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口发展的形势不断变化,人口素质问题、人口结构问题等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文化、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滞后,产生了一系列与人口因素有关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并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所关注的人口热点、难点问题。

  • 标签: 人口论坛 开办研究生 研究生人口
  • 简介:认为这是在研究出生性别比问题中出现的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第一位原因是女婴漏报,重新认识中国近期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主要是统计不实问题

  • 标签: 中国出生 人口性别比 出生人口
  • 简介:人文教育作为关于文化和人性的教育是研究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高校普遍重视人文教育,注重在基础课程教学、专业学习与研究以及学位论文撰写等环节开展人文教育,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表现为课程不够丰富、导师力量偏弱以及学生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加强研究文教育,需要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课程意识、导师意识和自我意识,并从培养目标、经典阅读、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着力推进,进而稳步提高研究培养质量,造就一批具有学识扎实、理想坚定、境界高远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 标签: 研究生 人文教育 课程改革 经典阅读
  • 简介:重新认识出生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升高等相关问题1983年在分析中国1‰人口生育抽样调查的1981年全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时,在分析中国近期总人口出生性别比与分孩次出生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升高时,重新认识中国近期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主要是统计不实问题对于中国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归因分析

  • 标签: 中国出生 人口性别比 出生人口
  • 简介:近期的总体出生人性别比与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才能导致总出生人性别比与分孩次出生性别比的变动,UnbanlanceoftheSexRatioatBirthinKorea.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

  • 标签: 中国出生 人口性别比 出生人口
  • 简介:在分析中国近期总人口出生性别比与分孩次出生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升高时,既不认为分孩次出生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升高为政党,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第一位原因是女婴漏报

  • 标签: 中国出生 人口性别比 出生人口
  • 简介:近期的总体出生人性别比与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如果中国近期总体出生性别比与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升高是生育率下降的必然产物,UnbanlanceoftheSexRatioatBirthinKorea.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

  • 标签: 中国出生 人口性别比 出生人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大学教育的本质及人格的含义入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应如何加强导师对研究格的塑造.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导师 研究生 人格
  • 简介:大量研究证实流动人口会降低全国各城市生育率水平,但是两者的数量关系仍然不是十分清楚。本文以广东为例,利用1990—2005年广东流动人口和出生人数据,对流动人口变动与广东出生人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 标签: 流动人口 出生人口 广义差分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决定》精神,大力推进人口早期教育,形成了“政府推动、计生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群众受益”这一全新的早期教育工作模式,切实把人口早期教育打造成我市的惠民工程。我市计生协会2006年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授予全国首家“市级项目工作站”,钟楼、天宁、武进区被授予“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

  • 标签: 出生人口素质 早期教育 《决定》精神 政府推动 社会参与 资源共享
  • 简介: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抽取各年级研究252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理科研究135人,文科研究117人。最后收回问卷200份,占79.3%,其中有效问卷198份,占78.5%。在198名研究中,文科98人,占49.4%,理科100人,占50.5%;男生132人,占66.6%,女生66人,占33.3%;历届生(指从工作单位考上的研究)72人,占36.3%,应届生(指从本科生毕业后考上的研究)126人,占63.6%。整个样本中性别与生源的比例与总体非常接近。由于我校是一所综合性院校,回答问卷的学生涉及研究比较集中的17个系

  • 标签: 研究生 人生价值观 现状调查 人生价值标准 人生价值取向 人生价值目标
  • 简介:近年,由制度经济学衍生出的各种“制度”问题研究和“制度”理念开始渗入国内多个学科领域。制度经济学经典文献中关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制度结构、制度变迁、制度安排等基本术语,已成为经济学界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在人口领域,事实上,“制度”也在不动声色地行使着它们的威力。我国在全国普遍实行计划生育之前,

  • 标签: 出生人口性别比 制度经济学 安全 “制度” 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领域
  • 简介:摘要:随着军队院校研究培养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现阶段军队院校研究培养和军队人才需求的关联分析,给出了军队院校研究培养过程中的几点思考。基于此,文章探索了面向创新型军校研究才培养机制,分别从研究培养教学模式、科研导向以及军地合作培养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介绍了我们的相关做法。最后从推进军校研究管理机制改革、建立工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加大研究军地合作培养规模以及强化保密机制等方面为军校研究才培养提供了思考和建议。

  • 标签: 人才培养机制 教学模式 科研导向 军地合作培养
  • 简介:摘要:研究教育阶段不仅要注重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科研水平,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人才培养能力,积极应对日常科研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 标签: 研究生培养 人才培养 德育教育 能力改革。
  • 简介:理工科研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队伍,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后备力量,他们的素质状况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理工科研究优秀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人文知识薄弱、人文精神缺失、创新能力匮乏是当前理工科研究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积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高度重视理工科研究的人文素质教育,科学合理创设人文课程,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尽快提升理工科研究的综合素养,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教育任务。

  • 标签: 理工科研究生 人文教育 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
  • 简介:参照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本文章分析比较了北京林业大学等5所高校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方案》,结合南京农业大学的实践,借鉴美国、英国和法国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的经验,提出要因地制宜的设置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学业考核机制、论文选题多样化,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 标签: 硕士研究生 农业推广 全日制 人才培养模式
  • 简介:本文着重从调查分析研究的以下人生价值取向变化来看其人生观的变化及其主要特点:(1)关于人生目标和人生幸福的价值评价;(2)关于人生价值的评价;(3)关于理想品质的价值评价;(4)关于人生动力的评价。通过调查,本文认为,研究价值观的变化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相适应的,积极、向上、健康是其主流。注重个体,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给社会生活注入生机和活力;偏重功利、强调务实,有利于他们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也会使他们走上歧途,变得私欲膨胀,追名逐利,目光短浅。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文提出四点建议

  • 标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人生价值观 高校研究生 现状调查 研究生群体 人生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