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眶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80例眼眶骨折的患者,分类统计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眼球内陷发生率分别为71.25%、50%和56.25%视神经损伤、泪道损伤和眼球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22.5%、21.25%和17.5%。术前平均视力0.321±0.082,术后平均视力0.654±0.0740,术前和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复视者40例,经治疗治愈22例(54%);好转12例(30%),总有效率84%。视力下降38眼,占47.5%,视力无改变42眼,占52.5%。眼球内陷术前平均为(2.624±0.281)mm;术后平均为(2.713±0.374)mm。术后眼球内陷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眼球内陷是眼眶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骨折治疗效果与受伤原因、骨折类型和手术方法密切相关。

  • 标签: 眼眶骨折 临床表现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眼眶骨折外科矫治的方法。方法我院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共收治眼眶骨折患者114例,主要是对这114例患者的外科矫正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眶骨折的直接征象为眶壁骨质的连续性中断、粉碎及移位改变。结论CT检查是诊断眼眶骨折的最好方法,可以充分显示骨折的病理变化。

  • 标签: 眼眶骨折 外科矫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CT扫描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08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眼眶骨折的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其定位、定性诊断和判断预后具有的重要意义。方法33例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后处理,在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达到全面、准确的显示眼眶全貌,进一步突显骨折。结果33例患者中单纯骨折25例,其中眶内壁骨折12例,眶下型骨折7例,眶上壁骨折2例,眶外壁骨折4例;多发复杂骨折8例,其中合并临近部骨折9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三维成像效果立体逼真,为临床诊断、法医定性提供重要信息,为目前影像诊断眼眶骨折的最佳方法。

  • 标签: 眼眶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治疗非单纯性眼眶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587例眼眶骨折患者,男性455例,女性132例,年龄19~65岁。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和3D-CT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评估;术中充分松解还纳嵌顿的软组织、复位眼眶、放置置入体;术后比较眼眶外形、眼球功能及3D-CT等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587例,术后均获10个月至2年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外形和功能均得到整体的改善或恢复。12例术前眼球内陷明显,术后仍有轻度内陷;9例仍有轻度眼球运动受限、复视部分恢复;除眼球破裂摘除患者,其余患者视力较受伤前均无明显下降。结论眼眶骨折需严格依据临床表现和3D-CT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评估,及早地进行精确复位、固定、修补,可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眼眶骨折 眶缘 眶壁
  • 简介:(汝南县中医院CT室河南汝南463300)摘要目的探讨眼眶内侧壁骨折的临床特点,并评价CT检查对其诊断价值。方法以56例眶内侧壁骨折为研究对象,均行眼眶横断及冠状位薄层CT检查。结果56例均能明确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其中8例为双侧。结论薄层CT检查是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最好的方法,能为临床治疗及司法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眼损伤 骨折 计算机体层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眼眶眶壁骨折CT影像学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眼眶眶壁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都采用CT影像学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CT检出骨折类型:爆裂、直接、复合性分别为32例、50例、18例;骨折部位:眶内壁、眶下壁、眶外壁、眶上壁、两壁以上分别为26例、22例%、20例、14例、18例;骨折影像表现:骨质连续性中断、伴有移位、累及双壁、累及三壁分别为44例、10例、10例、8例;眶壁骨折伴发局部或邻近副鼻窦内软组织阴影40例,其中累及筛窦、上颌窦、上颌窦积血、额窦积血分别为24例、10例、4例、4例;眼外肌增粗、肿胀移位及嵌顿16例,其中累及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外直肌分别为8例、2例、4例、2例。结论 临床上眼眶眶壁骨折十分常见,以往临床中所使用的X线片分辨率不高,容易出现漏诊、误诊问题,通过CT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眶壁骨折的部位、类型,同时还能够将损伤临近软组织的程度显示出来,能帮助医生更全面的、准确的了解眶壁骨折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眼眶眶壁骨折 CT影像学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可吸收板用于眼眶骨折修复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眼眶骨折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修复材料Medpor进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观察组则采用可吸收板进行手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复视分级及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2%(47/51)高于对照组的76.5%(39/51)(χ2=4.74,P=0.029)。术前1 d、术后1周复视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56,P=0.853、0.130);两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复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00、-2.95,P=0.003、0.003)。观察组近立体视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较对照组恢复程度更高(χ2=3.96、4.55,P=0.047、0.033);观察组恢复得更快(χ2=-3.46,P=0.001)。结论可吸收板修复眼眶骨折可显著改善复视及双眼立体视功能。

  • 标签: 板,可吸收 手术,修复,骨折,眼眶 分级,复视 功能,立体视,双眼
  • 简介:摘要在医院骨科伤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骨折影像学诊断和法医学评定是比较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伤者骨折损伤程度,为伤者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在多种骨折影像学诊断及法医学评定当中,眼眶骨折影像学诊断及法医学评定是比较常见的,但在当前的眼眶骨折影像学诊断和法医学诊断当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临床误诊和临床漏诊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掌握眼眶骨折法医学评定特点和伤者发病原因的基础上,不断应用影像学诊断技术,提升眼眶骨折伤者法医学临床评定准确性。

  • 标签: 眼眶骨折 影像学 诊断 法医学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眶部骨折的诊断优势,推广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5月经64排螺旋CT诊断的眼眶骨折病例36例,对其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的病例中,64排螺旋CT都清晰的显示了骨折部位、范围、对周围结构的累及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以独特的影像学优势,在眼眶骨折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64排 螺旋CT 眼眶骨折 优势 诊断价值
  • 简介:眼眶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整个眼眶病中眼眶爆裂性骨折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 标签: 眼眶爆裂性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眶下壁爆裂性骨折眶下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眶下壁骨折眶下神经损伤后2周神经功能不能恢复者57例(57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行眶下壁骨折缺损修补联合眶下神经松解手术者29例为试验组;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者28例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1、3及6个月试验组神经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Z=3.381、4.165、3.782;P=0.013、0.008、0.011)。结论眶下壁骨折合并眶下神经损伤者,手术治疗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良好,优于药物治疗者。

  • 标签: 骨折,眶下壁 损伤,神经,眶下 治疗,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应用于眼眶骨折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眼眶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次CT检查结果显示,单侧眼眶骨折39例,双侧眼眶骨折12例。有31例爆裂性骨折,其中单侧眶内壁15例、单侧眶下壁14例,双侧眶内壁1例、双侧眶下壁1例。合并有6例眼球内陷、25例眶内气肿、14例眼外肌肥大,眼外肌肥大患者中有8例内直肌肥大、4例下直肌肥大、2例多条眼肌肥大。合并12例其他面部骨折(鼻骨、颧弓、上颌窦、眶顶等骨折)。结论 在眼眶骨折患者的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的结果更准确,检出率极高,基本无误诊或漏诊情况,有利于后续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眼眶骨折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青少年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特征,评估其手术修复的效果和植入材料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青少年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手术61例(61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缺损面积,其中57例术中植入可吸收材料(PolyMax Rapid),4例术中植入镶嵌钛网高密度多孔聚乙烯种植体(Medpor-Titan)。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中男52例,女9例。年龄范围10~22岁,平均(16.98±4.45)岁,交通事故为最常见的骨折原因。术前有复视的55例中,术后53例(96.36%)复视完全矫正;术前有眼球运动障碍的52例中,术后50例(96.15%)眼球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无与眼眶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青少年眼眶爆裂性骨折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发生率高,使用可吸收材料作为植入物手术效果良好,对于大面积的骨质缺损,可以使用Medpor-Titan进行修复。

  • 标签: 骨折,爆裂性,眼眶,青少年 可吸收性植入物 眼球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从法医学的角度对外伤性眼眶内侧壁骨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确定损伤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成因。 方法:采用综合性法医学检查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收集、影像学诊断(如CT扫描等),以及必要时的组织病理学分析。此外,还结合了损伤机制的理论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 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损伤特征和相关证据,发现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特定模式与外力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有关。影像学检查显示了骨折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并提供了关于损伤程度等重要信息。 结论:综合法医学分析结果表明,外伤性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特征与特定类型的外力作用相符,可以为判断损伤成因和法律责任提供关键证据。此外,本文还强调了法医学在处理此类案件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区分意外伤害与故意伤害方面。

  • 标签: 外伤性眼眶内侧壁骨折 法医学分析 影像学诊断 损伤机制 法律责任。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眼眶骨折修复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分析。方法 以100例进行复合眼眶骨折手术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眼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焦虑自评量表)评分(P<0.01);WHOQOL-BREF(The WHO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眼眶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眼眶骨折修复 早期护理干预 并发症 焦虑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