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一矛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认真学习领会这一决策,对于全面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就业政策 城镇就业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经济体制改革 扩大就业 就业环境
  • 简介:价格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价格管理是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敏锐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果断把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转向

  • 标签: 价格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区域经济结构 农产品价格 农业产业结构 价格职能
  • 简介: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与以往不一样。在目标上,以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为拉动增长,现在的积极财政政策目标在稳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是要财政大规模扩张,而稳住增长更多是作用在结构上。

  • 标签: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模扩张
  • 简介: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财政金融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汇报,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具体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 标签: 积极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微调 财政金融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 稳健
  • 简介: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自1989年8月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显若的作用。但从目前中国经济运行态势看,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已经开始弱化。当前仍应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并根据经济运行的特点,合理掌握财政调控的时机和力度,适时地用货币政策相配合,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 标签: 积极财政政策 固定汇率 国债
  • 简介: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景气,特别是自“9.11”以来,情况更加变幻莫测,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逐步回落的局面,这必然会对我国经济调控政策的选择,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产生影响。

  • 标签: 中国 经济形势 财政政策 政策取向
  • 简介:从1998年至今,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实施四年之久,四年来,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好还是坏,一直存在着争议,最近,我们结合1998年以来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却出人意料:“积极财政政策”既没有产生积极的“带动效应”,也没有产生消极的“挤出效应”,只不过财政投入对全社会因素资产投资的增长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而已!

  • 标签: 中国 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