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重建术与康复治疗仪联合治疗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8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4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骶韧带悬吊方式,实验组实施重建与康复治疗仪联合模式,对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肌力情况。结果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前两组肌力不足比例(100%、97.73%)差异性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肌力不足比例(15.91%)明显低于参照组(40.91%),实验组手术时长、手术时长及尿管留置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出血量较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该种联合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肌力,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康复治疗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9月我院接受的56例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的是健康指导以及康复训练治疗方式,治疗后分析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以及随访后三个月观察组的I类肌恢复评分是3.05±0.14分和3.89±0.11分,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观察组出现尿失禁的患者是2例,尿失禁比例是7.1%,对照组出现尿失禁的患者是5例,比例是17.9%,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结论:针对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其优势显著,能最大程度的缓解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肌功能锻炼联合重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34例,依次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行重建术,研究组实施肌功能锻炼联合重建术。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肌力、功能。结果:研究组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功能障碍量表(PFDI-20)评估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肌功能锻炼联合重建术,两者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改善功能与增强肌力方面作用更明显,具有借鉴与应用价值。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重建术
  • 简介:摘要女性妊娠、分娩、慢性咳嗽、肥胖、年龄大、劳累、便秘、激烈运动等因素导致肌肉肌力减退,通过多年发展为功能障碍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

  • 标签: 盆底 功能 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锻炼对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肌肌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省直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产后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肌锻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肌力、肌疲劳值及性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肌力、疲劳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肌力均高于治疗前,疲劳值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肌肌力高于对照组,疲劳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将肌锻炼应用于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肌肌力,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肌锻炼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肌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功能障碍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 PFD )的治疗中应用康复治疗结合中医共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两组 PFD 患者各 63 例,均在 2019 年 2 月指 2020 年 2 月入本院妇产科诊治,一般资料的组建差异不明显( p<0.05 ),仅开展康复(电刺激 + 生物反馈)治疗的一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共振治疗的一组为研究组,以肌电位、肌力两项指标评价功能,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在肌电位方面,治疗后的二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比参照组指标更理想( p<0.05 )。将肌力分为 I、 II类,每类分为 0-5 级,经治疗后研究组的肌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 中医共振治疗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为无创治疗,痛苦小,可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中医共振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本院收治的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分析依据,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为研讨期限,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分为单纯尿失禁(UI)组与轻度盆腔脱垂(POP)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肌康复仪进行康复治疗。结果: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尿失禁与肌脱垂状况均得以明显改善,呈现P值不足0.05标准。结论:对于存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而言,采用盆腔康复仪进行治疗,不仅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且有效增加患者肌力,其应用、推广价值均高。

  • 标签: 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康复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术联合肌肉康复训练在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0例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联合肌肉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重建术联合肌肉训练进行治疗。术后三个月对比两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DF-Q)、功能障碍评分(PFDI)以及肌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其PDF-Q分度、PFDI评分以及肌力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建术联合肌肉康复训练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治疗 盆底肌力
  • 作者: 辛丽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3期
  • 机构:眉山市妇幼保健院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产后康复锻炼对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方法:从本院2021年6月到2021年9月收治的产后45天的44名产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工作中根据对其产后康复锻炼方法的不同,将44名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22。对照组使用盆地筛查、观察组使用盆地康复锻炼。每组产妇在选择不同的盆地康复训练以后,对其康复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得到探究工作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患者产后6个月生命和生活质量都大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P

  • 标签: 康复 盆底功能 疾病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7年9月12日至2018年4月12日我院85例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应用康复训练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肌肌力分级情况、尿失禁评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肌肌力评分(4.01±0.65)分相比对照组(3.01±0.42)分明显更高,P<0.05,且尿失禁评分(6.52±0.32)分相比对照组(9.12±0.14)分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7.78%)相比对照组(82.50%)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生活质量评分(88.24±2.71)分相比对照组(78.30±2.72)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具有较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肌肌力,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康复训练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全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2例改良全重建术患者,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及手术后的护理;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宣教。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等发生。结论做好改良全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焦虑,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改良全盆底重建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干预性护理应用在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康复训练治疗期间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干预性护理对进行康复训练的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将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间入院的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电脑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不同护理措施,即常规护理和干预性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干预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护理结果,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 干预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产后康复锻炼预防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34例,应用常规康复指导+产后康复锻炼)、对照组(26例,应用常规康复指导)。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POP-Q分度、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PFIQ-7评分(32.14±2.51)分、PISQ-12评分(42.38±2.41)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POP-Q分度较之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8/26),P<0.05。结论 产后开展康复锻炼更利于女性机体恢复,降低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改善其产后生活与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锻炼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预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产后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PDF)中实施康复锻炼的作用。方法:试验对象共80例,均为产后42d产妇,均在2021.01~2022.10内,试验前按排号均分为2组(40例/组),分别对应甲组(单号)和乙组(双号)。甲组接受生活方式及筛查等干预,乙组在甲组干预上加强康复锻炼。对比PDF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试验后对PDF发生率及总满意率予以对照处理,结论中乙组各项数值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预防产后女性PDF中实施康复锻炼的作用优良,可减少PDF发生率,且多数产妇满意,可借鉴研究。

  • 标签: 产后 女性 盆底康复锻炼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预防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