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甘肃省金川矿带、吉林省磐石矿带;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德伯里(Sudbury)矿带;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林莱克的汤普森(LynnLake-Thompson)矿带;苏联科拉(Kojia)半岛矿带;俄罗斯西伯利亚诺里尔斯克(HophHjibck)矿带;澳大利亚坎巴尔达(KaMbalda)矿带;博茨瓦纳塞莱比-皮奎(SelebiPhikwe)矿带;芬兰科塔拉蒂(Kotalahti)矿带。

  • 标签: 硫化镍矿 区域分布 安大略省 西伯利亚 澳大利亚 博茨瓦纳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深入,铜和作为重要的工业金属,其需求持续增长。铜硫化矿作为这两种金属的主要来源之一,其高效、环保的选矿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铜硫化矿的资源特点、工艺矿物学特性以及选矿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分析选矿新工艺、捕收剂和调整剂的研究进展,本文将为铜硫化矿的选矿技术提供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的展望,以期促进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铜镍硫化矿 选矿 技术进展
  • 简介:以γ射线辐照硫代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水溶液,所得沉淀物经乙醇多次清洗后60℃下烘干。将所得粉末样品分别在氩气氛中160-500℃焙烧4h,使用X射线衍射(XRD)及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EXAFS)分析样品的结构。结果表明,160℃以下烘干所得样品为纳米非晶,其Ni-S壳层为四配位结构,Ni-S键长为0.221nm。经300℃焙烧后,非晶转为NiS微晶,Ni-S壳层变为八面体六配位(红矿型)结构,Ni-S键长增加至0.238nm。进一步提高焙烧温度时,所形成NiS晶粒逐渐长大。对经500℃焙烧样品,X射线衍射检测到很尖锐的对应单一NiS物种的衍射峰。

  • 标签: γ辐照法 晶化 硫化镍 纳米粉末 结构 X射线衍射
  • 简介:描述岩浆中铜、、钴、铁迁移富集新机制。铜、、钴、铁呈氢化物迁移至地壳浅部,氢被氧化成水,铜、、钴、铁被硫化硫化物及硫砷化物富集成矿床。

  • 标签: 氢化物 成矿机制 化学模式 铜镍硫化物
  • 简介: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钴锰三元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随着时间的持续推进,电池的寿命也在逐渐结束,大量的废旧电池及其前驱体废料已经成为环境和资源利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对钴锰三元前驱体废料与硫化废料的联合浸出试验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硫化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于浸出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反应条件。

  • 标签: 镍钴锰 三元前驱体废料 硫化镍废料 联合浸出
  • 简介: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在诺里尔斯克襟业推广应用处理硫化中间产品的湿法冶金工艺,实施该工艺首先是利用高铳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含和钴的脱铜氯化物电解液,进而可将其加工成阴极金属。该工艺的不足之处是无法使铜完全分离,使获得纯产品的工艺变得复杂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可以分离高铳中有色金属,并获得纯度较高的钴氯化物电解液,以及高纯硫酸铜电解液的工艺。

  • 标签: 湿法冶金工艺 中间产品 铜镍 冶金处理 硫化 铜电解液
  • 简介:作者从矿化岩带、含矿岩体和矿床特点三个层次,概括地阐述了新疆铜硫化物矿床成生的地质条件、基本特点,成因及矿模式;用归纳对比法,突出地探讨了新疆槽区铜硫化物矿床的分布规律.

  • 标签: 新疆 铜镍硫化物矿床 成生地质条件 成矿模式 分布规律
  • 简介:针对某硫化矿矿物铜品位较低,脉石含量多、易泥化等特点,采用铜混合浮选工艺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原矿-段磨矿细度-0.074mm占70%,添加碳酸钠作调整剂、CMC作脉石抑制剂、硫酸铜作活化剂、乙基黄药作捕收剂、J-622作捕收起泡剂,经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产出铜混合精矿的工艺流程条件下,能够获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94%、82.23%,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18%、79.93%,精矿氧化镁含量为2.93%的闭路浮选指标。

  • 标签: 浮选 硫化铜镍矿 混合浮选
  • 简介:【摘要】批量生产新型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之后,快速增加了钴需求。而湿法冶金技术适用于处理低品位、复杂难选的硫化矿 ,本文主要分析了钴混合硫化物湿法冶金的生产实践,进一步完善相关生产工艺,提高整体生产质量和产量。

  • 标签: 钴镍混合硫化物 湿法冶金 生产实践
  • 简介:研究了用硫化钾处理镀溶液中铜杂质的方法,搅拌镀液,向镀液中缓慢加入硫化钾(0.1-0.25)g/L,反应(40-50)min,硫化钾与铜杂质以及离子生成沉淀物,加活性炭吸附,过滤镀液。实践表明,向镀溶液中加硫化钾至0.25g/L,铜杂质的去除率为96.8%-99.5%。与传统的亚铁氰化钾沉淀法相比,本法处理成本较低。

  • 标签: 镀镍溶液 铜杂质 处理 硫化钾 沉淀法
  • 简介:通过对金川矿床的深部勘探成果的地质对比分析:金川矿床的深部勘探成果更进一步证矿床的成岩、成矿时的构造环境为拉张性构造环境,岩体在三维空间上呈锯齿状追踪式分布,形态、产状多变,并非单斜岩墙;无论含矿岩浆、富矿岩浆还是矿浆,在上巡、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的发生了铜的金属硫化物与的金属硫化物的二次分异,这次分异对金咱矿床中Cu、Au、Ag、PGE的富集产生了重要作用;一二矿区交界部位的富铜盲

  • 标签: 铜镍硫化物矿床 勘探成果 地质意义 找矿
  • 简介:建立了在常压氧化硫酸浸出合金硫化矿过程中通氧反应结束后铜离子浸出的动力学方程,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29.88kJ·K^-1·mol^-1.根据该动力学方程,可以进一步对硫酸氧化浸出合金硫化矿过程中的浸出速率进行推导.

  • 标签: 合金 硫化镍 浸出 铜离子 动力学
  • 简介:在应用地质地球物理方法普查找矿时,从设计到野外工作,以及对所取得成果资料的解释推断都需要了解研究有关调查地区及探测目标的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及其主要特性,以便确定有效的普查找矿方法和提出切合实际的解释推断意见.建立和应用探测目标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式,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总结建立了新疆铜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式,指出了普查寻找这类矿床的主要标志和基本方法.

  • 标签: 新疆 铜镍硫化物矿床 地质-地球物理模式 找矿标志
  • 简介:在东天山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俯冲-增生造山过程中,形成了大量镁铁-超镁铁岩石以及大量Cu-Ni-PGE矿床,包括土墩-黄山-镜儿泉—带大量铜硫化物矿床,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内生金属矿床富集区和后备矿产基地,这些矿床形成于岛弧环境,为古亚洲洋俯冲增生的产物,并非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

  • 标签: 东天山 晚古生代 俯冲-增生 成矿作用
  • 简介:微量元素相关性和配分特征反映矿浆的不同源区和演化过程。本文从PGE,Zn,Sb,As,Mn,V,Ba,Sr,REE的相关系数和配分特征来判断不同期次和不同类型岩矿石的成岩成矿母质的原始特征和演化过程。利用各种参数比值和图解佐证了金川矿体的成矿母质属于高镁拉斑玄武岩。

  • 标签: PGE 微量元素 铜镍硫化物 铂族
  • 简介:该文主要采用简单的溶剂热和水热法通过控制不同条件如硫源和表面活性剂合成了多种形貌的硫化纳米材料,在使用L-胱氨酸,硫代乙酰胺作为硫源以及PEG2000作为表面活性剂时,分别获得了规整的硫化实心球,海胆状硫化空心微球以及由纳米粒子组成的空心球,分别测定了三者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海胆状硫化空心微球的循环性能较好,循环30次以后放电容量保持在200mAhg^-1左右.

  • 标签: 硫化镍 可控合成 电化学
  • 简介:一.世界供需情况2007年世界产量为134.1万t,比2006年增加2.8万t。需求为128.7万t,比2006年减少6.7万t。供应过剩5.4万t。

  • 标签: 供需情况 世界
  • 简介:一.2006年情况原生供需情况据日本住友金属矿山公司统计,2006年全球原生产量为131.5万t,比2005年增加38万t。需求为135.4万t,比2005年增加120万t。供应缺口为3.9万t。

  • 标签: 供需情况 金属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