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石油污染事故,造成了经济的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各国都制定法律法规来控制石油的污染,石油的监测和分析要求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本文主要分析了石油污染物采样的注意事项与测定前的准备工作,详细介绍了石油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

  • 标签: 石油类 污染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发,而水中石油是水质分析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可以对水中石油进行测定,从而达到对水污染的监测,本文就地表水中石油实验的常见问题,从乳化、实验器皿、试剂干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石油实验常见问题的分析。

  • 标签: 地表水,石油类,常见问题
  • 简介:摘要:水质监测既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又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而环保监测站负责监测大庆石化公司总外排污水和重点排污口水质,其中《水质 石油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637-2018)又是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反映水质的指标之一,石油和动植物油类是所有外排口都必须监测的重要指标。

  • 标签:
  • 简介:为了寻找钻井固化物中石油含量测定的最佳萃取条件,使用四氯化碳振荡萃取,利用红外测油仪进行比色的方法,通过对样品含水量、样品颗粒大小、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等因素进行实验验证。确定了最佳的萃取条件:含水量为3.90%,经过简单处理不需要过筛,室温下水平振荡30min。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0%~9.40%,加标回收率为82.2%~108.0%,检出限为0.014mg/g。

  • 标签: 钻井固化物 石油类 红外法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
  • 简介:为了弄清含油土壤中石油对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中原油田进行了两年的盆栽小麦实验。实验中采用不同含油浓度,分别对小麦的出苗率、有效分蘖数、株高、穗长,千粒重及品质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土壤中原油含量对小麦的出苗率影响最明显,其它小麦粒中苯并芘及挥发酚残量均低于国家标准。

  • 标签: 石油 植物 生长 小麦 土壤分析 含油量
  • 简介:摘要:在对污水中所存在的石油物质进行萃取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萃取方法,文章在研究时所选择的萃取剂为四氯乙烯,利用不同方法进行萃取,最后对所得到的萃取效果进行比较。根据相关结果显示,其中搅拌式自动萃取所具有的萃取速度是最快的,但是如果不考虑时间的长短,都只选择最为理想的萃取时间,那么本文研究的萃取方法所获得的萃取效果并没有任何区别,都可以达到实验要求。

  • 标签: 污水 石油类 萃取
  • 简介:摘要监测水中石油物质能够为环境监测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介绍一种经改良的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提高了水样中石油测定效率。

  • 标签: 萃取 红外分光光度 加标回收率
  • 简介:摘要:石油是当前生活中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应用范围及消耗量不断在增加,被称为“黑色黄金”。然而,在开采提炼石油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工艺及处理技术的限制,石油污染物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污染物对环境也产生很大的影响。石油物质中的废水、废渣,对土壤环境以及水体生态环境都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更加全面了解石油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石油污染物的防治管理及石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石油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展开讨论。

  • 标签: 石油类污染物 环境影响生态环境
  • 简介:应用兴化湾海域枯、丰水期(2006年12月、2007年4月),大、小潮期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水体中石油的分布特征,并根据不同的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选取第二、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值为指标,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了兴化湾海水中石油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海域石油浓度范围为0.003~0.320mg/L,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江阴半岛西南侧.枯水期的石油浓度远高于丰水期,其中,位于水质二类区的站位超标率分别为71.0%和17.0%,水质三类区中航道和锚地区站位的超标率分别为3.6%和0;总体超标率则分别为47.5%和11.0%;与历史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兴化湾石油浓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可能与船舶突发性事件有关,并且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此外,还讨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对策措施.

  • 标签: 石油类 浓度分布 对策 兴化湾
  • 简介:摘要:石油是评价地表水水质状况和监控水体是 否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石油是由不同的烃类 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因此测定地表水中石油 类物质的含量是一项有难度的工作。地表水中石油也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评价地表水水质状况和控制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但由于石油物质组成复杂且在水中溶解度低,地表水中石油含量相对较低,油膜与水体不能均匀混合,难以采集到代表性的样品,因此地表水中石油含量的准确测定一直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非常重要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地表水 石油类 油膜 芳烃类
  • 简介: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一直是环保界研究的重点。为此,简述了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存在状态,介绍了其在土壤中的迁移、吸附和降解行为,以及其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全面了解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石油类污染物 土壤 吸附 迁移 降解
  • 简介:摘要: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水污染日益严重,而水中石油、动植物油是水质分析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可以对水中石油、动植物油进行测定,从而达到对水污染的监测,使环境保护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本文就地表水中石油实验的常见问题,从乳化现象、试剂精制、实验器皿及硅酸镁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地表水中石油实验常见问题的分析。

  • 标签: 地表水 石油类 常见问题
  • 简介:摘要:红外分光光度法因其能全面、准确地检测水体中油类物质的含量,灵敏度高、不受油品影响,在我国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得到全面普及使用。本篇文章就对水质中石油和动植物油的测定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

  • 标签: 水质 石油 动植物油 测定
  • 简介:经过油膜厚度取样试验,分别对油膜厚度为0.5,1.0,1.5cm的含油污水进行模拟取样,证实油膜厚度取样器的可靠性和易操作性.对鄯善油区土壤进行含油污水淋滤试验,土壤中石油主要集中在0~20cm层,监测土壤污染单元时,可直接用铁铲取分层土样进行测定.室内油膜厚度取样试验,表明该取样器能快速、准确达到测定要求.

  • 标签: 溢油事故 石油类 油膜厚度 土壤监测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石油钻井、地面测试类电缆产品应用比例不断提升,对产品的质量保障能力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子组件产品的质量管理需要符合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特殊特性,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方法。本文从产品立项评审、材料特殊特性管控、制造技术防呆、生产线的管理经验、检验保证能力方面浅谈与之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石油是水质环境中极为重要的污染指标,为了涵盖各种浓度及类型的水体,生态环境部于近期同时发布了水质石油红外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本文通过对两种方法特性参数以及应用于各类实际水样测定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的实际检出限、加标回收率、精密度及准确度等性能指标相近。在使用不同萃取方式应用于各种不同来源和组成水体的实际样品测定时,同种方法所得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 10%,但两种方法最大相对偏差达到了 41.2%,并且石油含量越高时,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较紫外分光光度法与样品理论浓度值更为接近,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较复杂水体石油样品的测定存在局限性。

  • 标签: 红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石油类测定
  • 简介:《金属焊接》是石油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应用技术课程,本着体现优势、突出特色和强化示范的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金属焊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结合目前国内石油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使课程更突出了与石油工业紧密结合的特色,进一步发挥了《金属焊接》课程在石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精品课程 金属焊接 课程建设 石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