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晒、风吹、抓挠、摩擦、挫伤……你的皮肤承受着很多侵扰。这正是它的大部分工作。皮肤就像一件盔甲。它不坚硬,也不反光。然而,它比任何金属盔甲更能保护你的安全。

  • 标签: 皮肤 盔甲 日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严重皮肤感染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诊治的46例行以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发生造口周围严重皮肤感染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23例)和实验组(2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具有显著优势,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严重皮肤感染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造口术 皮肤感染 针对性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不同皮肤清洁措施对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并行腹部手术的15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地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常规的手术部位皮肤消毒、生理盐水预处理和浓度为75%的酒精预处理。术前均采用碘伏消毒液对手术部位皮肤进行3遍消毒,采集患者不同时期手术部位皮肤的样品,并计算并比较患者手术部位每平方厘米的细菌菌落数。结果三组患者在经过皮肤预处理后,皮肤细菌数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预处理后与经过常规消毒后各时间点的细菌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病人在手术前通过不同的皮肤预处理均可有效的杀灭患者手术部位皮肤的细菌,碘伏常规消毒在经过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术区皮肤优秀护理后均可达到杀灭细菌的功效。

  • 标签: 手术病人 皮肤预处理 皮肤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NICU住院患儿皮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l-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NICU患儿12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620例(风险管理护理组)和对照组580例(常规护理组),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因护理人员因素及环境因素所产生的皮肤损伤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护理方法在NICU住院患儿皮肤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患儿皮肤的损伤率。

  • 标签: 风险管理NICU 皮肤护理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面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I期手术根据32例面部组织病损修复需要的不同特点设计并制作扩张皮瓣,II期手术切除皮损区域并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32例中,30例面部病损切除后利用扩张皮肤形成局部皮瓣一次完成修复,修复后的皮肤质地和色泽与受区接近,外形满意。一次修复缺损创面最大者约7cm×10cm。患者修复后皮损区愈合良好,瘢痕较小,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运用皮肤扩张术修复面部病损切除后的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辅助植皮或应用连续扩张法完成修复。面部皮肤扩张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域的修复达到更接近正常的效果。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面部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术 面部皮肤缺损因为面部的特殊性
  • 简介:目的探讨预警监控管理在具有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和高危环节特征的新生儿中的皮肤损伤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中,1157例具有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及高危环节特征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6~12月入院的55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医源性皮肤损伤普遍预防;将2015年1~6月入院的60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除进行医源性皮肤损伤普遍预防外,还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监控表》及"医源性皮肤损伤记录单",对容易发生或已经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儿进行重点预警监控和防治。分析两组不同出生体重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主要类型发生率差异。两组患儿性别构成比、胎龄构成比及出生体重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与患儿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对照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93.3%)分别较正常出生体重儿(25.9%)、低出生体重儿(29.6%)及极低出生体重儿(55.9%)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68、25.02、7.69,P=0.000、0.000、0.006)。2观察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71.4%)分别较正常出生体重儿(19.6%)、低出生体重儿(15.2%)及极低出生体重儿(29.7%)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90、23.57、7.82,P=0.000、0.000、0.005)。3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主要类型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药物外渗伤、尿布皮炎、鼻塞式氧疗所致压伤及黏贴伤;观察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21.2%)、药物外渗伤发生率(6.5%)及黏贴伤�

  • 标签: 高危人群 高危环节 医原性疾病 皮肤病损 婴儿 新生
  • 简介:摘要紫外线是皮肤外源性老化的主要因素,皮肤每天都接受来自日光中紫外线的辐射,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强度增加,日积月累可导致皮肤出现光老化,出现皮肤衰老化、脂溢性角化、皮肤良恶性肿瘤等皮肤疾病,本文重点描述皮肤光老化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ICU失禁病人皮肤管理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100例失禁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法对病人进行皮肤管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治愈时间及皮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皮炎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应用于ICU失禁病人的皮肤管理中,能够起到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缩短治愈时间、减轻失禁性皮炎患者痛苦的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ICU 失禁性皮炎皮肤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索皮肤针适宜病症,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维普三个中文数据库,对获得的文献进行阅读统计分析,归纳应用皮肤针治疗的疾病种类及各疾病的文献数量及比例。结果经搜集整理最终获得相关文献232篇,涉及皮肤科、内科、妇科、外科、儿科、五官科以及神经精神疾患和某些疑难杂症等领域的81种疾病。结论皮肤针主要应用在皮肤科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内科、妇科、儿科也有较多应用,其中应用最多的10种疾病为脱发症、失眠、带状疱疹、头痛、神经性皮炎、面瘫、中风、眩晕、妊娠呕吐、股外侧皮神经炎。

  • 标签: 皮肤针 梅花针 七星针 罗汉针 适宜病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最近,斯坦福大学的华人教授鲍哲楠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塑料“皮肤”,这种塑料“皮肤”可以像人类皮肤那样弯曲,受伤后还可以自愈,同时它还能够作为一种传感网络给大脑传递温度、痛觉等信号,这种皮肤能够让失去部分肢体的人们带上假肢以后重新感受到触觉。想象一下,一位做过截肢手术多年的患者,突然间能够通过接触物体感觉到自己肢体的存在该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 标签: 人工皮肤 假肢 斯坦福大学 人类皮肤 截肢手术 脑传递
  • 简介:肮脏的健身设备所引起的皮肤感染由于每天有很多人使用相同的锻炼器械,病菌和细菌很容易传播,这就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皮肤感染。

  • 标签: 皮肤 锻炼 健身设备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皮肤溃疡的综合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慢性皮肤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氦氖激光照射,并配合美皮康加清创胶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为(37.1±4.4)天,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为(20.4±3.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共有16例无效,16例有效,28例治愈,治愈率为46.6%。观察组患者共有6例无效,7例有效,47例治愈,治愈率为78.3%,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皮肤溃疡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皮肤溃疡 心理护理
  • 简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是指除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可引起多种不同系统和器官感染,主要受累器官为肺、淋巴结、皮肤、软组织和骨,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随着HIV感染患者的增多及免疫抑制剂等使用的增加,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皮肤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ranulomatousslackskin,GSS)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低度恶性的一型,临床罕见,现报道1例。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主因右臀部结节、斑块10余年,局部破溃疼痛3个月,于2014年5月22日就诊。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臀部反复出现大小不等的肤色或黄红色的丘疹、结节,偶有痒痛感。皮损数目逐渐增多,并有融合倾向。

  • 标签: 蕈样肉芽肿 淋巴瘤 皮肤松弛
  • 简介:《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军区总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病专业学术期刊,2010年11月入选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以提高诊断水平、跟踪治疗进展为宗旨,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当好皮肤性病学专业及相关学科临床医、护、技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辟有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继续医学教育、综述、皮肤外科、皮肤病理、医学真菌、变态反应、激光光子技术、性传播疾病、中医中药、皮肤科教学、病例报告、皮肤病护理、新技术新方法、学术争鸣、学术动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

  • 标签: 皮肤病学 杂志 北京军区总医院 皮肤性病学专业 稿约 新闻出版总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茶油在皮肤护理中的特殊用途。方法以“茶油”为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2011年~2016年5月”的文献。结果和结论茶油在皮肤护理中应用广泛,效果明显,价格合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茶油 皮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