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STAT3信号分子是否参与电磁辐射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方法Western-blot检测小胶质细胞STAT3蛋白质表达及磷酸表达变化,凝胶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检测小胶质细胞STAT3的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结果电磁辐射后小胶质细胞STAT3磷酸增强,STAT3核转位与DNA结合活性在辐照后6-24h增加,并以12h最为明显。结论STAT3信号分子参与了电磁辐射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过程。

  • 标签: 电磁辐射 N9小胶质细胞 STAT3信号分子 磷酸化
  • 简介:日本味之素公司在研究核酸系鲜味调味料的过程中,找到能进行特异位置磷酸反应的微生物,从而发现了由这种微生物产生的能适应生产核酸系鲜味调味料需要的鲜味物质,使生产这类核酸系调味料的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此项研究成果已经于今年3月31日在广岛大学举行的日本农业化学学会研讨会上发表。味之素公司在研究中首先进行微生

  • 标签: 调味料 鲜味 磷酸化反应 微生物 核酸 产生
  • 简介:通常认为,在蛋白质上加入磷酸基是真核生物细胞主要的翻译后修饰调节。但是,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这种修饰作用也存在于原核细胞,而且也有其功能,在MCP的这篇文章中,作者应用准确度高的质谱分析,结合磷酸多肽富集技术,

  • 标签: 磷酸化作用 细菌 真核生物细胞 翻译后修饰 原核细胞 修饰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宿主感染致病微生物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不当可进展为严重脓毒症,甚至脓毒症休克,是PICU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脓毒症的炎性反应对细胞的一系列基础生理功能均造成影响,包括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氧化磷酸通过氧的还原产生三磷酸腺苷形式的高能磷酸键,为细胞供能并生成一系列有功能的副产物。在脓毒症时,线粒体中氧化磷酸的过程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又进一步促进了脓毒性器官损伤的发生。该综述旨在说明脓毒症时氧化磷酸功能变化与脓毒症各器官损伤之间的联系。

  • 标签: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以蓖麻油为主雾原料,经醇解反应、与有机硅接枝、磷酸反应合成了加脂剂含硅磷酸酯交换蓖麻油。通过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等确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并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当蓖麻油与丁醇的摩尔比为1:(3~4)时,蓖麻油的酯交换深度比较理想;反应温度在80℃-90℃时,接枝率可达85%以上;在较低的温度下,蓖麻油接枝产物可以发生磷酸反应,生成的磷酸蓖麻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左右,乳液稳定。

  • 标签: 磷酸化反应 有机硅改性 反应合成 蓖麻油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凝胶渗透色谱
  • 简介: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3STAT3)是STAT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激活后作用于细胞核内特异的DNA片断,调控靶基因的转录,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形成,侵袭转移及免疫逃逸。STAT3的持续激活与许多肿瘤和癌症相关。有关STAT3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近年也越来越多。

  • 标签: 肝癌 STAT3 进展
  • 简介:摘要:磷酸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通过细胞信号转导、调节基因表达来调控着机体众多生物学进程,异常的蛋白磷酸可能会直接导致疾病的产生。以高脂喂养瘦素蛋白受体缺陷型小鼠,构建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磷酸蛋白质组学分析。为比较正常小鼠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磷酸蛋白质差异,全面提取正常小鼠与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脏组织总蛋白,经胰酶酶解,对肽段进行稳定同位素双甲基化定量标记,富集并分离磷酸肽,质谱检测,共鉴定出 214个有定量信息的磷酸蛋白和 356个非冗余磷酸位点。将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 C57BL/6小鼠的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些参与能量代谢过程中的蛋白发生了磷酸差异变化,推测这些通路变化可能与小鼠糖尿病病发存在着一定联系。

  • 标签: 磷酸化 Ⅱ型糖尿病 蛋白质组学 定量标记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6月龄患儿以腹泻、呕吐起病,临床表现为排稀水样便并次数增多,营养不良,双肾多发结石,胃肠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降段黏膜病理示固有层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绒毛萎缩。全外显子测序发现STAT3基因c.1516G>A(p.E506K)杂合错义突变,为自发变异。该突变未曾见报道,可能是儿童慢性腹泻新发致病突变。该患儿改无乳糖深度水解配方喂养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排便正常,体重逐渐增加,双肾结石变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3是一种在多种组织(包括心肌)中表达的信号分子。多项体内外研究表明,STAT3参与了多种病理生理状态下的心肌保护以及心肌肥厚调节。STAT3可被多种因素激活,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神经内分泌因素、缺血缺氧刺激等。作为一种功能多样化的转录因子,STAT3能与大量的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并形成了多种细胞内外信号通路,这些以STAT3为核心的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生理(如妊娠)及病理(如心肌细胞坏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等)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对近年来STAT3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作用机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 简介:用磷酰氯(POCl3)对胶原纤维进行磷酸,制备磷酸胶原纤维(P-CF)吸附材料,研究了P-CF对Cu^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P-CF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pH2.0-5.5范围内,无磷脱落;在pH3.5-5.5范围内,P-CF对Cu^2+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当Cu^2+初始浓度为1.0mmol/L,pH为4.5时,平衡吸附量达到0.73mmol/g。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吸附量略有增加。P-CF对Cu^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进一步研究表明,溶液离子强度对P-CF吸附Cu^2+的影响不明显。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吸附材料,P-CF可望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

  • 标签: 胶原纤维 磷酸化 吸附剂 CU^2+ 吸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磷酸α-突触核蛋白(phosphorylated α synuclein,p-α-syn)在皮肤神经中的沉积特点,以及其作为帕金森病外周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15例帕金森病患者及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1名,进行13项小纤维神经病和症状问卷(SFN-SIQ)评分。将帕金森病患者按照主要临床表现分为运动迟缓(n=7)和静止性震颤(n=8)2个亚组,并以Hoehn-Yahr分级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其中0~2.5级为早期组(n=11),3.0~5.0级为中晚期(n=4)。采用环形钻孔器取帕金森病患者小腿和颈部皮肤,健康对照组只取小腿部位皮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α-syn在皮肤神经中的沉积情况并计数穿过单位长度基底膜的神经纤维数量即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density,IENFD)。结果12/15的帕金森病患者表皮下神经丛、真皮神经束、汗腺、立毛肌、血管或毛囊周围神经中可见点状或线状p-α-syn沉积,健康对照组皮肤中未见沉积。p-α-syn在单个部位沉积的阳性率分别为小腿6/15、颈部7/15,总阳性率为12/15。帕金森病组的IENFD为(6.85±1.94)根/mm,较对照组[(10.45±3.70)根/mm]明显下降(t=-3.303,P=0.002),与SFN-SIQ评分呈负相关(r=-0.561,P=0.046)。疾病早期与中晚期患者之间,以及以震颤和以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之间比较,p-α-syn沉积阳性率和IENF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α-syn在帕金森病患者皮肤神经纤维中沉积,伴随IENFD明显下降。提示皮肤神经中p-α-syn沉积可能是帕金森病固有的外周病理改变,有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外周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 标签: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 皮肤活检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居女性肿瘤首位。近年来,磷酸蛋白质组学研究广泛,与乳腺癌的发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均密切相关。笔者系统性回顾了磷酸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并重点介绍乳腺癌磷酸蛋白质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乳腺肿瘤 蛋白质组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发现蛋白磷酸酶家族在不同的脑区进行的生物调控在抑郁症研究中一直很受重视,其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 1,PP1)可通过其在突触处催化细胞中大部分磷酸丝氨酸和磷酸苏氨酸的去磷酸来控制突触可塑性。尽管PP1及其去磷酸参与了许多关键的生物过程,但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综述各种证据,支持PP1及其去磷酸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 去磷酸化 抑郁症 突触可塑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癌及其不同亚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及其磷酸蛋白p-H3K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PI3K信号通路中PI3K及其磷酸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的女性浸润性乳腺癌117例,按照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结果分子分型(HER2++者进一步行FISH检测明确状态),其中三阴型乳腺癌组(TN组)28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组(HER2+组)12例和管腔上皮型乳腺癌组(Luminal组)77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EGFR、PI3K和p-PI3K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乳腺癌及其不同亚型中的表达特点,以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PI3K和p-PI3K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程度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7.589,P<0.001;Х^2=49.327,P<0.001).同样,EGFR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Х^2=10.920,P=0.004).②TN组和HER2+组中PI3K和p-PI3K的阳性表达率相似,但显著低于Lumin-al,而EGFR在TN组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Х^2=9.842,P=0.037;Х^2=13.423,P=0.006;Х^2=12.410,P=0.012).PI3K、EGFR仅在TN组与Luminal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835,P=0.020;Х^2=11.791,P=0.003),p-PI3K在TN组与Luminal组间及HER2+组与Lu-minal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9.336,P=0.009;Х^2=7.361,P=0.025),其余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③与PI3K相比,乳腺癌中p-PI3K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2者呈显著正相关(r=0.324,P<0.001).但不同亚型中PI3K和p-PI3K表达的相关性却存在不同,�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亚型 PI3K信号通路 磷酸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路易体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例。通过皮肤神经微活检,检测路易体痴呆患者皮肤磷酸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与其他类型痴呆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路易体痴呆患者皮肤神经可见线状磷酸α-突触核蛋白沉积,其他痴呆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皮肤神经未见沉积。皮肤磷酸α-突触核蛋白有可能成为路易体痴呆鉴别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仍需大样本研究。

  • 标签: 痴呆 路易体痴呆 皮肤活检 α-突触核蛋白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早期1型和2型糖尿病大鼠大脑海马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的改变。方法: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高脂高糖饮食辅以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 标签: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PKC信号 大脑海马区 CAMKII 水平变化 磷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