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现代无机合成的两大热点领域——硬化和软化学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介绍了两种思路包括的几种方法及特点,并对两种合成思路进行了对比。

  • 标签: 无机合成 硬化学 软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颈硬化症患者应用电化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膀胱颈硬化症患者,经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和膀胱镜检等检查确诊后,均采用EASY一100A电化学前列腺增生治疗仪进行电化学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3及6个月的尿流率、残余尿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术后5—7d拔除导尿管,34例拔管后排尿通畅,2例出现尿潴留,经重新留置导尿1周再拔除后排尿通畅。所有患者术后无出血、尿失禁等并发症。术后l、3及6个月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0.4±1.6)、(11.2±1.8)及(11.7±1.3)mL·s-1,与术前(4.9±1.7)mL·s-1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l、3及6个月残余尿量分别为(38±11)、(35±15)及(26±13)mL,与术前(80±12)mL比较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对于高危膀胱颈硬化症患者经电化学治疗是一种安全、经济而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电化学 治疗 膀胱颈硬化症
  • 简介:目的:研究肝癌合并肝硬化及化疗栓塞造成肝功能损害的防治。方法:对剖腹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55例硬化型肝癌由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每日一次,每次10ml连续2周。以未接受复方丹参灌注的25例选择标准相同的硬化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肿瘤体积缩小88%,对照组为68%;两组比较p<0.05;血清AFP变化,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肝功能研究组一周内改善或正常者为56%,两周内为93%,对照组一周内改善或正常为44%,两周内为68%。免疫指标lgG、IgA、IgM比治疗前更接近正常水平,治疗前后比较p<0.05。Cpm、SI均比治疗前有提高,p<0.05;CD3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D3^*/CDs^*比值有明显改善。研究组HBsAg转阴率为42.85%,对照组为4%。研究组平均生存期为18个月,对照组为11.7个月。结论:复方丹参对硬化型肝癌及化疗栓塞造成的肝功能损害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对缩小瘤体及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肝动脉化学栓塞 复方丹参 治疗 合并症 肝癌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血管外科使用电化学疗法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75例静脉畸形患者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疗效评价方法参考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根据MRI评估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分析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分层因素间的疗效差异。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75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3.3%(55/75),疾病控制率为96.0%(72/7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在多个部位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较单个部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直径>20 cm的有效率较直径≤20 cm降低(P<0.001),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既往有电化学治疗史的患者再次采取电化学治疗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依然有效。术后疼痛评分较术前降低(P<0.001)。并发症均可恢复。结论电化学疗法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畸形疗效明确,尤其对于广泛性病变效果良好,可重复、多次治疗,且并发症少,疼痛症状改善明显。

  • 标签: 静脉畸形 电化学疗法 聚多卡醇 泡沫硬化剂
  • 简介: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肝硬化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所以我们要了解肝硬化知识,积极预防肝硬化的发生。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死亡原因 慢性肝病 肝性脑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肝硬化、肝硬化腹水,病情复杂,病史长。中医和现代医学对它的治疗方法越来越明了,为此本人肝硬化治疗作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肝硬化 肝硬化腹水 治疗 新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硬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对比。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在研究期间总共选取20例酒精性肝硬化、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0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借助调查问卷与临床检查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包含外周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数据。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相对于其他三种疾病患者而言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结果有意义。所有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均处于50%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最高,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的INR异常率最高(60.0%)。结论酒精性肝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相对于其他多种肝硬化而言临床特点突出,需要在临床中高度重视酒精性肝硬化,提高临床干预水平。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丙型肝炎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的观察额诊断,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肝硬化的方法。方法选取1995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A组和B组、C组,A组26例,A组患者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B组26例,B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C组34例,C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总结。结果A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7﹪,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9.2﹪,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4﹪。C组的数据分别和A、B两组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硬化的患者的治疗,采用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形式都比较单一,有效率较低,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治疗体会 中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本文将对肝硬化治疗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诱导分化治疗 干细胞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03-02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其特点是一种病因或数种病因长期反复刺激和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并伴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晚期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疾病。因此,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和知识宣教就尤为重要。同时对我们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肝硬化 护理
  • 简介:详细分析了馒头在贮存过程中硬度和支链淀粉结晶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馒头中支链淀粉结晶、小麦蛋白质与淀粉分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影响馒头硬化的主要因子.具体讲,馒头中支链淀粉结晶速率加快或小麦蛋白质和淀粉之间的交互作用加强,会加速馒头的硬化,而改善馒头的比容可以延缓馒头的硬化.

  • 标签: 馒头硬化 淀粉结晶
  • 简介:鼓室硬化是指中耳黏膜下层或鼓膜固有层中弹性纤维透明样变性,是中耳黏膜慢性炎症或反复急性炎症的终末反应。早在1869年Troltsch首先描述了该病,其病因不清,有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动脉粥样硬化、高钙血症等有关。鼓室硬化的发病机制也不甚清楚,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鼓室硬化是中耳慢性炎症非特异性的不可逆结果。按组织学特点鼓室硬化可以分为硬化型黏膜炎和破骨型黏膜炎,后者可破坏骨质,累及听骨链。也有学者主张根据手术中所见硬化斑块的范围来分型,可分为鼓膜钙化型、锤砧骨固定型、镫骨固定型及全鼓室硬化型,认为这种分型更有治疗指导价值。目前的争论热点在于如何更有效的治疗鼓室硬化,尤其是镫骨固定的病例。本文主要对鼓室硬化的治疗进行论述。

  • 标签: 耳硬化病(Otosclerosis) 镫骨(Stapes) 鼓室成形术(Tympanoplasty)
  • 简介:摘 要:低钠血症常见于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继发腹水患者,尽管在肝硬化早期不明显,但随着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进展导致内脏血管扩张,继而引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和抗利尿激素(ADH)等机制激活,净效果是滞留钠和水,以补偿低有效循环量,从而导致腹水的发展。这些代偿机制共同影响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肾脏溶质游离水的清除。抗利尿激素(ADH)的非渗透性分泌,会进一步加重过量的水分滞留,从而导致低钠血症。本综述主要讨论严重低钠血症患者并发症与预后。

  • 标签: 肝硬化 低钠血症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