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窦性心率的临床疗效,初步探究其治疗窦性心动过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硫酸阿托品),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心动过疗效比较中,心率、心电图疗效、24h动态心电图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静息状态下心率比较,在起效时间上试验组稍慢于对照组,但治疗效应维持较长,停药后症状未见反复。于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中,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68.00%,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心悸、胸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窦性心动过的有效方剂,能够提高窦性心率,改善心功能,疗效明确,作用持久,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加味桂枝茯苓丸 窦性心率过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现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应用越发广泛,对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测价值越来越大,本文对窦性心律震荡的检测方法,发生机制,临床进展等进行总结。

  • 标签: 窦性心率震荡 检测方法 研究现状
  • 简介:什么叫心率心脏有多个起搏司令部,最高司令部窦房结的起搏频率60~100次/分钟。第二司令部房室结交界处的起搏频率40~60次/分钟。第三司令部心室肌内20~40次/分钟(请参考本刊2007年第6期作者"正确对待心脏早搏"一文)。正常情况下,由起搏频率最高的窦房结发出冲动,通过心脏内传导系统,兴奋、激动心肌,使心房和心室相继收缩,构成心脏的跳动。当窦房结处于有病的非常时期,第二或第三司令部会相继替代第一司令部窦房结发

  • 标签: 窦房结 心率缓慢 起搏频率 窦性心率 正确对待 司令部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变化。方法90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和冠心病非心肌梗死(CHD)组(各组均为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振荡起始(TO)及振荡斜率(TS)。结果AMI组TO和TS皆异常,分别为(0.018±0.013)ms/RR和(1.73+0.54)ms/RR);CHD组[分别为(-0.042±0.012)ms/RR和(20.30+2.84)ms/RR]与OMI组[分别为(-0.018±0.008)ms/RR和(8.70±2.16)ms/RR]皆在正常范围;三组TO及,TS值比较以及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非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趋于异常。

  • 标签: 心率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窦性心动过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临床30例窦性心动过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结果30例窦性心动过患者24小时总心博<80000次,平均心率<54次/分,最低心率<40次/分,最高窦性心律<98次,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9例。结论窦性心动过发生于正常的年轻人(尤其是运动员)和老年人,主要原因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动态心电图可更全面了解患者的心律和心率

  • 标签: 窦性心动过缓 动态心电图特征
  • 简介:传统正常窦性心率范围是60~100/min,〉100/min为窦性心动过速,〈60/min为窦性心动过,但Spodick等通过对500例50~80岁中老年人的研究,以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计算.提出正常窦性心率范围为50~90/min,且与年龄无关。

  • 标签: 心率 心律失常 心血管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HRT)的特点,评估HRT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再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分为3个亚组:杓型组17例,非杓型组22例.反杓型组19倒.选择体检健康者1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TS),分析TO、TS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0(%)[-7.1—6.8(-0.3)]〉对照组[-5.8—-0.1(-1.9)](P〈0.01),TS(ms)(7.53±4.05)〈对照组(10.01±3.72)(P〈0.05);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TO[分别为-6.7~6.5(-0.3),-7.1~6.8(0.5)]〉对照组[-5.8—-0.1(-1.9)](P〈0.05),非杓型组TS(6.79±2.99)〈对照组(10.01±3.72)(P〈0.05),反杓型组TS(6.51±3.71)〈对照组(10.01±3.72)(P〈0.01):TO与总体标准差(SDNN)呈负相关(P〈0.05);TO与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TS与SDNN、SDANN无相关性(P〉0.05);TO、TS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HRT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HRT明显减弱。提示HRT在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心率震荡 动态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冠心病者40例(A组),有室性期前收缩无器质性心脏病者40例(B组),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别计算其早期振荡(TO)和振荡斜率并与年龄性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TO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TO、TS与性别无相关性,与年龄有相关性;冠心病组TO、TS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HRT减低,HRT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

  • 标签: 冠心病 窦性心率震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心率震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随机选择符合条件的老年AMI者60例,选择同期元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窦性心律震荡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的差别。结果老年AMI组较对照组TO明显升高(P<0.01),TS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AMI时窦性心率震荡明显减弱。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律震荡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心室程序刺激致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室性早搏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测定,观察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进而评价动态心电图心率震荡参数的可信度.方法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选取右室心尖部(RVAP)和右室流出道(RVOT)作为早搏的刺激部位,分别通过Holter行自发性HRT检测和心室程序刺激行诱发性HRT检测,比较心室不同部位刺激所诱发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差异.结果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TO:(-1.71±1.36)%比(-2.29±1.47)%,P=0.12;TS:(7.12±4.68)ms/RR比(10.14±5.71)ms/RR,P=0.75].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TO:(-7.16±1.74)%比(-8.82±2.16)%,P=0.14;TS:(20.9±4.38)ms/RR比(18.8±3.67)ms/RR,P=0.36].不同部位诱发的心率震荡参数TO和TS自身之间亦有较好的相关性(TO:r=0.674,P<0.01;TS:r=0.816,P<0.01).结论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具有一致性,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动态心电图记录中,由心室不同部位的室性早搏所计算的心率震荡参数值均有较高的可信度.

  • 标签: 室性早搏 窦性心率震荡 心室程序刺激 自发性 诱发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心率震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随机选择符合条件的老年AMI者60例,选择同期无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窦性心律震荡的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鸭),比较两组间的差别。结果老年AMI组较对照组T0明显升高(P〈0.01),髑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AMI时窦性心率震荡明显减弱。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律震荡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健康成年人窦性心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探讨静息状态下正常心率范围。方法用单导心电图机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51042人的窦性心率,应用SAS8.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人群平均心率为(75.89±9.17)次/min男(75.31±9.62)次/min,女(76.79±8.34)次/min,全人群心率95%的参考值范围为55.7~86.1次/min(男55~83次/min,女56~89次/min).男女平均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8,P>0.05),心率与年龄有弱关联性。结论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的窦性心率为55~90次/min,占96.01%。现执行正常窦性心率60~100次/min参考值偏高,建议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的窦性心率正常范围为55~90次/min。

  • 标签: 正常范围 窦性心率 成年人 健康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味炙甘草汤对窦性心动过临床治疗效果的探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窦性心动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加味炙甘草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组总疗效为76.67%,研究组总疗效93.33%,两组疗效结果相对比,P﹤0.0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窦性心动过采用加味炙甘草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加味炙甘草汤 窦性心动过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品对窦性心动过术前检查的影响。方法以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