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厂家硫酸对红霉素释放度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硫酸显色法分别对红霉素片在酸中和缓冲液中的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采用不同厂家硫酸进行红霉素的释放度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选择合适的硫酸是试验的关键因素之一。

  • 标签: 硫酸 红霉素肠溶片 释放度
  • 简介:用红外光谱内标法(K3[Fe(CN)6)]·6H2O为内标物)测定了红霉素片中红霉素的含量.实验表明:混合物红外光谱中红霉素的测量峰(1714.6cm-1)和K3[Fe(CN)6)]·6H2O的内标峰(2119.0cm-1)的峰高比(y=hi/hs)与两者质量比(x=mi/ms)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2642x-0.0579,相关系数R2=0.9973.据此测得红霉素片中红霉素的含量为标示量的101%,相对标准偏差为0.5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8%-101.9%.该方法无需分离提取,简便,快速,成本低,测定结果准确,特别适合批量检测和药品质量的快筛,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红外光谱内标法 红霉素肠溶片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红霉素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90名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即地红霉素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组、地红霉素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组和对照组。用药3月后从症状、鼻内镜、鼻窦CT、主观感觉等四个方面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地红霉素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组与其它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地红霉素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地红霉素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应用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地红霉素肠溶片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出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出液中药物浓度.测定了含不同浓度的单甘酯(0.255%,0.676%,0.967%)和吐温BSO(0.251%,0.683%,0.969%)阿司匹林出情况.结果表明单甘酯和吐温-80能有效地改善的崩解,并影响阿司匹林的出度.0.255%的单甘酯和0.251%的吐温-80对整个出过程有加速作用.

  • 标签: 溶出度 阿司匹林 单甘酯 吐温-80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岛津ODSC18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0.065mol·L^-1的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7.2)(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在0.5~4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1%(n=5)。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琥乙红霉素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琥乙红霉素 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通过将自制阿司匹林和对照药(拜阿司匹灵)在4种不同介质(pH1.2、pH4.0、pH6.8、水)中的出曲线对比,得到自制阿司匹林出效果。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质量研究 溶出曲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试验掌握罗红霉素的稳定性特点。方法:通过对罗红霉素分散片在不同湿度、温度和光线的条件下稳定性进行试验和研究,了解其随着时间等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与药物质量相关联的指标变化规律,为罗红霉素分散上市后的生产、储存和确定有效期的提供重要依据。结果:三批罗红霉素分散用于上市前模拟试验的包装,将0月、6月试验进行加速,与加速试验相比较,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未见显著变化。经12个月的长期试验考察,与0月相比较,试验要求的相关指标都没有显著变化。结论:通过反复对比试验,试验考察的各项结果均没有体现明显的变化及趋势,药品稳定性良好,可将有效期暂时确定为2年。

  • 标签: 罗红霉素霉素分散片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三种市售阿司匹林出度,评价药品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出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出液中药物浓度,以威布尔分布拟合出参数,经双侧t检验对出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阿司匹林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但其体外出度测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阿司匹林制剂质量稳定、可靠,但其内在质量仍有待提高。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体外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罗红霉素胶囊体外出方法开发及建立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体外出相关性研究比较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5种不同介质中出曲线,以评价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的药品体外出的质量一致性。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出度检测方法结合pH-饱和溶解度试验、滤膜吸附考察、溶液稳定性等试验来确定罗红霉素胶囊的出测定方法;并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比较在5种不同介质中的出曲线。结果所建立的罗红霉素胶囊出度测定方法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罗红霉素对照品在16~200µ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滤膜吸附试验证明滤膜对本品无吸附作用;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5种不同介质中稳定性良好。参比制剂除在pH1.2盐酸溶液中外,在其他四种介质中批间出均一性均较好,而在5种介质中比对,出曲线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结论所建立的罗红霉素胶囊出度方法符合《中国药典》相关技术要求,且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五种出介质中f2相似因子均大于50%,说明二者在五种出介质的体外出行为基本一致。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方法。方法:乙醇为溶剂,ODS色谱柱,甲醇:0.1%二乙胺:冰醋酸(40:60:4)为流动相,在275nm波长处测定。结果:在0.1~1.0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57%(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标签: HPLC法 阿司匹林肠溶片 含量测定 样品处理 色谱条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波立维治疗,研究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血风险。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PTL)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参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09、3.387、5.157,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2%,高于参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226,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可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波立维
  • 简介:目的分析奥美拉唑镁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2018年1-12月为时间段,选取慢性胃炎患者73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奥美拉唑镁治疗对照组(33例),基于此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总体为75.76%(25/33),观察组总体为95.0%(38/40),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上,对照组发生率为21.21%(7/33),观察组发生率为5.0%(2/40),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镁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即可有效改善患者各种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克拉霉素片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红霉素药用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感染的替代用药,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

  • 标签: 美他环素 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