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衰病人护理中应用穴位敷结合穴位按摩的具体作用。 方法: 采用2023年01月-2023年10月我科收治的5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穴位敷结合穴位按摩护理,对两组心功能指标、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更优,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衰患者护理中采用穴位敷结合穴位按摩具有良好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穴位贴敷 药棒穴位按摩 心衰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治疗面瘫的护理方法。方法:将94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4例采用针刺结合穴位,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针刺疗法,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85.3%和100%,对照组分别为46.8%和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治疗面瘫的效果优于单纯针刺。

  • 标签: 面瘫 针刺 穴位贴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穴位敷是针灸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开展穴位敷技术操作规范的研制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举措,对于穴位敷技术科学研究及临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穴位敷机理、作用特点、取穴方法、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穴位 敷贴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小儿肺炎应用藏医穴位敷透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就诊的66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为33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研究组提供藏药穴位敷透治疗,将两组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5.82±0.45)天,肺部体征消失时间(5.65±0.51)天和住院时间均(7.16±0.51)天短于对照组(6.78±0.66)天,(7.01±0.21)天,(8.43±0.87)天,(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2.56±0.31)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40.54±6.66)%,第1秒呼气容积同肺活量之间的比值(69.88±8.36)%均高于对照组(1.93±0.32)L,(37.23±5.35)%,(63.89±7.81)%,(P<0.05)。结论:小儿肺炎应用藏医穴位敷透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藏药治疗 穴位贴敷透药治疗
  • 简介:【摘要】: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俗称“三伏”,是以“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来源于清代张潞《张氏医通》的“百芥子疗法”。其为纯中药治疗,毒副作用少、疗效好、价格低廉。

  • 标签: 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联合中医定向透在临床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 2017年 10月至 2019年 9月符合标准的 55例患者为受试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 27例和实验组 28例。常规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并要求患者遵医嘱服药。实验组采用穴位敷联合中医定向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 26例( 96.43%)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 22例( 81.48%),而实验组的用药不良反应仅为 1例( 3.57%),明显较常规组用药不良反应 5例( 18.52%)具有一定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化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临床用药对比,穴位敷联合中医定向透治疗腰肌劳损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穴位贴 中医定向透药 腰肌劳损治疗
  • 简介:【摘要】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属于是临床常见的胃肠疾病,具有连续性和反复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没有太过有效的方法。因此采用中医的穴位敷结合中药治疗,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功能性腹痛,寒凝血瘀,穴位贴敷,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羌穴位敷对肺结核患者咳嗽症状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40例肺结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平分成治疗组(20例:羌穴位敷)和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羌穴位敷贴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在提升治疗总有效率的同时不会致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升。

  • 标签: 羌药穴位敷贴 肺结核 咳嗽症状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小儿食积咳嗽患儿,应用穴位敷联合耳穴位压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86例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间的小儿食积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执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n=43例),采用穴位敷联合耳穴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小儿食积咳嗽患儿,应用穴位敷联合耳穴位压治疗,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贴敷 耳穴位贴压 小儿食积咳嗽
  • 简介:摘要针对小儿皮肤娇嫩、反应敏感的特点,在进行穴位敷治疗前后做好评估、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穴位敷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喘贴灵 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 护理
  • 简介:摘要:临床常见癫痫,属于慢性病,患者具备多种多样临床表现,病情较为复杂,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若未能及时控制患者病情,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当前由于人们缺乏癫痫疾病正确认知,患者不能获得及时有效治疗,导致难治性癫痫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增加了疾病防治难度。因此,应积极运用中药穴位敷治疗癫痫的方法,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中药穴位 贴敷 治疗癫痫
  • 简介:前一段时间,我做游戏时不小心把腿磕破了,过了很久才痊愈。从那时起,我就时常想:长大了一定要发明一种“神奇”。

  • 标签: 《我的“神奇药贴”》 小学 语文 作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穴位敷干预在抗结核副反应腹泻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2],从我院收治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发生副反应腹泻患者为观察对象,统计出5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联合穴位敷贴干预,每组各25例,评价两组患者的药物副反应缓解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药物副反应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药物胃肠道副反应治疗中选择穴位敷干预能大大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使患者尽早康健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穴位贴敷干预 抗结核药 胃肠道副反应 [3]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视疲劳患者接受穴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视疲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接受穴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和对照组(40例,只接受穴位治疗)。对比2组患者诊疗前后视疲劳评分、双眼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改善情况及诊疗效果。结果诊疗前,2组患者视疲劳评分、双眼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疗2个疗程后、诊疗4个疗程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视疲劳评分更低,双眼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更高,观察组患者疗程完成后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穴位眼贴穴位按摩视疲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5年l2月至2016年12月对100例咳嗽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联合穴位敷治疗咳嗽的治疗和护理。结果100例住院患者行耳穴压联合穴位敷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易感等症状消失。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耳穴压联合穴位敷治疗可达到持久的宣肺平喘、调节免疫力的功效,且操作简单,费用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病人易接受等因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咳嗽 耳穴贴压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穴位敷联合穴位按摩在肿瘤便秘患者的应用。方法:以我院收诊的70例肿瘤便秘患者对象,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穴位敷联合穴位按摩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分别为20例(57.14)、14例(40.00)、1例(2.86)、34例(97.14),对照组患者为14例(40.00)、16例(45.71)、5例(14.28)、30例(85.71),数据信息差异较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大便形状分型为Ⅰ、Ⅱ、Ⅲ、Ⅳ,数据信息为,9例(25.71)、8例(22.86)、8例(22.86)、8例(22.86),对照组为3例(8.57)、4例(11.43)、5例(14.29)、17例(48.57),信息差异较大,说明患者形状分型比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大便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有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肿瘤便秘患者采取穴位敷联合穴位按摩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变患者大便性状,改善便秘症状积分。

  • 标签: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 肿瘤便秘患者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