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巨龙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开花结实较少。通过几年的采种及育苗试验,初步掌握了巨龙种子育苗技术,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苗木保存率在80%以上。

  • 标签: 特有珍稀竹种 巨龙竹 种子育苗
  • 简介:由于大熊猫选择部分类植物为主要食物源,大熊猫主食的地理分布是决定大熊猫地理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对大熊猫主食的种类与分布进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大熊猫的迁徙历史和协同演化、以及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迁地保护意义重大。大熊猫主食曾经报道过11属,包括65、1变种和3变型。其中,箣属BambusaRetz.corr.Schreber2,慈属NeosinocalamusKengf.13变型,刚属PhyllostachysSieb.etZucc.51变种,方竹属ChimonobambusaMakino6,筇属QiongzhueaHsuehetYi5,镰序属DrepanostachyumKengf.2,箭竹属FargesiaFranch.emend.Yi25,玉山属YushaniaKengf.10,苦竹属PleioblastusNakai1,巴山木属BashaniaKengf.etYi6,箬竹属IndocalamusNakai2。后来,黄毛竹、大琴丝竹和金丝慈被修订为栽培品种Neosinocalamusaffinis‘Chrysotrichus’、N.affinis‘Flavidorivens’、N.affinis‘Flavidorivens’。本文增补了方竹属3、4栽培品种;刚属2;箭竹属2;玉山属1;月月属MenstruocalamusYi1;茶秆属PseudosasaMakinoexNakai1;箬竹属4。共计7属、13、4栽培品种。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大熊猫主食共有13属、78、1变种、7栽培品种。

  • 标签: 大熊猫 主食竹 竹栽培品种
  • 简介:利用气-质联用仪和ICP-OES型等离子发射仪对雷(Phyllostachyspraecox)、白夹(Phyllostachysnidularia)、斑竹(Phyllostachysbambusoidesf)、赤(SasalongiligulaMcClure)4醋液的组分含量、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4醋液组分含量、有机物种类各不相同。斑竹含有81有机物,白夹75,赤76,雷61,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醛类、酯类及少量其它物质。(2)从K、Ca、Na、Mg元素的含量来看,雷的含量最高,斑竹含量最低;重金属Hg、Cd、Se基本没有,重金属As、Pb、Cr、Co等含量各不同。(3)不同醋液化学组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各不同,应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合理选择醋液。

  • 标签: 竹醋液 组分分析 微量元素
  • 简介:从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遗传多样性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综述了巨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巨龙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 标签: 巨龙竹 现状 展望
  • 简介:2013年河南淅川博园从浙江安吉引进24个进行试验栽培。结果显示,初步认定红、黄秆乌哺鸡、高节、美等10个能够适合在淅川发展。建议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适地适,分类经营,扩大试验栽培面积。

  • 标签: 竹种 引种 栽培试验 分类经营 淅川县
  • 简介:德宏州的类资源有15属70,是云南省区域性亚科种质资源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产业开发基础和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文章综合分析了德宏州的类种质资源,评价了资源的利用潜力,提出了开发利用类资源的建议。

  • 标签: 竹类植物 种质资源 优良竹种 竹产业 德宏州
  • 简介:对广西自然分布的类植物进行归纳整理,在23属157及变种中,广西特有14属39及变种,占广西总数的24.8%。其中:簕属数量最多,有11,大节属5,其他属各1~3。在这些特有中,合轴丛生有6属16,单轴散生有10属23。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的11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外的28生境狭窄、环境恶化、日渐濒危。建议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进行原地保护,对自然保护区外的尽快迁地保存;种群数量少的要立法保护,经济价值、观赏价值较高的要开发利用。

  • 标签: 特有竹种 资源保护 广西
  • 简介:<正>浙江省宁海县桥头胡镇铜岭徐村的徐定友从1984年冬开始承包村南0.23hm~2荒芜毛竹林及荒山,培育优良笋用及发展笋用林,现已扩大到10多hm~2,全场资产达150多万元。每年仅出售苗收入就达1.2~1.5万元,加上竹笋、竹材、农作物及畜牧业(竹园养鸡、牛、猪)等,全家3口人年收入达6

  • 标签: 笋用竹种 优良笋用竹 笋用林 畜牧业 毛竹林 农作物
  • 简介:竹子终年常绿,绿叶婆娑,适应性广,生长快,杆有不同形状与颜色,现在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现介绍几种适于南方园林绿化的竹子。斑竹。杆枝都有殷红若雨的斑痕,别称'胡麻'。据晋代(265~420)张华《博物志》载:相传这斑痕是由舜帝两妃的泪血染成的,故又名'湘妃竹'湖南九巍山和广西灵川摆竹山等地分布的斑竹,又称矮形、自然花。河南博爱、沁阳、辉县、济溧一带

  • 标签: 园林绿化 特色竹种 生长发育 斑竹 紫竹 方竹
  • 简介:以乡土毛金为对象,通过对实验地新造竹林的观察统计,分析研究母龄、留去鞭长度对出笋长的影响,出笋、成竹数量在出笋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及退笋高度等因子与退笋率之间的关系,为开发乡土经济的种质资源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毛金竹 新造林 出笋成竹 规律探究
  • 简介:为地下茎单轴散生、乔木或灌木状,约6050多个变种和变型,具有分布范围广、栽培历史久和观赏特征明显等特点。按照适地适、景观艺术、规避种植区域(地段)的原则,可采取带状栽植、版块配植、营造主景和设置隔离带的园林造景设计手法,应用于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之中。

  • 标签: 刚竹属 散生型 观赏特征 园林设计
  • 简介: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 标签: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宽松和谐
  • 简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区以葱郁的巨型毛竹为主景的园林景观,向世人展示了城市林业融合东方园林艺术的独特神韵。这是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展绿化观赏选育新技术推广的成果。竹子是中国独具特色并为人民群众青睐的优良园林植物,近年来,在城市林业建设中被广为应用。

  • 标签: 观赏竹 竹种 城市林业 选育 毛竹 园林植物
  • 简介: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园现仅存7属73,面积4.6hm2。作为广西主要的类种质资源库,园退化严重,现有资源缺乏典型性。为适应广西林业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满足广西各地类科学研究的需要,对园内的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现存的生长状况,对今后园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 标签: 竹种园 种质资源 发展对策 广西
  • 简介:竹子在北方种植主要受低温的制约。试验选取淡竹、青竹、箬竹和早园4比较耐寒的观赏,在山西晋中地区冬季(11月份)自然低温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植株体内与抗寒性密切相关的4个生理指标,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结果显示,不同对低温的适应性存在差异,相比较而言,淡竹的抗寒性更强,早园的抗寒性较弱。因此,建议在晋中地区可引种淡竹,同时在引种的前3年做好冬季防护措施。

  • 标签: 观赏竹 抗寒性 引种 晋中地区
  • 简介:报道了炭角菌科(Xylariaceae)小炭墩属(Kretzschmariella)和炭角菌属(Xylaria)中的3个。其中,小炭墩属为中国新记录属,目前该属只有1个,即藁杆小炭墩菌K.culmorum;炭角菌属2个,分别为褐色炭角菌X.badia和生炭角菌X.bambusicola。该3均生长于竹子上,具有高度的寄主专化性。文中根据国内采集的材料对其宏观、显微特征及培养特性等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 标签: 子囊菌 新记录种 分类 寄主专化性
  • 简介:摘要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各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类植物资源,并有十分悠久的竹子栽培与利用历史。如何更好的种植栽培竹子,是我们当前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竹子种植及养护技术及经验应广泛推广给种植竹林的地区,以做好大面积竹子植被的种植工作,在有效改善绿化环境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海南省 竹类种植与养护 经济效益 竹林管理
  • 简介:以园林中常见的12观赏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在不同月份的净光合速率、固碳释氧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各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月变化趋势为7月〉8月〉6月〉5月〉4月;净光合速率值最大的是阔叶箬竹,最小的是唐。同一不同月份的固碳释氧量存在显著差异,12观赏不同月份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的变化趋势均为7月〉8月〉6月〉5月〉4月;同一月份不同观赏的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效应均差异显著,阔叶箬竹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唐最低;青丝黄的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黄槽最低。聚类分析将12个的固碳释氧能力分为3类,可为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观赏竹 净光合速率 固碳 释氧
  • 简介:用气体色层分离法鉴定热带竹笋溶剂抽取物的成分这种方法是不存在的。为了调查和利用加纳龙头和黄金间碧的营养和生物医学价值,采用索氏抽取法和超声波技术及不同极性的溶剂对两竹子干嫩笋提取物进行预处理。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与毛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从龙头的节间用超声波技术发现了正已烷,主要为辛烷、2-甲基茶和1,1-联二环已烷。他们的保存时间为5.01,19.86和20.75min,其匹配质量分别为90%,90%和91%。还发现了甲醇,主要由2化学成分构成,他们是二甲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其保持时间为5.89和30.16min,但其匹配质量比正已烷的匹配质量大(分别为97%和94%)。利用索氏抽取法发现,黄金间碧具有丰富的6,10,14-三甲基一十五烷-2-酮,其保存时间为30.10min,匹配质量为98%。它具有抗菌性,而龙头的特性显示不具有安全的使用价值。目前,热带不能作为生物医学材料或蔬菜来利用,然而,可以加强研究,充分开发其食用价值。

  • 标签: 竹提取物 GC—MS 配比质量 保持时间 超声波技术 索氏抽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