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P16蛋白在外阴磷癌、外阴非瘤性上皮内病变、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正常外阴皮肤中的表达,探讨P16与外阴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正常外阴皮肤中P16的阳性率有高于其他三组的倾向,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外阴鳞癌组与其他三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而外阴非瘤性上皮内病变与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Ⅱ期肿瘤P1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Ⅰ期(P<0.05),中低分化组P16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0.05),结论P16在外阴磷癌组织中呈低表达;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呈较高的表达;在正常组织中高表达。P16表达缺失与外阴癌变有关。

  • 标签: 外阴癌 癌变 阳性表达率 上皮内瘤样病变 正常组织 P16基因
  • 简介:一个社会为何会出现贪污受贿?贪污受贿这种社会疾病的病源是什么?思考这些问题是件头疼的事情,但是一代一代地总得有人去思考。

  • 标签: 癌变 贪污受贿 社会
  • 简介:“准备就绪。”“发射!”轨道舱开始缓慢地旋转,依次断开了簇拥着的四个几乎和它一样大的着陆舱。几只大箱子慢慢飘向这颗红色的矮行星。

  • 标签: 星球 癌变 轨道舱
  • 简介:摘要癌症,是局部组织受到慢性损伤、持久性刺激或久治不愈的溃疡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机体局部发生的慢性损伤,有些人是已知的,有的人则尚无知觉。所以,了解细胞癌变至关重要,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或者可以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癌症 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细胞周期中的两个因子P16蛋白和CyclinD1,并探讨其与外阴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结果外阴鳞癌的阳性表达无论是病例数还是阳性指数与正常外阴皮肤、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D1的阳性表达在正常外阴皮肤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和外阴鳞癌之间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外阴鳞癌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Ⅰ+Ⅱ期肿瘤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5),而CyclinD1低于Ⅲ+Ⅳ期(P<0.05)。高、中分化的肿瘤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而CyclinD1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而且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有一定的负相关性。结论良性病变中P16蛋白的失活不明显。而在癌变后,P16蛋白的失活明显,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越下调。相反,CyclinD1是细胞增殖的促进因子,在外阴癌变后,CyclinD1表达明显增加,促进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CyclinD1和P16蛋白呈负相关。

  • 标签: P16蛋白 CYCLIN D1 外阴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查找直接致癌物及其作用探讨癌变机制。方法以直接致癌物的作用机制与癌细胞的各种变化和特征相对比。结果证明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直接致癌物之一。细胞癌变是环境因素通过激活应激系统即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产生大量AngⅡ,AngⅡ又通过激活AT1受体,在增加细胞内钙离子(Ga++)的基础上,启动了以磷脂酶C(PLC)—蛋白激酶C(PKC)为主线的信号转导通路,并引起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紊乱,同时,在体内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细胞内外的pH、代谢及形态结构等多方面发生异常引起的。

  • 标签: 肿瘤 应激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几乎每个人都患过胃部炎症。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胃病已成为影响健康的一大疾病。医学专家调查发现,20至40岁的人中,仅有47%的人胃黏膜比较正常。而有些胃病可能会发生癌变,患者应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随时进行检查,以防不测。

  • 标签: 胃病 癌变 生活节奏 医学专家 积极治疗 胃黏膜
  • 简介:摘要锯齿状腺瘤癌变途径被认为是除了传统成瘤途径的又一重要癌变通路,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可以检测到多种基因的改变,如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基因突变等,正确认识这些基因的改变可以指导医师发现早期癌前病变,以达到早期预防、诊断、治疗的目的。

  • 标签: 锯齿状腺瘤,甲基化,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腔白斑的癌变率、癌变时间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医院口腔科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76例口腔白斑病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50例,女性患者226例,患者年龄在15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52岁,对于患者口腔白斑的癌变率以及癌变时间等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于影响空腔白斑癌变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576例口腔白斑患者中,66例患者发生癌变,总癌变发生率约为11.5%;其中,患病一年后发生癌变的概率约为0.4%,患病两年后发生癌变的概率约为2.8%,患病五年以上癌变发生概率约为11.3%;影响口腔白斑癌变的主要因素为口腔白斑部位以及患者年龄。结论口腔白斑发生癌变比率与患者病程时间有关,发病部位以及年龄是影响口腔白斑癌变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口腔白斑 癌变率 癌变时间 影响因素 发病部位 年龄 分析
  • 简介: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钢笔大小的检测工具,能在10秒钟内确认人体组织是否癌变,准确率超过96%。这种方法有望帮助医生在癌症手术中精准地切除肿瘤。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研究人员在学术刊物《科学转化医学》新一期上报告说.

  • 标签: 检测工具 癌变 美国科学家 得克萨斯大学 人体组织 转化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