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站仪坐标测量在航空航天、大型设备制造业、特种异形工程和计量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坐标测量误差是最受关注的精度指标。基于激光跟踪仪建立高精度三维检校场,以空间绝对坐标基准来检定全站仪坐标测量外符合精度。设计了碳纤维基准尺以引入长度基准,检定全站仪长度测量误差。通过建立强制对中墩和测定加常数等方法,严格控制全站仪自身系统误差。基于多站公共点定向原理,检定全站仪坐标测量内符合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检定TDA5005、TS30和MS05A等工业全站仪坐标测量精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全站仪 激光跟踪仪 坐标测量精度评定
  • 简介:摘要: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迅猛的提升,这就使得港口开发以及海洋经济发展时期所提出的测绘要求标准变得越来越高。针对大面积的水下地形测量需要应用大批量的水深点数据信息,借助网络RTK三维水深测量,同步采集各项数据信息,让水深数据的精度变得更高。本文主要就水下地形测量精度评定的方法进行探究,分析现阶段影响我国水下地形测量的主要因素,制定出提高测量精度管控的策略,全面的反馈出地下水型测量成果。

  • 标签: 水下地形 测量精度 评定 方法
  • 简介:数字地面模型DEM是利用一个任意坐标场中大量选择的已知X,Y,Z的坐标点对连续地面的一个简单统计表示,简而言之,DTM就是地形表面简单的数学表示。关键词DEM;高速公路;公路勘测设计中图分类号TP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3-0000-02DEMAccuracyAssessmentonDifferentTerrainWuYunfeng(Xinjiang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BureauGeophysicalExplorationTeam,Changji831100,China)AbstractDEMdigitalterrainmodelistheuseofanarbitrarycoordinatefieldalargeselectionofknownX,Y,Zcoordinatesofpointsonthegroundinasimplecontinuousstatisticsthat,inashort,DTMissimplemathofsurfacetopography.KeywordsDEM;Highway;HighwaySurveyandDesign一、数字高程模型(DEM)概述(一)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特点1.容易以多种形式显示地形信息。地形数据经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后,产生多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纵横断面图和立体图,而常规形图一经制作完成后,比例尺不容易改变,如要改变比例尺或者要绘制其他形式的地形图,则需要人工处理。2.精度不会损失。常规地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纸将会变形,失掉原有的精度,而DEM采用数字媒介因而能保持精度不变。另外,人工方法由常规的地图制作其他种类的地图,精度会受到损失。而由DEM直接输出,精度可得到控制且不会损失。3.容易实现自动化、实时化。常规地图要增加和修改都必须重复相同的工序,劳动强度大而且周期长,不利于地图的实时更新,而DEM由于是数字形式的,所以增加或改变地形信息只需将修改信息直接输入到计算机,经软件处理后立即可实时化地产生各种地形图。(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应用DEM作为地形表面的一种数字表达形式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DEM在勘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球科学、制图、土木工程、地质、矿业工程、地理形态、军事工程、城市规划、通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而且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数字高程模型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潜力巨大。传统的公路设计不仅需要大量费时费力的野外勘测工作,而且所设计出的公路还不可避免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地缺陷设计的方案不一定是经济、技术上的最优的;方案受人的主观影响较大;工作强度大,设计工作繁琐。在数字高程模型建立以后,不仅可以用于路线的优化,还可以用于路线设计、二维可视化、公路仿真等领域。二、不同地形区域的野外地形测量野外地形测量数据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重要数据源,它包括平面位置数据和高程数据,笔者结合公路勘测设计的实际需要,选择几段沿公路走向的带状范围作为测量区域,这几段范围分别包含山岭、平原和丘陵这三种地貌,以便研究不同地貌条件下对数据采集和DEM精度的影响。(一)首级控制测量在测量范围内布设四等GPS—E级网作为测量的首级控制,四等控制点至少应有两个通视方向,GPS作业时应采用静态模式(常规静态或快速静态)观测。首级控制测量时最好联测已有的首级网点(四等点或者GPS—E级点),以备检核。由于公路的线路较长,在数据处理时,如果遇到控制点不在同一投影带,必须先进行坐标的投影换带计算,最后求得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二)图根控制测量图根点是直接提供地形图的依据,也是修测、补测地形图的依据。所以在上一等级的控制点基础上加密布设,以满足测图的需要。分别在平坦地区、山地和丘陵地带三种地形条件下所选择的实验区范围内布设图根点,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可以适当增加图根点的密度。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图根控制测量(三)碎部测量地形测量采用数字化测图,测图软件是清华三维公司的电子平板测绘系统(EPSW电子平板)。清华三维电子平板测绘系统是集扫描矢量化、数字化测绘作业、计算机成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软件,运用该系统具有成果规范化、功效高、使用保存方便等特点,适合复杂多变地形的测绘。(四)检查点的布设与测量分别在平坦地区、山地和丘陵的实验地形条件下各布设大约63个检查点(这些点为非地形特征点,在整个实验区均匀布置),然后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分别按较高的精度要求进行测量,用来检核DRM内插时的误差,同日寸也用来对RTK测量的三维坐标和全站仪三角高程进行精度评定。检查点使用比原始数据精度更高的数据,其对精度评定的影响可以不考虑。三、不同地形区域DEM精度评定(一)平原地区DEM精度评定由实际测量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可得到以下图表在平原地区,采样间隔以20米为单位,测量结果表明,20米—100米范围内,DEM内插的采样点高程中误差随着采样间距的增大而不断增加,即表明在平原地区20米、100米范围内,DEM精度随采样间隔的增加而不断降低。间距点数最大值(cm)最小值(cm)平均值(cm)中误差(cm)20m775.2301.8640m7723.23116.287.9060m7778.3009.3214.7980m7778.309112.2117.43(表1EM模型误差统计)(图1平原地区由不同间距采样点构制的DEM误差)(二)丘陵地区精度评定由测量统计分析结果可得到在丘陵地区,采样间隔以10米为单位,10米—100米范围内,试验结果表明,DEM内插的采样点高程中误差随着采样间距的增大而不断增加,即表明在丘陵地区10米—100米范围内,DEM精度随采样间隔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三)山岭地区精度评定由测量统计分析结果可得到在山岭地区,采样间隔以10米为单位,10米、100米范围内,试验结果表明,在10米—50米范围内,DEM内插的采样点高程中误差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大而增大,而50米、100米范围内,DEM内插的采样点高程中误差浮动范围不定,呈随机分布,不再有10米、50米范围内采样点高程中误差与采样间隔呈线性分布的规律性。四、小结在野外测量时包含特征点能显著提高DEM精度,尤其是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所以测量时特征点必须测量;采样间距增加时平原地区的DEM的精度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加精度降低,但降低的幅度较慢;丘陵地区的DEM的精度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加精度相应降低;山岭地区DEM的精度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加精度逐渐降低,当达到一定程度后,DEM的精度降低的幅度就比较缓慢。总而言之,同样的采样间隔条件下,随着地形起伏的加剧,DEM的精度会相应降低。参考文献1徐其福.数字高程模型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山西科技,20022李志林.数字高程模型.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度评定是区域测绘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对精度评定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本文对区域测绘工程中的精度评定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精度评定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了评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然后,分析了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测量仪器、测量方法、观测环境和人员技术水平等。接着,提出了改进精度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仪器设置、改善观测条件、完善数据处理和加强培训等。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证明了其对提高区域测绘工程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区域测绘工程 精度评定 改进措施
  • 简介:本文通过对黑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网水准测量成果分析,提出了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评定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小测段、短视距、坡度陡、测站多、路线固定、观测条件各异及多次重复观测等这种特定观测条件下评定水准测量精度的问题。

  • 标签: 大坝 水准测量 精度评定 安全监测 精密水准测量 大坝安全监测
  • 简介:摘要:精度评定是区域测绘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对精度评定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本文对区域测绘工程中的精度评定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精度评定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了评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然后,分析了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测量仪器、测量方法、观测环境和人员技术水平等。接着,提出了改进精度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仪器设置、改善观测条件、完善数据处理和加强培训等。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证明了其对提高区域测绘工程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区域测绘工程 精度评定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复杂性的增加,测量数据处理和精度评定在工程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精度评定的技术,旨在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对工程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误差校正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最后,对常用的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精度指标的选择、精度评定模型的建立和精度评定的统计方法等。

  • 标签: 工程测量 数据处理 精度评定 误差校正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陀螺全站仪标称精度大多在8到20秒之间,而常用全站仪标称精度1秒或2秒,很多测量人员困惑于如何能用这么“低精度”陀螺全站仪来复测检核的“高精度”全站仪测量的精密导线呢?查看了很多陀螺经纬仪(全站仪)精度相关文献,一般只提到某款陀螺经纬仪(全站仪)精度指标达到多少,或者某工程应用中实测精度达到多少,缺乏对精度指标的说明,造成了现在大量精度要求较高项目(如地铁导线复测)测量技术人员对陀螺精度困惑。本文从标称精度评定及工程实际应用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

  • 标签: 陀螺全站仪精度 陀螺定向 导线方位校核
  • 简介:摘要为提高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平面控制测量结果的精准度,需要通过进行平差计算来减少误差值。文章介绍了平面控制测量的作用,对角度型与距离型条件方程原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展开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条件平差方法修正数据改正,可减少测量误差的影响,还可以对测量成果精度进行评定,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平面控制测量 全站仪 角度方程 距离方程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测绘工程数据质量控制与精度评定方法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首先,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在测绘工程中的关键作用,包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减小成本以及保障数据可信性。随后,详细介绍了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采集控制、数据处理和验证。同时,精度评定的概念和方法也得到了深入探讨,涵盖了精度指标、评定步骤和使用的工具。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案例,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和精度评定的重要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测绘工程领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质量控制与精度评定方法,确保测绘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 标签: 测绘工程 数据质量控制 精度评定
  • 简介:摘要基于无人机稀少控制技术,对实验区进行了1500数字化测图,并进行了精度符合性分析。基于地物要素分类法,首次提出了无人机测图稳定性精度及其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测量在平面、高程测量中误差和间距中误差方面均符合数字测图要求,稳定性精度高达91%,是一种可靠的数字测图方法。但无人机测图易受观测条件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阴影与植被,其次是相近波谱地物。

  • 标签: 无人机测量 稳定性精度 数字测图 间距中误差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等研究在全球的蓬勃展开,DEM为这些数字工程提供着重要的空间数据支持,是其创建和应用的基础。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利用遥感影像获取山区DEM在我国测绘工作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重点就基于InSAR技术在山地区域DEM提取及精度评定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InSAR技术 山地区域 DEM提取 精度评定
  • 简介:摘要:测绘工程中的测量误差与精度评定方法是确保地图和空间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以及精度评定的基本原理。我们介绍了各种精度评定方法,包括传统的误差传播模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应用,以及遥感数据的精度评估。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包括新兴技术对精度评定的影响、测绘标准的更新和精度评定方法的改进。这一研究为提高测绘工程中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 标签: 测绘工程 测量误差 精度评定
  • 简介:摘要:误差模型建立与精度评定是工程测绘领域中的一项关键研究工作,它为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手段。通过建立适当的误差模型并进行精度评定,可以确定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和精度等级,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基于此,以下对工程测绘工程中的误差模型建立与精度评定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工程测绘工程 误差模型建立 精度评定研究
  • 简介:摘要根据多年一线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工作经验,以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意义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其测量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的精度完全满足四等及等外水准点的测量、各种比例尺地形测图及相应比例尺航测像控点布设的要求,基于此,笔者给出了重点应用方向,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 标签: 区域 似大地水准面 精化 水准测量 地形测量 摄影测量
  • 简介:以珠海市文化馆基坑(拱北剧院)支护结构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为例,支护结构竖向位移(沉降)主要监测方法为精密二等水准,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主要监测方法为极坐标法。通过有效的外业数据采集时的控制措施,提高原始数据的精度,进行准确严密的数据平差和数据换算,并对实际采集的数据进行精度的分析和评定,验证数据的可靠性,确定支护结构水平及竖向位移实际变化量,确保了深基坑施工安全。

  • 标签: 深基坑 水平位移 竖向位移 数据采集 精度评定
  • 简介:摘要:本文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展开,以新疆某测区为例,介绍了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全要素实景三维建模过程,包括无人机影像获取、倾斜影像空三加密、倾斜影像的瓦片分块、三维重构、点云分类等关键技术。并对三维建模精度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三维建模具有生产周期短,高效率、高精度、高真实感和低成本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三维重建的成本,同时具备测绘级精度

  • 标签: 无人机 倾斜摄影测量 三维建模 精度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伴随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土石方量计算是工程项目核心环节之一。为了能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准确计算工程量大小与费用,通常需要高效、准确地计算土石方量。因此选择合适的测绘方法十分重要。

  • 标签: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 土方计算 精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