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阅读疗法治疗疑病症。方法推荐阅读与其疑病相关文献,使其缓解内心痛苦;推荐阅读性病和艾滋病相关文献,排除其有这性病的可能;通过科学检测,消除其认为自己患性病和艾滋病的疑病观念;指导阅读《生命的重建》一书,帮助其克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障碍。结果经过三个月的心理疏导和阅读治疗,患者疑病观念基本消除,精神状态良好,心理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一年后跟踪回访,其精神面貌大幅度改观,人生状态非常积极。结论阅读疗法是辅助治疗疑病症的好方法。

  • 标签: 疑病症 性病 艾滋病 阅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数据在不同病症的临床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30例成人失神癫痫患者为研究组和30例感染性脑炎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脑电图的检查,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脑电图结果比较,研究组癫痫样放电率为66.6%,非特异性异常率为16.7%,总异常率为83.3%;对照组感染性脑炎患者放电率为55.7%,非特异性异常率为13.3%,总异常率为69.0%;研究组癫痫样放电率、总异常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感染性脑炎放电率、总异常率,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不同的病症采取脑电图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能够准确诊断患者的脑电异常放电情况,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成人失神癫痫 脑电图 感染性脑炎
  • 简介:摘要失眠一症中医学称之为不寐,认为其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交,治疗失眠中医相较于西医有着明显的自身优势,不但证治分类详细,辨证论治,治疗多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而且治疗手段多样,往往针药并用收效显著。笔者分享两则临证中分别运用中药和针灸的失眠病案,以及在临床治疗失眠病人的同时注重对其心理疏导和睡眠习惯的干预的心得。

  • 标签: 失眠 验案 针药并治
  • 简介:摘要精神症状,或称精神障碍,ICD-IO中特别指出“障碍”,避免使用疾病和“病患”,但障碍是一个不精确的术语,可以包括先天或后天获得的心理障碍。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病症状表现与临床诊断。

  • 标签: 精神症状 诊断
  • 简介:近些年,我国农药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农药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渠道管理就成为一众农药企业市场突围的发力点,甚至可以说渠道管理是当下很多农药企业能否生存的命脉。本文以G公司为例来谈谈农药企业所面临的渠道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给读者带来启示。

  • 标签: 渠道管理 农药企业 病症 治愈 市场竞争 同质化现象
  • 简介:近些年,我国农药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农药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渠道管理就成为一众农药企业市场突围的发力点,甚至可以说渠道管理是当下很多农药企业能否生存的命脉。本文以G公司为例来谈谈农药企业所面临的渠道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给读者带来启示。

  • 标签: 渠道管理 农药企业 病症 治愈 市场竞争 同质化现象
  • 简介:摘要伴随着中医的发展,要想合理性提高中医外科疮疡病症的治疗效果,就要制定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全面提升系统化研究水平,确保能建立系统化、全面性应用体系,从根本上发挥透邪法价值。本文简要分析了透邪法的内涵,并对透邪法在中医外科疮疡病症的应用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 标签: 透邪法 中医外科 疮疡病症 应用 温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140例脾肠病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作观察组70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予以治疗)和对照组70例(采用西药对症药方予以治疗),比较它们的临床疗效。结果就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94.29%优于对照组65.71%,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x2=5.68,P<0.05)。结论在脾肠病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比西药对症药方疗法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加大临床应用以及推广力度。

  • 标签: 中医辨证 西药 脾肠病症
  • 简介: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的两种病害,会在田间混合发生,病斑比较接近,有时容易混淆,从而延误防治时机。尤其是黄瓜霜霉病,病情来势猛,发病重,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将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 标签: 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霜霉病 症状识别 防控 防治时机 黄瓜栽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75例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中医病症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75例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观察其中医病症特征。结果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常见中医证候分型为湿热痹阻、风寒湿痹、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型。

  • 标签: 布氏菌病 脊柱炎 中医 病症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合催眠疗法治疗疑病症疗效。方法对30例疑病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合催眠疗法治疗,观察1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忧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12周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认知行为并催眠疗法治疗疑病症疗效显著。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催眠 疑病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病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内分泌症患者100例,并且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占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通过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最终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最终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8%,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对于内分泌症状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加强之疗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1。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内分泌病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社区现存常见糖尿病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观察试验,根据其结果考虑药物对疾病的影响,探究其使用的效果与发展前景。方法:主要是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对在本社区进行糖尿病诊治的患者进行统计与资资料调查,主要是采用对行为管理、空腹检测血糖等相关指标,并对其病症进行调研;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有 83.3%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后有明显的血压、血糖降低,并且其他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值。结论:在对本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有关统计后,发现药物治疗对于治疗病情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影响糖尿病病症与疾病控制的因素包括病程时长、依从性、年龄、药物使用方案等。

  • 标签: 药物治疗 糖尿病控制 治疗方案 疾病控制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阿昔洛韦外用联合利巴韦林口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8月本院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06例,遵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103例,前者联合接受利巴韦林口服、阿昔洛韦外用治疗,后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副反应发生率与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疗效高于参照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时间、临床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副反应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昔洛韦外用与利巴韦林泡腾颗粒口服联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快速改善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深入推荐。

  • 标签: 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 临床症状 阿昔洛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我效能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在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还增施自我效能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患者精神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忧郁、缺少活力、思维障碍、激活度以及敌对猜疑维度条目均分较护理前均明显下降(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缺少活力、思维障碍、激活度以及敌对猜疑维度条目均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我效能护理,有利于患者精神病症状的改善,对提高治疗效果及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我效能 精神科护理 精神病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效果。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患者共78例,时间段为2015.8.20-2017.8.20,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给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2.31%,常规组为74.36%,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实验组的HAMD评分相比常规组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精神病抑郁发作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氨磺必利给药方式,利于改善其抑郁症状,提高用药效果。

  • 标签: 精神病 抑郁发作 氨磺必利 帕罗西汀
  • 简介:目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诈病症状倾向,探讨诈病症状倾向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留守情况问卷,诈病症状倾向调查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随机选取安徽省宿州市6所农村中小学36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诈病症状倾向检出率达61.5%。诈病症状倾向检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评分较未检出者低(焦虑总分分别为:46.34±12.62,40.30±10.62,t=4.606,P<0.01),诈病症状倾向儿童的出现心理健康状况的发现率高于正常儿童(P<0.01)。父母与留守儿童见面频次和联系频率是诈病症状倾向的影响因素。结论农村留守儿童诈病症状倾向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产生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 标签: 诈病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留守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罗西汀与氨磺必利在临床中联合治疗伴有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02例伴有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101)与观察组(n=101)。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帕罗西汀基础上,联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段HAM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对于伴有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选择帕罗西汀与氨磺必利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其抑郁情况,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氨磺必利 帕罗西汀 精神病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