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红原碘缺乏病通过阶段目标评估后的监测结果,探讨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方法每年对居民户进行碘盐抽样监测,随机抽取9个乡镇,36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盐样,在全县范围内按东西南北中每年抽取5所乡镇中心小学,对8~10岁在校学生进行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或B超法)、尿碘水平监测。结果10年来红原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平均为92.60%。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平均为4.43%,B超法平均为8.16%,尿碘算术均数为196.01ug/L,中位数为197.00ug/L,100—200ug/L的占42.45%,>200ug/L的占44.43%。结论红原居民已为足量碘摄入,且处于安全碘摄入量范围。2010年红原甲状腺肿大率、8-10岁学生尿碘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等3项指标国家消除碘缺乏病中期目标。

  • 标签: 碘缺乏病 监测 尿碘 碘盐
  • 简介:摘要目的为及时掌握红原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户合格砖茶普及情况,动态评价病区人群饮茶型地氟病流行趋势,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监测村50个居民户采集砖茶并测定茶氟含量,检测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及成人氟骨症X线患病情况。结果砖茶氟含量最小值为502.05mg/kg,最大值为1513.4mg/kg;平均值为990.28mg/kg,无合格份数,日人均摄氟量达5.23mg;检查137名8-12岁儿童,共检出极轻度及以上氟斑牙病例15例,检出率为10.95%;共X线拍摄成人氟骨症111名,检出49例氟骨症病人,检出率为44.14%。结论红原属于饮茶型氟中毒高流行区,农牧民群众处于高摄氟状态;成人氟骨症病情重;成人呈现慢性氟中毒蓄积。

  • 标签: 饮茶 氟中毒 氟斑牙 氟骨症
  • 简介:摘要:红原的学前教育正在双语教育的羽翼下茁壮成长,藏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再像往常一样过于片面,很多家长也愈发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开始步入幼儿园,开始他们的学生生涯。而当家长在为孩子们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家长却争先恐后地想把孩子送去私立幼儿园进行教育。本文以红原为例,结合自身调研实际,探索公、私立幼儿园的差异。

  • 标签: 藏区教育,双语,学前教育,公 私立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天气预报在红原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首先分析红原的农业防灾减灾现状,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农业产业结构。然后探讨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意义,包括对农业灾害的预测能力和防范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天气预报在红原农业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农业灾害的预警和防范能力,对红原的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天气预报农业 防灾减灾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气象科技水平发展,气象观测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观测精度越来越细,观测间隔越来越短,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主观性和客观性因素,易导致观测设备出现问题,影响气象观测工作正常进行。本文结合红原气象局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实际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提出科学有效应对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气象观测装备 保障工作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红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人口采用整群法进行普查,具体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等措施。结果前六位患病率分别是高血压5.3%、糖尿病2.3%、冠心病0.7%、慢性肝病0.6%、结石0.2%、COPD0.1%,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危险因素是口味重、吸烟、饮酒、不锻炼、饮浓茶、超重。结论本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形势严峻,需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 标签: 红原 慢性发传染性疾病 流行现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生态移民对于以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地区人口来说,不仅意味着由游牧向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生产方式和族群文化的变迁。如何协调在这些变迁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矛盾就成为了政府和当地居民亟待解决的课题。旅游在协调这些矛盾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红原为例,分析了旅游业在整个产业生态中的比较优势,阐释了它在生态移民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移民转产顺利过渡等重要作用,揭示了优先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 标签: 中的角色 产业川藏 四川红原县
  • 简介:【摘要】我国学者对人文生态旅游、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水体生态旅游资源等研究较多,而对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红原月亮湾旅游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对该旅游区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也为该旅游区乃至整个川西民族地区的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预测,同时对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简短讨论,希望能对红原乃至川西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有所启示。

  • 标签: 发展实证 发展前景分析 地区草原
  • 简介:丰富多采的藏文化同样孕育了绚丽多姿的藏族民间文艺。红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高原,地处滇、川、甘、青、藏民族走廊中部的重要位置,由于建较晚,建前部落分属四土、松潘、阿坝等地,加之近代以来由甘孜、青海、甘肃迁入部落较多,因此,民间文艺具有多样化、多民族特色交互的特点。建以来,群众文化馆工作人员及其他有志之士均视其为民族文化瑰宝,予以收集整理,但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研究。致使民间文艺中部分宝藏随传播者的消亡而丢失,殊为可惜。八十年代中期,四川省发布收集整理民间文艺的文件,群众文化馆全体工作人员及民间文艺爱好者肩负重任,经数年努力,终于1986—1987年相继完成四川省民间音乐集成红原卷、四川省民间文学歌谣集成红原卷、四川省民间故事集成红原卷、四川省谚语集成红原卷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红原民间文艺中的重要部分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一、民歌建国后,境内常有音乐学院教师,音乐创作研究部门创研人员,民族文化研究者前来采风,收集民间歌曲及音乐。群众文化馆也就此配合开展工作。1986年,四川省民间音乐集成、歌谣集成红原卷资料油印出刊。同期,文化馆配置专职工作人员,从事此项工...

  • 标签: 民间文艺综述 红原民间文艺
  • 简介:  初涉异样清凉  在隧道中穿越  阳光炙烤,2006年五一大假的天是暴晒型的,晨7点出发,从成都经李冰治水之地--都江堰往北,自驾车驶上山路,经马鞍石隧道、友谊隧道后,一轮子的功夫便跨入了阿坝的州域之地:汶川漩口镇.……

  • 标签: 之旅红原 红原若尔盖 若尔盖马尔康
  • 简介:红原:宗教工作成绩卓著□游之近年来,红原委统战部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全州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在扎根高原近30年的内江籍部长朱派桂同志的率领下,努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红原地处海拔3500米的川西北草原。这里空气稀薄,...

  • 标签: 宗教工作 教职人员 红原县 统战部 邓小平理论 民族宗教工作
  • 简介:泥炭的形成与堆积,除了受控于地壳运动、古气候、古地貌等因素外,更直接的因素是植被生态特征及其变化。本文着重论述了红原Ⅰ、Ⅱ泥炭地植被生态特征,并阐明泥炭的形成与堆积

  • 标签: 洼地 泥炭 泥炭地 植被生态 孢粉组合
  • 简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竞争实力,企业的竞争实力主要取决于人、物质、资金、信息和科技五类资源。其中人力资源又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红原航空锻铸工业公司要建立”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航空企业,就要必须建设一支一流的航空企业职工队伍。红原公司一直十分重视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极大地促进了公司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 标签: 人力资源 航空企业 现状 竞争实力 资源建设 职工队伍
  • 简介:摘要本文用红原气象局牧草课题研究2015年所取得的草高、生长纪录等数据,结合红原2015年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得出垂穗披碱草、老芒麦和燕麦的最适播种期都在5月上、中旬,该时段播种,牧草发芽时间快,抽穗时间短,生长周期短,利于牧草生长和储草。最适宜在高寒的红原种植的是燕麦,老芒麦次之,垂穗披碱草最不宜。牧草生长速度与温度高低在适宜范围内成正比关系。

  • 标签: 高原 牧草 积温 日平均气温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热轧加热炉在2019年12月进行炉修完成之后,2020年7月底开始发现炉壳发红现象,通过在2020年11月停炉炉修过程发现各类异常现象,分析异常现象暴露出耐材在加热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出处理措施,解决发红问题。

  • 标签: 炉壳发红  加热炉  处理措施
  • 简介:近年来涉及宁波史研究的一些著作,几乎形成一致的定论,即秦置。但以现代研究成果《中国历史地图集》为依据,参证《史记》、《汉书》等史书,不难发现这一传统说法有误,秦没有设置,在西汉才开始设立。  

  • 标签: 鄮县 建县 时间考
  • 简介:焉耆——"沟通南北疆,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中道重镇;古西域三十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素有"千年古城、丝路明珠"之称,是新疆六个少数民族自治之一,县域总面积2570.88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人。近年来,焉耆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河北省廊坊市对口支援的历史机遇,依托批准成立自治区级焉耆工业园区的重大机遇,按照"一园三区"的总体规划,全力建设资源富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基础完善的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园区。

  • 标签: 焉耆县 历史机遇 安西四镇 示范园区 对口支援 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