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理改变管理模式,实施优质护理新措施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优质护理精神科日常生活护理及病房安全巡视融为一体,突出精神专科特色,重组工作职责,制定服务标准,使工作程序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结果有效规避不安全隐患,提升了患者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体现护士的工作价值。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办法。

  • 标签: 优质护理 专科特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精神专科护理中所起安全作用。方法对我院重症女病区急性期的女性住院病人76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包括对精神专科急危状态尤其是自伤、自杀行为、暴力行为、出走行为、噎食、木僵等行为进行识别;对躯体疾病的识别以及对患者药物治疗、特殊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保护性约束治疗进行识别;还有对医院环境因素、医疗费用加强管理。结果精神专科重症女病区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强化全科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应急知识和应急防范风险能力及应对能力。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控分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发生和护理投诉纠纷明显下降。降低了意外事件发生率。结论重症女病区实施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了护理缺陷和投诉,保证了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 标签: 风险管理 精神专科护理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在精神专科安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智能护理组、普通护理组,分别接受智能监护巡查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护士对两组患者的查房次数及护理时长,比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①智能护理组患者的平均查房次数及护理总时长均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②智能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2.50%,高于普通护理组的70.00%,P<0.05③智能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普通护理组的37.50%,P<0.05。结论: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应用于精神专科安全护理领域时,可有效降低护士查房次数及护理时间。在护士按照要求,为患者提供智能巡视服务之后,患者出现自杀、暴力倾向的概率大幅度降低,表明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智能监护巡查系统 精神障碍类疾病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专科医院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新措施,提高精神病房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将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具体化,在精神病房实施责任小组无缝隙整体护理。结果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9%上升至98.7%,使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护士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升至97%。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精神科患者和护士满意度的有力保证。

  • 标签: 精神专科 优质护理服务 新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专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叙事护理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医院精神专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叙事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经护理,患者医疗知识水平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针对数据差异,以P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模式 叙事护理 生活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摸索精神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经验。方法挑选我院综合素质较好的封闭女病房作为试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摸索经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结果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观念发生转变,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结论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凸显本专科护理工作的特色、亮点,更能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精神科质量与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专科医院封闭科室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选取我院在疫情防控阶段所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对我院精神科封闭病区内的情况积极制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物体和环境表面展开消毒、保障封闭病区内人员的物资供应、对进出封闭病区的护理人员要严格落实消毒制度。结果: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我院科室内未发生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病例,疫情防控成果显著。结论:在院区内积极开展有效的疫情防控护理,可以尽可能做到患者和医护人员零感染,保障医患双方的健康与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精神专科 防控策略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以一名院内社会工作者总结服务经验的角度出发,结合在精神专科医院从事社会工作的经历以及服务过程中的案例,探讨如何在精神专科医院开展小组工作,为后续的服务开展提供经验的借鉴。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小组工作 康复介入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的诸多心理因素导致心理疾病患病率上升,而精神专科医院的现状是基础设施不足,床位短缺,已经相对比较落后,精神专科医院的设计理念也比较陈旧。在新时期,有必要提出精神专科医院新的设计理念来适应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精神专科医院的现状和传统的设计模式,总结出目前精神专科医院还是维持着封闭管理的机制和建筑设计中不重视环境作用的思想。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归纳了当今精神专科医院的治疗特点,总结出适应当今精神专科医院设计的新模式,提出“花园式”医院、医患同区和人性化设的新理念。文章最后结合实践,通过在新的设计理念指导下设计完成的大庆市第三医院病房楼和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病房楼两个实例来说明设计方法。

  • 标签: 精神类专科医院 设计理念 人性化
  • 简介:摘要精神卫生问题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互联网医疗通过打破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增加服务可及性,提升服务效率,为解决精神卫生供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在互联网医疗存在诊疗流程不清、缺乏规范指导、缺乏有效监管等诸多不足的情形下,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牵头中国精神医学领域主要学会和协会,制定《精神专科互联网诊疗专家共识》,旨在进一步规范、完善精神专科互联网诊疗工作,推动精神专科互联网医疗健康、稳步发展。本专家共识对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认证医师、服务对象及复诊认定做了清晰界定,同时也对诊疗流程、病历书写规范、电子处方规范、接诊注意事项、收费建议、危机处理等方面分别给予了具体建议,为开展精神专科互联网诊疗提供了长期可参考的行动指南,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指导价值,对于我国精神专科互联网诊疗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病学 互联网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精神专科医院内收治的患者均为神经方面的病症,常见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心理障碍、情绪障碍类的疾病。这类疾病均有一些共性,如治疗困难、治疗周期长、治疗耗费资源大等,且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医院与患方之间的信任危机,最终导致以欠费为典型的医疗纠纷问题。不论是恶意欠费,抑或无意欠费,均会对医院的运营造成一定的财务危机,并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进展。本文主要就精神专科医院医疗欠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当前精神专科医院医疗欠费现状,尝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望为读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医疗欠费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精神专科医院内收治的患者均为神经方面的病症,常见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心理障碍、情绪障碍类的疾病。这类疾病均有一些共性,如治疗困难、治疗周期长、治疗耗费资源大等,且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医院与患方之间的信任危机,最终导致以欠费为典型的医疗纠纷问题。不论是恶意欠费,抑或无意欠费,均会对医院的运营造成一定的财务危机,并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进展。本文主要就精神专科医院医疗欠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当前精神专科医院医疗欠费现状,尝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望为读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医疗欠费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在精神专科医院,因病人的特殊性,对护理质量的需求更高。开展护理志愿服务活动,既体现了人文关怀,丰富了优质护理的内涵,也有利于精神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护理 志愿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柔性护理精神专科医院的应用。方法采取以人为中心的人格化管理,即柔性护理,有效的运用于精神专科医院护理管理中,努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结论柔性护理积极推动了专科病房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得管理水平登上新的台阶,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 标签: 柔性护理 精神病 专科医院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中医学术思想融入精神专科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学术思想指导下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精神护理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焦虑(HAMA)评分、疾病知识掌握水平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生活指数(Bar-thel)评分,并对患者护理满意率展开调查。结果:观察组精神护理管理质量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4周后,观察组HAMA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学术思想指导下的护理管理方案,用于精神科的患者疾病管理中的作用更佳,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风险,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积极配合用药治疗,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更满意。

  • 标签: 中医学术 思想融入 精神专科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焦虑患者接受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措施后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 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基于此应用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方法,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对患者病情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观察组患者评分比对照组患者更优一些,两组患者之间有关数据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焦虑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病情恢复效果较为明显,能使患者有效降低焦虑程度,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与常规护理相比较而言,是更有效的一种临床护理方法。

  • 标签: 精神专科护理 焦虑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某日(2011.6.15)全部住院患者治疗单,总计302例,统计所有精神药物的用量及用药频率等内容,根据限定日剂量(DDD)计算出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我院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占70%,情感障碍占24%,其他占6%,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药例数占68%,传统抗精神病药用药例数占12%,抗抑郁药用药例数占4%。抗躁狂药用药例数占11%。其他占5%。结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用量在逐渐减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疗效好、副作用轻,患者依从性好,在使用中已经占有主导地位;5-HT再摄取抑制剂以其作用选择性强成为一线的抗抑郁症药物;精神药物的利用指数(DUI)均未大于1,我院精神药物使用合理。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抗躁狂药 药物利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