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HC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是高流行地区.其所具有较高的慢性化程度使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报道了很多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讨论HCV包膜蛋白的结构、免疫状况及疫苗研究实验模型的相关研究。

  • 标签: HCV包膜蛋白 基因结构 免疫 疫苗 实验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造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嵌合株JEV/ZIKV包膜蛋白D393E突变的病毒感染性克隆并进行突变株的拯救,探讨D393E突变对病毒小鼠脑内神经毒力的影响情况。方法利用分子克隆和重叠延伸PCR技术构造含D393E突变的嵌合病毒质粒,并用线性化处理后的质粒片段进行转录,取得病毒RNA,电转染入细胞,获得突变株。用突变病毒、源病毒分别感染细胞和小鼠,对比两种病毒的复制效率、蚀斑特点以及脑内神经毒力差异。结果酶切结果证实:突变株JEV/ZIKV (D393E)感染性克隆成功地构建。病毒蚀斑实验:JEV/ZIKV (D393E)的蚀斑直径为0.7±0.2 mm,JEV/ZIKV蚀斑直径为1.3±0.2 mm。病毒小鼠脑内毒力检测:JEV/ZIKV (D393E)的LD50为31.51PFU,JEV/ZIKV的LD50为2.21PFU。结论ZIKV D393E突变使嵌合病毒对小鼠的脑内神经毒力减弱。

  • 标签: 寨卡病毒 嵌合病毒 神经毒力
  • 简介:摘要人巨细胞病毒(HCMV)包膜糖蛋白是病毒进入细胞及在细胞间传播的关键蛋白。近几年来,人们对糖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及HCMV对感染细胞类型、组织的趋向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HCMV糖蛋白复合物主要有糖蛋白B(gB)三聚体、gM/gN二聚体、gH/gL/GO三聚体复合物、gH/gL/UL128/UL130/UL131五聚体复合物,最近又发现了一种新的gH/UL116二聚体。部分糖蛋白基因的多态性与疾病分布、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不同病毒包膜糖蛋白复合物的分布不同。本文将回顾相关研究进展及进一步了解HCMV入胞机制和细胞嗜性的调节。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 入胞机制 三聚体复合物 五聚体复合物
  • 简介:YBS-5050型圆捆包膜机.是由天津尤耐特机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青贮微贮包膜专用设备,可将捆扎机捆扎好的鲜秸秆类和鲜草类圆草捆进行自动包膜。这种青贮方式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灵活,也是效果最好的青贮微贮方法;裹包青贮最大的敌人是在饲喂前破包.破包将会影响牧草质量,致使霉变腐烂。因此,一旦发现破包要马上用粘贴纸封住破口(连封三层)。

  • 标签: 50型 包膜 青贮方式 微贮方法 专用设备 机械技术
  • 简介:摘要肾包膜下积脓(RS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机制不明,CT为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本文报道2例RSA患者,1例及时予清创引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例拒绝行清创引流,病情加重而死亡。该病发病急,进展快,充分的清创、引流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包膜下积脓 泌尿系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包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无明显诱因出现患侧腰部胀痛不适,无外伤或医源性损伤病史。经B超及增强CT显像检查明确诊断为肾包膜下积液。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下肾包膜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出现,平均随访12月(6~18月),无1例肾包膜下积液复发。结论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后腹腔镜下肾包膜切除术疗效确切,长期随访未见复发。

  • 标签: 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 后腹腔镜 肾包膜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脏Laennec包膜最早于1802年由法国医师Laennec发现并报道,但在此后200余年未得到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肝脏外科的快速发展,以及精准肝切除理念的不断深入,肝脏的精细解剖结构——Laennec包膜重新回到外科医师的视野中。最近有学者在组织学上证实了肝脏Laennec包膜的存在,发现其覆盖在整个肝脏表面,同时沿着肝脏的流入道和流出道衬于Glisson鞘和肝静脉周围肝实质的表面。因此,基于Laennec包膜的肝切除手术入路,有望将目前的Glisson鞘入路和肝静脉入路统一,为建立规范和标准化的肝脏手术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肝脏 解剖学 Laennec包膜 肝切除入路
  • 简介:存储混合型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控制释放体系,但由于其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建立合理实用的动力学模型.以混合药膜包膜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释放动力学的简化模型并获得了解析解.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描述药物装填量大于饱和溶解度的药物释放动力学行为(相对偏差小于3%).根据该模型还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限定条件(DmDf和DmDf)下药物的释放特征:当DmDf时,释放速率变为常数,达到零级释放,其释放速率与药膜无关,这为零级释放缓释体系如何控制释放速率和药物释放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当DmDf时,药物的释放速率与药膜中的释放系数、溶解度和药物的装填量有关,与包膜过程无关,其释放过程类似于混合药膜缓释体系.

  • 标签: 控制释放 扩散 巯嘌呤 混合药膜 包膜
  • 简介:通过控释肥养分释放试验和小区试验,研究了控释肥对植烟土壤供钾特性及其对烤烟烟叶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符合烤烟生长对养分的需求特性,施用控释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及烟叶的钾含量,其中尤以包硫硫酸钾(SRPF)处理最显著,在3个施肥水平下,控释肥处理与普通施肥处理成熟期烟叶钾含量变幅分别为1.88%、1.62%、1.68%,控释肥处理对上部烘烤烟叶钾含量的最高增幅分别为1.01%、1.07%和1.15%,对中部烘烤烟叶钾含量的最高增幅分别为0.8%、0.85%和1.02%;施用控释肥可显著提高烤后烟叶的钾含量,可以节约1/3~2/3的肥料。

  • 标签: 控释肥 养分释放 烟叶钾含量
  • 简介:目的脑脓肿的形成原因较多,当脑脓肿在脑皮质内还没形成包膜时,应及早确诊,应用足量的抗生素,否则,一旦脑脓种包膜形成,应用抗生素疗效不佳,需开颅手术或钻孔冲洗引流手术.方法行头部CT普通扫描和增强薄层扫描(首诊),确诊后,使用抗生素要及时、剂量要充足,持续时间要足够长.结果笔者所在医院收治30例脑脓肿患者(尚未局限、包膜形成前),诊断及时、明确,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全部治愈,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确诊的脑脓肿,其头部增强扫描环状强化环直径≤1.5cm的单发脑脓肿,可以用药内科保守治疗,避免了炎症及脓肿的扩大,免除神经外科手术及术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多项负担.

  • 标签: 脑脓肿 环状强化环 包膜形成期 抗生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组织学证实了Laennec包膜的存在,发现Laennec包膜间隙可以作为解剖性肝切除中手术分离的解剖入路。随着外科医师对肝脏手术认识的加深,Laennec包膜在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地位必将日益凸显,认识、重视、利用Laennec包膜,有助于解剖性肝切除手术规范化,推动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向更加精准、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本文对Laennec包膜作一系统介绍,并结合笔者在肝脏手术中相关的经验,总结Laennec包膜在入肝血流阻断和肝实质离断这两个解剖性肝切除的关键技术中的应用,发现通过Laennec包膜与肝蒂及肝静脉之间的潜在间隙作为手术分离入路可以避免肝实质的破坏,减少出血,简化手术步骤,缩短肝门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

  • 标签: 肝切除术 解剖 治疗应用 Laennec包膜 解剖性肝切除
  • 简介:摘要 :随着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工作的推进 , 大量农作物秸秆堆积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开展水稻秸秆揉丝包膜青贮饲料化研究 , 既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 , 又可增加饲料来源。

  • 标签: 水稻秸秆揉丝包膜 青贮饲料化技术应用
  • 简介:肾活检是肾脏病诊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有利于明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对诊断各类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所提供的组织病理学资料是其他任何方法不能获得的。随着实验病理学、免疫学技术和介入性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肾活检成为确定肾实质病变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必需手段,尽管定位方法及穿刺针具不断改进,

  • 标签: 肾活检术 肾包膜下出血 介入性超声技术 改良 组织病理学 实验病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特征与安全手术边界,为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择5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连续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肿瘤包膜情况,对肿瘤包膜内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的深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包膜特征与其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肿瘤包膜内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包膜侵袭的最大及平均距离分别为0.846mm、(0.399±0.1501mm,1.692mm、(0.737±0.3651mm.2.369mm、(1.448±0.635)mm;肿瘤包膜不完整、包膜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与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吟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外5mm以上范围为手术安全切除边界.可达到根治效果.

  • 标签: 腮腺 多形性腺瘤 腺体部分切除术 包膜特征 安全手术边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包膜外剥除法切除成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包膜外剥除术治疗成人肝血管瘤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肝血管瘤均为海绵状血管瘤,且均有包膜,27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无死亡及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低于其他术式。结论成人肝血管瘤包膜外剥除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且创伤小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肝血管瘤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 简介:玉米秸秆揉丝包膜机械化技术是一项新的青贮技术形式。对秸秆揉丝包膜青贮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成效等进行了介绍,该技术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秸秆 揉丝包膜 青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