炎症等反应比对照组的要少得多( P<0.05)。结论:在对需要静脉输液且需要留置针管的患儿进行治疗以及护理时,采用自我粘性弹力绷带的开窗式方法来加强固定留置针,能够更好地延长留置针的停留时长、减少穿刺部位的异常反应,更加有效地减轻或避免给患儿带来重复穿刺的多余痛苦,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自我粘缠弹力绷带 透明敷贴 小儿留置针 脱管 临床疗效
  • 简介:损伤是复合材料结构中最为常见的损伤之一,由于其目视不可检,因此对飞行器的结构安全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基于声一超声原理的兰姆(Lamb)波损伤监测方法是利用压电传感器的压电效应,以粘贴在结构中表面的压电传感/驱动阵列作为激励器在板类结构中激发一定形式的兰姆波,通过采集和分析结构的响应来监测结构状态和损伤情况。该技术方法把离线、静态、被动的检测转变为在线、动态、实时的健康监测,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之一,尤其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T型加筋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将时间反转理论应用于基于兰姆波的损伤监测技术中,提高了信号在板结构中有效成分的能量,从而解决其低信噪比的问题。同时,还利用时间反转对波源的自适应聚焦能力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通过信号中有效成分的能量聚焦来对T型加筋复合材料板中的损伤及其扩展情况进行图形显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针对复合材料的损伤及其扩展情况进行监测,这对飞行器结构在线健康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兰姆波 时间反转 损伤成像 复合材料 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