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对人血清中补体系统的激活及在小鼠模型中诱导产生白三烯B4(LTB4)。方法:LPS包被ELISA板,利用血清中补体C4、C3沉积实验检测补体成分被LPS活化的情况,通过尾静脉注射小鼠LPS后不同时间点ELISA定量检测LTB4,评价补体系统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产生。结果与结论:血清系统ELISA检测发现LPS可以激活补体系统,且以凝集素途径为主;动物实验中LTB4被LPS诱导后1~3h达到峰值,之后回落。C1INH对血清补体活化和动物模型中LTB4的产生均有显著抑制。

  • 标签: 脂多糖 补体 凝集素途径 白三烯B4
  • 简介:目的观察皮肤癣菌的体外蛋白水解活性;比较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蛋白水解活性。方法实验菌株包括来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红色毛癣菌22株、须癣毛癣菌3株、犬小孢子菌5株,进行体外培养,并利用9-羟基乙酚噻唑标识的酪蛋白和酶标仪检测真菌细胞外蛋白水解的活性。结果须癣毛癣菌的体外蛋白水解活性高于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P〈0.05),而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之间无差异(P〉0.05)。红色毛癣菌的细胞外蛋白水解活性在分离自浅部感染部位的菌株之间无差异(P〉0.05),但高于引起毛癣菌肉芽肿的菌株(P〈0.05)。结论不同的皮肤癣菌体外蛋白水解活性可能不同;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同一菌种的体外蛋白水解活性也有可能不同。

  • 标签: 皮肤癣菌 红色毛癣菌 蛋白水解酶
  • 简介:二异丙基氟磷酸酯(DFPaseEC3.1.8.2)是存在于微生物、动物及人体内的一类有机磷化合物水解,它分为鱿鱼型,Mazur型及OT型种亚型,它们水解有机磷化合物中的亚磷酸酐键(P-F或P-CN键),粗制剂能有效预防小鼠、猪、豚鼠、猫、猴等有机磷化合物的中毒且长期存活无后遗效应,提示DFPase可作为环境污染及毒剂的解毒

  • 标签: 有机磷化合物 水解酶 生化性质 二异丙基氟磷酸酯酶 分类 组织分布
  • 简介: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霍文颖等,用256头健康的杜×长×大元肥育阉割公猪(体重55kg左右)为试验对象研究肥育猪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NSP)水解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玉米-豆粕型日粮组(A)、玉米-豆粕型日粮加组(B)、小麦-豆粕型日粮组(C)和小麦-豆粕型日粮加组(D)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猪。4个处理的配方营养水平符合NRC要求,且保持一致。

  • 标签: 多糖水解酶 非淀粉多糖 生长性能 肥育猪 玉米-豆粕型日粮 河南农业大学
  • 简介:胆盐水解的特性及生理功能已成为研究热点。我们探讨了国内外关于双歧杆菌中胆盐水解的生化特性、降胆固醇机理及其生理作用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研究双歧杆菌胆盐水解,以及双歧杆菌及其制品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双歧杆菌 胆盐 胆盐水解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磷酸鸟苷环化水解1(GCH1)在体外调控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中环状RNA的相关表达。方法将BV2培养传代后转染病毒,分为低表达GCH1病毒载体组(Ad-shGCH1,n=3)与对照病毒载体组(Ad-NC,n=3)两组样本。孵育48 h观察转染效率并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使用第二代环状RNA(circRNA)高通量测序分析Ad-shGCH1与Ad-NC两组样本,筛选差异表达的环状circRNA。circRNA测序数据使用R包edge R计算基于负二项分布模型的fisher精确检验来确定差异显著性。应用编码-非编码基因共表达(CNC)网络分析对表达差异显著的circ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通过反转录-聚合链反应(RT-PCR)验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shGCH1中mmu_circ_0001322(实验组CPM值:10.40,对照组CPM值:7.63,P<0.05)、mmu_circ_0000454(实验组CPM值:10.84,对照组CPM值:8.20,P<0.05)、mmu_circ_0001383(实验组CPM值:10.76,对照组CPM值:8.53,P<0.05)、mmu_circ_0000898(实验组CPM值:11.22,对照组CPM值:9.32,P<0.05)发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u_circ_0000652低于对照组(实验组CPM值:7.94,对照组CPM值:10.83,P<0.05)(倍数变化>1.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NC分析表明mmu_circ_0000652可能通过参与特定的网络或生物学过程参与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而发挥作用。结论GCH1调控的circRNA可能参与体外小胶质细胞的炎症过程。

  • 标签: 环状RNA 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 小胶质细胞 神经病理性疼痛
  • 简介:1972年由Glauser提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表现与典型哮喘相似,但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有呼吸道高反应性。CVA被认为是由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变态反应性呼吸道炎症,各年龄均可患病。

  • 标签: 白三烯 咳嗽变异性哮喘 支气管哮喘
  • 简介:菰黑粉菌与寄主互作形成膨大肉质茎——茭白,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水生蔬菜.作为一种二态性真菌,菰黑粉菌的二型态转换与其致病力密切相关,对茭白孕茭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尿素水解可能作用于真菌二型态转换.本文克隆了菰黑粉菌的尿素水解编码基因UeUal,发现该基因全长2598bp且无内含子,与宾地瘤黑粉菌的尿素水解基因近源.该蛋白的功能区域包含尿素水解γ亚基、尿素水解α亚基、尿素水解β亚基以及酰胺氢区域.利用qRT-PCR检测菰黑粉菌二型态转换过程中UeUal的表达变化,发现该基因在融合菌丝形成后表达量显著性升高,推测该基因与菰黑粉菌二型态转换后期的菌丝生长有密切联系.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菰黑粉菌二型态转换机制及菰黑粉菌与茭白互作机制提供了基础材料.

  • 标签: 菰黑粉菌 茭白 二型态转换 尿素水解酶UeUal
  • 简介:在预防G类神经性毒剂中毒研究领域,以色列魏茨曼科学院的达恩·S·陶菲克(DansTawfik)教授及其合作者作出了重要发现。一导言G类神经性毒剂及有机磷杀虫剂都是乙酰胆碱酯(AChE)抑制剂,对军民生命健康可构成较大威胁。

  • 标签: 神经性毒剂 中毒 预防 水解酶 进化 可控
  • 简介:液化异常或粘稠度增高的不育患者精浆蛋白水解活力为540~852U/L,其中20例精浆液化正常组测得精浆蛋白水解活力为1326~2628U/L,精浆蛋白水解为2286U/L

  • 标签: 亮蓝显色 显色法测定 法测定精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63例和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30名为研究对象,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和健康儿童的尿白三烯E4(LTE4)水平,并分别比较不同年龄、病情、病原体和有无过敏史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尿LTE4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尿LTE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t=20.400,P<0.001)。0~3岁组的尿LTE4水平显著高于4~6岁组及7~14岁组患儿(P均<0.05),且尿LTE4水平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487,P<0.001)。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尿LTE4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儿(P均<0.05)。肺炎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患儿的尿LTE4水平显著高于细菌感染患儿(P均<0.05)。合并过敏史的患儿LTE4水平明显高于无过敏史的患儿(P<0.05)。结论CysLTs参与了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过程,尿LTE4水平与发病年龄、病情严重度、病原体和过敏史有关。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白三烯E4 影响因素
  • 简介:以太湖南北方向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水解活性测定方法,考察了冬夏季节碱性磷酸(APA)、芳基硫酸酯(ARS)和荧光素二乙酸酯(FDA)3种水解活性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同步分析了活性与重金属离子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水解活性在太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均具明显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同时亦表现出大体一致的趋势,即河口区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而湖心区较低。APA、ARS活性、TP、温度及LOI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FDA与另外两种水解的相关性不高(p〉0.05)。同时亦发现多数重金属离子(除Sr)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 标签: 表层沉积物 酶活性 重金属离子 分布格局 富营养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喜欢旅行车的造型?又喜欢SUV的通过性?但是又不想买两台车?在汽车设计界大吹特吹Crossover风的今天,奥迪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A4Allroad。

  • 标签: 奥迪A4 汽车设计 旅行车 通过性 SUV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子痫前期患者母血及新生儿脐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platelet-activatingfactor-acetylhydrolase,PAF-AH)水平,探讨其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妊娠晚期子痫前期患者46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1例,重度子痫前期25例),30例正常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母血及脐血中PAF-AH活性,分析其对子痫前期发病的影响。结果1子痫前期组PAF-AH活性[(10.52±3.11)μmol·min-1·L-1]与对照组[(11.40±2.88)μmol·min-1·L-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子痫前期组PAF-AH活性[(8.23±1.41)μmol·min-1·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AF-AH活性与轻度组[(12.81±2.60)μmol·min-1·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子痫前期组脐血PAF-AH活性[(6.09±2.10)μmol·min-1·L-1]与对照组[(5.75±1.96)μmol·min-1·L-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脐血PAF-AH活性[(6.58±2.68)μmol·min-1·L-1]与重度组[(5.69±1.50)μmol·min-1·L-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AF-AH活性与子痫前期程度呈负相关(r=-0.405,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PAF-AH活性降低,其活性与子痫前期病情程度呈负相关,可能在子痫前期病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子痫前期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丝氨酸水解家族1(FSH1)蛋白在犬小孢子菌中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以前期构建的犬小孢子菌FSH1质粒及载体pCAMBIA-LR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模板,PCR扩增FSH1基因及EGFP基因;同时利用SnaBI/KpnI对pCAMBIA-LRP-EGFP质粒双切获得载体DNA,将扩增的EGFP基因克隆至切好的载体DNA中获得EGFP表达载体;将扩增的FSH1基因及EGFP基因克隆至切好的载体DNA中获得融合载体Ptrcp-FSH1-EGFP-Ttrcp。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用重组质粒转化犬小孢子菌,使融合基因FSH1-EGFP在真菌通用启动子(Ptrpc)和终止子(Ttrpc)调控下在犬小孢子菌中整合型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成功构建根癌农杆菌转化系统及犬小孢子菌EGFP表达载体;融合基因FSH1-EGFP在犬小孢子菌中获得整合型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FSH1-EGFP融合蛋白的荧光信号呈颗粒状或团块状集中于犬小孢子菌的细胞质及细胞核中。结论FSH1-EGFP融合蛋白成功定位于犬小孢子菌的细胞质及细胞核中,为进一步明确犬小孢子菌FSH1基因的功能及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小孢子菌属 丝氨酸蛋白酶类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犬小孢子菌 FSH1 亚细胞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哮喘应用白三烯调节剂治疗的临床。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哮喘的患者120例,选取的患者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中使用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在实验组中使用二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白三烯调节剂孟鲁斯特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容量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容量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使用白三烯调节剂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哮喘 白三烯调节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白三烯可以损伤气道黏膜纤毛的清理功能,增加黏液分泌与炎性细胞的趋化功能,诱发气道炎症;还可增强肺血管外渗形成肺水肿。目的讨论抗白三烯药物在治疗哮喘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及变应原激发试验后的血浆、尿液、痰液及肺泡灌洗液中含有白三烯,提示该白三烯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有两种方式可以抑制白三烯的作用,其一为通过抑制的活性来阻断白三烯的合成,其二为直接拮抗白三烯受体。

  • 标签: 抗白三烯药物 治疗 哮喘 应用
  • 简介:目的:旨在观察苍柏湿毒清对解脲支原体感染BALB/c小鼠白三烯C4(LTC4)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预处理法,将解脲支原体接种于小鼠阴道,给予不同剂量苍柏湿毒清、苍柏湿毒清拆方灌胃干预,采用ELASA法检测小鼠阴道黏膜LTC4水平。结果:感染解脲支原体后小鼠LTC4水平升高,但与空白组小鼠差异不大(P〉0.05)。结论:苍柏湿毒清可能不是通过调节LTC4水平而治疗阴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引起的疾病。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苍柏湿毒清 白三烯C4
  • 简介:目的:探讨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mEH)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blot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20例正常膀胱组织、90例膀胱癌组织中mEH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膀胱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mEH的表达,但在膀胱癌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量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癌组织中mEH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31.11%,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的65%(P〈0.05),而且与肿瘤病理分级及肿瘤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mEH蛋白的低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为膀胱癌的良、恶性分析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mEH 膀胱肿瘤 临床病理分期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