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回顾性分析微波消融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我院10例使用高功率微波系统微波消融治疗临床上穿刺活检或者置管引流后严重出血的患者。在消融前超声多普勒检查及超声造影用来评估消融区和消融后的即刻疗效。结果所有的病例均消融成功,随访期间病人无需输血,未发现并发症。所有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值逐渐升高。影像学和临床随访均未显示活动性出血的迹象。结论我们的经验表明,微波消融可以用于治疗癌性肿块合并出血或穿刺后出血。为了验证这项技术并得出更广泛的结论,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

  • 标签: 微波消融 经皮 出血 止血
  • 简介:目的探讨微波消融犬邻近膈肌肝组织的合适微波消融条件。方法取健康成年犬9只,在超声引导下行经微波消融邻近膈肌的肝组织。将测温针置于肝脏边缘消融区表面邻近膈肌处,根据测温针测量的温度将实验动物平均分为三组,A组:50~60℃;B组:61~70℃;C组71~90℃。持续消融240s,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肝消融区相邻膈肌损伤情况。结果A组犬膈肌轻度损伤,B组及C组犬膈肌严重损伤,C组出现凝固性坏死。结论微波消融犬邻近膈肌的肝组织,消融区表面温度50~60℃、持续消融240s时膈肌轻度损伤,可为临床安全消融邻近膈肌肝肿瘤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微波消融 肝脏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融(US-PMMA)治疗早期肝癌(HCC)患者生存预后的高危因素,及对术后总生存率(O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和无病生存率(D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行US-PMMA治疗的HCC患者1 563例。依据WHO对年龄的界定,以60岁及以上为老年组共733例,60岁以下为青年组共830例。所有病灶均为首次接受US-PMWA。收集患者及病灶基线资料,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及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OS、DFS和CSS基线特征的危险比(HR)。OS、DFS和CSS以Kaplan-Meier曲线表示,用Log-rank检验比较。结果与青年组HCC相比,老年组HCC更易罹患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红蛋白血症以及较多合并症,但肝硬化发生少、肝功能较好。PSM后,肿瘤长径(95%CI=1.1~1.4,P<0.001)及数量(95%CI=1.2~1.9,P<0.001)、γ-谷氨酰转移酶(γ-GT)(95%CI=1.0~1.0,P<0.001)和甲胎蛋白(AFP )(HR为1.5,95%CI=1.2~1.8,P<0.001)是OS、CSS和DFS的共同预测因子。年龄(95%CI=1.2~1.8,P<0.001)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95%CI=1.0~1.0,P=0.043)是OS和CSS的另外两个预测因子。白蛋白可预测OS,而性别和肝硬化可预测DFS。在随访期间(12~156个月),Log-rank检验表明,所有预测因子均显著影响OS、CSS或DFS(均P<0.01)。其中,多发肿瘤对OS、CSS和DFS的影响最大,与单发病灶患者比较,多发病灶患者12年OS、CSS和DFS分别降低了9.2%、2.5%和4.1%,中位生存期分别缩短12.3个月、25.0个月和11.3个月。结论不同类型早期HCC患者微波消融后预后获益不同。在影响长期生存和疾病进展的众多高危因素中,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肝功能对改善早期HCC患者US-PMWA后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经皮微波消融 早期肝癌 回顾性分析
  • 作者: 程实 柯晋 周洁龙 陈旭琼 姚孟宇 傅光涛 杨涛 张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1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0年第16期
  • 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骨科,广州 510080;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广州 510515;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广州 510010,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广州 51001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骨科,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置钉开放减压术并行微波消融术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共20例(26个转移灶)采用置钉开放减压术并行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43.85±18.67)岁(范围:16~79岁)。病变部位:胸椎9例,腰椎11例。肿瘤类型:骨髓瘤2例,白血病1例,肝癌4例,骨肉瘤2例,肺癌5例,肾癌1例,食管癌1例,子宫颈癌1例,肠癌1例,前列腺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术前均行CT扫描或MR检查明确转移灶部位及大小,设计相应微波消融范围。术中经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局部肿瘤减压联合微波消融灭活肿瘤,消融过程中采用测温针分别对消融范围边缘和椎体后壁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采用冰生理盐水冷循环降温保护重要组织;13例行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效果;采用Frankel分级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等评估神经功能及体能状态。结果术中微波消融时间(5.43±2.07)min(范围:3~10 min);微波功率40~60 W。术中出血量(852.50±514.40)ml(范围:100~1 700 ml);手术时间(4.11±0.99)h(范围:2.5~6.0 h)。病灶中心温度控制为70~85 ℃,周围组织温度通过冰盐水控制<43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5±2.01)个月(范围:6~14个月),至末次随访无一例出现局部复发。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后48 h、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为(1.55±1.23)分、(2.70±0.87)分、(2.40±1.14)分及(3.05±1.00)分,与术前的(5.95±1.1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体能状态均明显改善,15例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至少改善了1个等级,并且8例患者术后6个月ECOG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1例术后出现下肢肌力减退,对症治疗后1个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微波消融联合置钉开放减压术能够有效地缓解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疼痛,解除脊髓及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 标签: 微波 外科手术,微创性 肿瘤转移 姑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T引导下穿刺微波消融(MWA)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给予MW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给予MWA治疗,有效控制了患者病情,延长了患者生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CT引导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 肺癌 生存率 控制率
  • 简介:肝癌是世界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随人口老龄化,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然而只有少部分肝癌患者适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以其安全、微创、疗效确切而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对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消融技术 肝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乳腺良性结节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2019.6-2020.7,抽取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展开研究,基于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治疗有效率97.78%大于对照组82.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小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可有效治疗乳腺良性结节,改善预后状态,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乳腺良性结节 传统开放性手术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 手术治疗有效率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甲状腺肿瘤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两组均开展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和护理结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实施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疗法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 甲状腺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甲状腺肿瘤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两组均开展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和护理结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实施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疗法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 甲状腺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以8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化疗,观察组实施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 化疗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资料。术后第1、3、6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计算结节的体积缩小率,将结节按照性别、年龄、结节血供、结节大小、结节性质、是否有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进行分组,并对影响微波消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8例(106个结节)均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术后第1、3、6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VRR)分别为(39.7±6.1)%、(56.2±5.9)%、(70.3±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灶体积随时间逐渐缩小。不同结节大小、结节性质、有无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者术后第1、3、6个月的V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结节血供术后第1、3、6个月的结节缩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VRR与单位体积消融时间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结节性质及单位体积消融时间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结节大小、结节性质、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以及单位体积消融时间会影响术后体积缩小率。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术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资料。术后第1、3、6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计算结节的体积缩小率,将结节按照性别、年龄、结节血供、结节大小、结节性质、是否有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进行分组,并对影响微波消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8例(106个结节)均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术后第1、3、6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VRR)分别为(39.7±6.1)%、(56.2±5.9)%、(70.3±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灶体积随时间逐渐缩小。不同结节大小、结节性质、有无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者术后第1、3、6个月的V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结节血供术后第1、3、6个月的结节缩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VRR与单位体积消融时间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结节性质及单位体积消融时间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结节大小、结节性质、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以及单位体积消融时间会影响术后体积缩小率。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术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我们对 2015 年 5月 -2016 年 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 2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临床诊断确诊,这 213例患者体内共有 284个结节病灶。我们对所有患者使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为其两年的随访观察,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死亡率和存活率以及肿瘤的坏死程度。结果:经过随访观察,我们发现,在这 213例患者中有 161例患者存活,另外的 52例患者发生死亡。在所有患者的 284个结节病灶中,有 266个结节的肿瘤呈现出完全灭活的状态;与此同时,有 3例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疾病,其中有针道种植患者 2例,胆瘘患者 1例;此外,有 2例患者在治疗初期出现了严重的肺部感染,但临床治疗后恢复好转。结论:临床上使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大大提升患者的生存指数和预后。且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微波消融 早期原发性肝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9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消融后结节体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肿瘤结节直径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较对照组(24.44%)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术后开展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肿瘤体积的缩小,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 超声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20名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病患均为随机抽取,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取微波消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变化程度、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和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在子宫肌瘤中的临床疗效与射频消融相当,但安全性要更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治疗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入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癌患者23例,所有患者结直肠癌术后再行微波消融消融术后1个月、3个月行超声造影、肝脏CT/MRI,统计完全消融率及并发症。结果23例患者47枚肿瘤,首次成功消融46枚(完全消融率97.9%),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消融术后1个月、3个月影像随访均提示消融完全。结论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介入 微波消融 结直肠癌 肝转移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导向下微博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护理要点。方法:研究样本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科室接受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的50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后并发症以及焦虑程度。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及20.0%;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时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治疗压力,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护理模式。

  • 标签: []经皮微波消融 肺部恶性肿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26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对照组(13例)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13例)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在围术期为其开展具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 肺部恶性肿瘤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