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追求更加精致的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在持续增长,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此,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食品检测工作,配合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提升检测水平。本文以免疫检测技术为例,对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恶劣分析和研究。

  • 标签: 食品检测 免疫检测 新技术 应用
  • 简介:分析临床免疫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处理对策。关键词临床免疫检测;存在问题;临床分析;引言临床免疫检测是诊断疾病的常用方式,医生能通过检测结果为患者提供准确的病情数据,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临床中常见的免疫检测方式为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抗体、可提取核抗原等。但是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检验结果失误的情况,进而降低的检测质量,而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临床免疫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应对方法,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在血液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献血的自愿者620例作为血液样本提供者,采集620例血液样本提供者的血液样本两份,一份为5ml,一份为7ml,分别将其放置在5ml和7ml的真空抗凝管中。其中5ml的血液样本在3h内给予血浆分离,然后进行核酸检测;其中7ml的血液样本在24h内给予血浆分离,然后进行酶联免疫检测。结果核酸检测法对血液中HBV检测的阳性率为2.74%,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检测法的1.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酸检测法对血液中HCV检测的阳性率为1.77%,与酶联免疫检测法的1.61%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检测法对血液中HIV检测的阳性率为1.77%,显著高于核酸检测法的0.4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的输血过程中,需重视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的联合应用,才能够显著提高血液病毒的检测准确率,从而减少输血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用血安全。

  • 标签: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检测 血液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体液免疫检测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和同年龄段正常健康志愿者各60例,分别记为疾病组与健康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体液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3(C3)和补体4(C4),对比并分析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疾病组血清IgA、IgM、IgG、C3、C4均高于健康组,组间上述血清体液免疫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体液免疫指标均异常升高,可作为病情判断及临床治疗指导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清学指标 体液免疫 支原体肺炎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体液免疫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一级甲等医院检验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8例(对照组)。所有入选儿童,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对比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两组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IgA、IgG、IgM水平实行比较,前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实行血清体液免疫检测,能够及早诊断出支原体肺炎,值得在支原体肺炎检测中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血清体液免疫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血液病毒检测中应用酶联免疫和核酸检测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本中心血站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的1000份样本血液为探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样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0份。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检测方式,观察组采取核酸检测方式,探究对比两种方式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9.6%,相比对照组的95.6%,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毒检验过程中应用核酸检测的精确度和灵敏度较高,可有效减少漏检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广泛采纳推广。

  • 标签: 血液病毒 酶联免疫检测 核酸检测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酸检验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液病毒的应用及检验准确率。方法选取26581例无偿献血者,采集样本分别采用核酸检验与酶联免疫检测,观察两组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核酸检验法的阳性准确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法,组间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检验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液病毒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因核酸检验结果更具有优势而得到应用推广,但其价格高等因素导致其推广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

  • 标签: 核酸检验 酶联免疫检测 血液病毒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在ABO血型的正反定型以及RhD血型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血型鉴定的1000例鉴定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鉴定者的ABO血型的正反定型以及RhD血型的检定均使用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使用盐水试管法进行血液鉴定进行鉴定结果比较。结果在所有鉴定者的血液标本中,使用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方法对ABO血型的正反定型的鉴定成功率高达996/1000(99.6%),使用盐水试管法的血型鉴定成功率达995/1000(99.5%)。两种检定成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出现4例正反定型不相符,系统无法对血型鉴定结果进行判定,与盐水试管法进行离心检测,正反定型相符。对于RhD血型的鉴定成功率高达999/1000(99.9%),而盐水试管法的鉴定成功率高达1000/1000(%),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每小时检测ABO血型的正反定型以及RhD血型标本60份,盐水试管法的血行标本检验为45份。结论使用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对ABO血型的正反定型以及RhD血型鉴定速度较快,且结果较为准确,对于鉴定的图像可以长期保存,在血型鉴定中可以代替盐水试管法,具有显著的鉴定成效。

  • 标签: 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 ABO血型的正反定型以及RhD血型 血型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运用。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将观察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两组70例为细菌感染组,70例为病毒感染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0例儿童设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儿童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小儿患者在治疗之前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4.39±18.19)mg/L、(8.05±2.19)mg/L,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CPR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患儿CPR数值有明显上升,差异呈(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相比于治疗之前,通过治疗之后,三组小儿患者的CPR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小儿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差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均较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小儿肺炎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地区分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且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在治疗肺炎过程中,患儿的免疫功能的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中央临床学院糖尿病系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眼部也存在免疫细胞。这一发现有望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疗法。研究人员发现具有抗病功能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存在于人的视网膜中,而调节性T细胞可以修补受损的视网膜血管。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免疫细胞 眼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性视网膜病变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样48例作为疾病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患者血样45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样品进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测试分析。结果①疾病组患者的Ig-A(2.57±0.43g/L)、Ig-M(2.41±0.59g/L)、Ig-G(16.54±2.97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Ig-A(1.21±0.32g/L)、Ig-M(1.13±0.06g/L)、Ig-G(13.07±2.82g/L)(P均<0.05);②疾病组患者的CD3+(62.72±5.24%)、CD4+(30.58±2.67%)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的CD3+(68.51±4.39%)、CD4+(38.19±2.54%),而CD8+(22.54±2.0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27.07±2.46%)(P均<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分布均会发生异常,检测相关指标对乙型肝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监视、防御、调控功能的重要系统,其中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目前,各种肿瘤免疫疗法相继应用于临床,标志着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了新时代。本文将对目前正在进行的T细胞免疫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T淋巴细胞过继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7细胞的百分率并初步阐明T细胞亚群、Th17细胞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检测30例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及Th17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组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百分率、CD4+/CD8+T细胞比率降低(P<0.05),CD8+T细胞、Th17细胞的百分率升高(P<0.05),CD3+T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TP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由CD4+T细胞百分率降低,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造成。ITP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ITP的发病过程。

  • 标签: ITP T淋巴细胞亚群 Th17细胞
  • 简介:目的以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SIV30蛋白作为抗原诊断试剂,建立免疫梳方法(IC)用于特异性检测实验猴血清中抗SIV的抗体IgG。方法应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SIVSIV30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在感受态细胞BL21中表达,将该重组蛋白纯化后作为诊断抗原,建立免疫梳标准化检测程序,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最佳抗原包被量为0.02mg/mL;制备好的IC均能够特异性检测到相应的SIV阳性血清而不与其他病毒血清间发生交叉反应,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SIV30蛋白能够敏感地检测到1∶400倍稀释的SIV阳性血清;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样品重复检测3次,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利用该检测方法在对10份可疑猴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C与ELISA检测结果

  • 标签: 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30蛋白 免疫梳 快速检测方法 抗体
  • 简介:目的:观察小鼠H22细胞原位种植性肝癌模型中,脾脏正性免疫细胞和负性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并且观察脾脏切除后外周血和肿瘤组织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以及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H22细胞原位种植性肝癌模型,在荷瘤的不同时期,用流式细胞检测脾脏中负性免疫细胞(MDSC、Treg)和正性免疫细胞(总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NKT细胞)比例的变化。荷瘤1w后切除脾脏,用流式细胞检测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并比较切脾前后肿瘤重量、腹水量、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变化。结果:荷瘤小鼠脾脏MDSC细胞的比例一直高于正常组;Treg细胞在荷瘤2w时显著升高;总CD3+T细胞和CD4+T细胞在荷瘤1w时显著升高,2w时显著下降;CD8+T细胞在荷瘤2w时明显下降;NK细胞在荷瘤3w时明显下降;NKT细胞无显著变化。脾脏切除后外周血和肿瘤组织MDSC的比例下降,CD8+T细胞的比例升高;肿瘤重量和荷瘤小鼠生存期无显著变化,腹水量在荷瘤2w时显著减少,腹水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小鼠肝脏种植H22细胞株后,脾脏中正性免疫细胞的比例下降,负性免疫细胞的比例升高,脾脏的负性免疫状态逐渐占主导地位,从而促进了肝癌的发展。

  • 标签: 脾脏 H22 肝癌 免疫细胞
  • 简介:提到肿瘤的临床治疗,“手术、放疗、化疗”是绝大多数人都能脱口而出的三大疗法。然而,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第四条克癌之路——“生物免疫靶向治疗”,也正在被人们所知晓。

  • 标签: 生物免疫 靶向治疗 肿瘤细胞 康复治疗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