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辅助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足底内侧皮瓣转移进行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足底内侧皮瓣对9例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其中包括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创面缺损。结果9例均获随访,时间10个月—3年,转移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足及足趾活动良好,鳞状细胞癌患者随访2年未复发。结论足底内侧皮瓣对足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疗效较好。

  • 标签: 足底内侧皮瓣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面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I期手术根据32例面部组织病损修复需要的不同特点设计并制作扩张皮瓣,II期手术切除皮损区域并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32例中,30例面部病损切除后利用扩张皮肤形成局部皮瓣一次完成修复,修复后的皮肤质地和色泽与受区接近,外形满意。一次修复缺损创面最大者约7cm×10cm。患者修复后皮损区愈合良好,瘢痕较小,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运用皮肤扩张术修复面部病损切除后的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辅助植皮或应用连续扩张法完成修复。面部皮肤扩张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域的修复达到更接近正常的效果。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面部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术 面部皮肤缺损因为面部的特殊性
  • 简介:目的通过8种不同皮瓣的临床应用,总结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了游离足背皮瓣、游离背阔肌皮瓣、游离肩胛皮瓣、桥式胫后动脉岛状皮瓣、桥式携带背阔肌皮瓣或桥式携带肩胛皮瓣、胫后动脉岛状皮瓣、胫后动脉皮支岛状皮瓣、跖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对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应用。结果95块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成活93块,成功率为97.9%。随访1-15年,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皮瓣移植的方法,才能使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得到有效的修复。

  • 标签: 皮肤缺损 显微外科 皮瓣移植 足跟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套筒式皮肤延展器》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时处理伤口,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及时调整牵张线的松紧度。发现伤口感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结果本组12例无一例发生创面感染、皮肤坏死、皮肤延展失败。所有病例最终都能拉拢缝合,伤口愈合平整。结论本院研制的《套筒式皮肤延展器》属国内首创,它取代了国外引进的水囊扩张法。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密切的术后观察是这项新技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 标签: 皮肤延展器 软组织缺损 护理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使用VSD治疗皮肤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依据皮肤缺损病人的证候属性及VSD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采用日常生活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VSD治疗与护理配合等方法进行辩证施护。结果2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感染通过VSD治疗与护理配合,创面自然愈合,未行二期植皮手术。结论VSD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并感染,护理上需保持持续有效负压引流,可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加快创面愈合。

  • 标签: 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感染 VSD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间的一道屏障。它由数层结构组成。最表面不含血管的薄层是表皮,覆于真皮之上,真皮层则较厚,包含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皮下脂肪位于真皮之下,与肌肉层之间相隔一层坚硬的筋膜。感染可以侵犯其中一层或几层结构。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感染 深脓疱 抗生素 毛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治疗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面部病变31例。结果31例头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经过积极安全有效的护理,头面部病变全部得以美容修复,头发生长良好,瘢痕隐蔽。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是治疗头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积极、安全、有效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标签: 扩张器 软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皮耐克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7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7例)及参照组(37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二期植皮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皮耐克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弹性良好、色泽良好、不伴疼痛患者的占比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皮肤温度良好、活动不受限占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长于参照组,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皮耐克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够有效恢复缺损皮肤的外观与功能,效果优于常规植皮修复,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但创面愈合时间较长,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皮耐克 手外伤 皮肤软组织缺损 植皮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皮瓣桥式移植修复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7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且受区无可供吻合血管的患者资料。针对不同情况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或胸脐皮瓣修复缺损,通过同侧或对侧肢体动静脉血管为游离组织瓣提供临时血供,即游离皮瓣桥式供血。修复头面部和躯干缺损时桥接同侧前臂桡动脉、头静脉,修复小腿及足部缺损时桥接对侧胫后或胫前动静脉,皮瓣供区拉拢缝合或移植中厚皮片覆盖。待移植的组织瓣与受区充分建立侧支循环后(一般为术后5周),行血管断蒂。术后对皮瓣和皮片的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18~59岁,头面部4例,臀部1例,小腿6例,足背1例,缺损面积为18.0 cm×7.0 cm~23.5 cm×13.0 cm,切取皮瓣面积20.0 cm×8.0 cm~25.0 cm×15.0 cm,其中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0例,胸脐皮瓣修复1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例。术后1例出现血管危象,及时行血管探查发现为静脉血栓形成,清除血栓、重新吻合血管后移植物成活;1例背部供区所植皮片部分坏死,湿敷换药后愈合;其余病例移植物成活良好,供区亦恢复较好。有2例面部移植皮瓣较为臃肿,术后半年行皮瓣去脂修薄后外观得以改善。随访1~1.5年,所有病例转移皮瓣外形较为满意,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有一定差异,前臂及小腿血管供区无畸形及功能障碍,大腿皮片供区有色素沉着,部分伴浅表瘢痕。结论对于软组织缺损较大、损伤严重、无可供吻合血管的创面,应用游离皮瓣桥式移植修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桥式移植 游离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2008年4月6日被搅拌机热压伤左上肢及左胸部3h入院。专科检查见左前臂中段以远毁损,左上臂及腋窝部Ⅲ°烧伤,左锁骨下皮肤软组织浅Ⅱ°烧伤,急诊行左前臂肘关节下10cm截肢术,左上臂腋窝坏死组织清除术,手术顺利。术后一月,左腋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约12.0cm×8.0cm,左锁骨下创面大部分愈合,左上臂及前臂内侧部分皮肤软组织缺损约21cm×10cm。创面新鲜,肩关节活动可,诊断:左腋窝及左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为保留患者肩关节功能给予设计侧胸皮瓣修复左腋窝皮肤软组织缺损,左上臂及前臂创面植皮术。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切取方法及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临床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32例,皮瓣面积最大14.0cm×10.0cm,最小2.0cm×1.2cm.断蒂时间为术后5~7天.结果本组32例中的30例皮瓣一期愈合.结论(1)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重建速度快、成活面积大;(2)断蒂时间以术后第6天为宜;(3)本组应用的耕耘开沟式平行分离脂肪法,利于真皮下血管网的保护,提高皮瓣的成活质量;(4)皮瓣质地良好,是修复手创面的较理想材料.

  • 标签: 真皮下血管网 修复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
  • 简介:临床上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发感染,多见于深度烧伤、撕脱伤等严重外伤后或伴有较复杂全身性疾病患者。感染初期局部症状较重,严重者危及生命;感染控制后创面有时较大、受累组织种类多,修复困难。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对21例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创面严重感染的烧(创)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肤软组织缺损 感染创面 综合治疗 并发感染 全身性疾病 2009年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类型皮瓣在手部皮肤组织缺损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手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对其皮瓣移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我院2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采用腹股沟皮瓣,5例移植动脉蒂系列岛状皮瓣,4例移植示指背侧皮瓣,5例移植掌桡侧背部皮瓣。2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为10例,治疗有效的8例,治疗无效的2例,不同皮瓣移植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师在临床中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移植,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肢手部功能。

  • 标签: 皮瓣移植 手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 皮耐克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 74 例为观察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 37 例)及参照组( 37 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二期植皮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皮耐克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弹性良好、色泽良好、不伴疼痛患者的占比显著高于参照组( P < 0.05 ),但两组患者皮肤温度良好、活动不受限占比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长于参照组,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 P < 0.05 )。结论: 皮耐克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够有效恢复缺损皮肤的外观与功能,效果优于常规植皮修复,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但创面愈合时间较长,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皮耐克 手外伤 皮肤软组织缺损 植皮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本组研究,分析对其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后的效果情况。结果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的股前外皮瓣发生坏死,有6例患者的皮瓣远端组织坏死,经过换药后创面得以愈合,有5例患者在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及时探查并处理后其皮瓣成活较好。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2年,所有骨折患者皆顺利愈合,其肢体功能和外观恢复情况满意。结论对于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重建腕部、手指、踝部、足趾屈伸功能的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8年3月,河南省中牟县中医院、武警河南总队医院、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分别收治4、5、3例手足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23~62岁,手部缺损5例、足部缺损7例。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0 cm×8 cm~15 cm×10 cm,根据缺损创面面积及肌腱缺损长度设计并切取髂腹股沟复合组织瓣,组织瓣面积为10 cm×8 cm~15 cm×12 cm。根据受区具体情况,组织瓣中旋髂浅动脉与受区尺动脉端侧吻合2例、端端吻合1例,与足背动脉端侧吻合4例,与胫后动脉端侧吻合2例,与足跗外动脉端端吻合1例;组织瓣中腹壁浅动脉与受区桡动脉端侧吻合1例,与尺动脉端端吻合1例。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大腿中厚皮修复。观察术后组织瓣成活情况,随访时组织瓣外观、质地、两点辨别觉距离等,并采用手部主动运动总和法进行手部功能评定,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足部功能评定。结果12例患者组织瓣均成活。术后随访6~36个月,组织瓣略显臃肿,与受区结合处有线状瘢痕,组织瓣两点辨别觉距离为15~22 mm;手部功能评定为优3例、良1例、可1例,足部功能评定为优4例、良2例、可1例;患者对手足功能恢复及外观满意。结论髂腹股沟复合组织瓣可修复手足部创面并重建腕部、手指、踝部、足趾的屈伸功能,是修复该类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髂腹股沟皮瓣 腹外斜肌腱膜 皮肤软组织缺损 肌腱缺损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问的屏障。它由如下几层组成,最外层是表皮,较薄,无血管;其下是真皮层,较厚,含有毛囊、皮脂腺和汗晾;皮下脂肪层在真皮层下,由一层较韧的筋膜与肌肉相隔。感染可累及一层或多层。

  • 标签: 皮肤感染 软组织感染 皮下脂肪层 真皮层 脓疱病 臁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常见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VSD技术治疗骨科常见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39例。结果39例经VSD技术及相应的处理后,创面均愈合良好,创面分泌物做涂片及培养均为阴性。拆除VSD后20例予以植皮,15例直接缝合,4例拒绝行植皮术经伤口换药后愈合,无皮瓣转移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得到满意治疗。结论VSD技术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及时清除伤口内坏死组织组织渗液,改善局部微循环,解决了开放的深部组织的临时覆盖,明显的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为最终创面的关闭及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组织 缺损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