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新生儿皮肤遮盖与暴露部位胆红素测量值与血清胆红素值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皮肤遮盖部位、暴露部位各两处实施胆红素测量,同时对其实施血清胆红素测定,比较患儿不同部位的胆红素测量值和血清胆红素值测定结果的区别。结果:四次测量可见,暴露部位A处、B处的胆红素测量值均显著低于血清胆红素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遮盖部位的C处和D处,胆红素测量值和血清胆红素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接受光照治疗时,皮肤遮盖部位(特别是胸骨第2肋正中央)的胆红素测量值与血清胆红素值检测结果更加接近,可以作为便捷诊断的可靠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经皮胆红素测量值 血清总胆红素值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测量胆红素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高胆血红素血症的新生儿255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选用测量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比较两组结果,分析两组相关性。结果血清胆红素平均值(279.74±6.73)μmol/L,胆红素(2.51.20±3.65)μmol/L(t=0.595,p<0.001).结论测量胆红素简单、方便、快捷、易被家属接受。能够动态监测新生儿胆红素准确的反应血清胆红素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测量部位对测量胆红素(TCB)数值的影响,了解光疗后测量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两院新生儿病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17例,蓝光光疗前检测血清胆红素(TSB)及前额、前胸部位TCB值并进行比较;蓝光光疗后检测血清胆红素TSB,并监测停止光疗后0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TCB值与光疗后TSB比较;比较停止光疗后不同时间TCB升高速率。结果 蓝光光疗前,前额部TCB值与TSB值无统计学差异,呈正相关,Person相关系数为0.821(P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经皮胆红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光疗后遮光部位胆红素(transcutaneous bilirubin measurements,TcB)值与血清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值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黄疸且需要光疗的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胎龄分为26~31周组、32~34周组和35~36周组。光疗时在前额部、前胸部、会阴部TcB检测区域用遮光材料覆盖,光疗前后测定前额部、前胸部、会阴部TcB各3次并取平均值,同时取静脉血检测TSB。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不同部位TcB值与TSB值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06例早产儿,26~31周组51例、32~34周组126例、35~36周组129例。光疗前所有患儿前额部、前胸部、会阴部TcB值与TSB值均相关(r=0.699、0.913、0.734,P均<0.001),其中前胸部TcB值与TSB值相关性最好,因此采用早产儿光疗前TSB值与前胸部TcB值建立直线回归方程:TSB=0.634+0.912TcB。光疗后,所有患儿的前额部、前胸部、会阴部TcB值与TSB值也相关(r=0.586、0.879、0.690,P均<0.001),其中前胸部TcB值与TSB值相关性最好,因此采用早产儿光疗后TSB值与前胸部TcB值建立直线回归方程:TSB=1.910+0.736TcB。结论胎龄26~36周早产儿黄疸光疗后前胸部遮盖区域TcB值与TSB值相关性好,可以建立直线回归模型。

  • 标签: 黄疸 血清胆红素 经皮胆红素 婴儿,新生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红素测定和抽血查血胆红素两种黄疸检测方法的异同,评估胆红素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68例黄疸患儿,在各胆红素水平,分成7组,对同一个患儿胆红素测定同时抽血查血胆红素水平。将各组两种检测结果按配对样本t检验方式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在6-15.9mg/dl水平,t<t0.05,P>0.05,两种检测方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胆红素检测可基本代表血胆红素水平;胆红素在16mg/dl以上,两种检测结果t>t0.0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胆红素检测不能代表血胆红素水平。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具有局限性,在血胆红素水平高达一定程度后,胆红素检测不能准确反映血胆红素水平,必须作抽血胆红素测定方能明确。

  • 标签: 经皮胆红素测定 血胆红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测量胆红素浓度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的实用性。方法对100例黄疸新生儿进行经测量胆红素等相关检测及给与对应治疗。结论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有无创性、方便、有使用性。

  • 标签: 胆红素浓度 新生儿黄疸 诊断和治疗的实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采用微量血胆红素(TSB)、胆红素(TCB)进行测定的有效性。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量血红素(TSB)、胆红素(TCB)进行测定,对比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动态监测效果。结果微量血胆红素胆红素第一次光疗结束后数据为(242.65±55.21)、(256.55±60.27);第二次光疗结束后数据为(187.16±64.35)、(190.44±55.6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测定具有准确。快捷、方便等优势,对早期高胆红素症可实现动态监测、明确诊断等,在中后期微量血胆红素的测定中具有更为准确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微量血胆红素 经皮胆红素
  • 简介:目的:研究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胆红素变化情况的测定的准确度,分析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预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选取100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分别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胆红素测定仪对新生儿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的胆红素值的检测和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呈现出线型的相关性。结论:胆红素的测定方法对新生儿没有造成任何的创伤,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结果的可靠性高,能够随时对新生儿的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动态地监测,能够快速地诊断出新生儿中的高胆红素血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胆红素的测定仪 新生儿 血清胆红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测定胆红素方法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5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过皮肤测定机体内的胆红素含量,对照组患者则通过血清测定机体内胆红素的含量,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比较两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并评价两组胆红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测定胆红素方法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测定胆红素与经血清测定胆红素方法均可精确检测出患者体内胆红素含量,且其测定结果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胆红素测定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r=0.968,P<0.05。结论测定胆红素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安全、高效等优点,可作为新生儿黄疸疾病的有效辅助检查之一,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测定胆红素 血清测定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生产的30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出生1-7天,每天对新生儿进行经胆红素监测。正常足月儿>12.9mg/dl,早产儿>15mg/dl时为测阳性。胆红素检测结果为阳性患儿360例给予干预治疗。将360例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80例,研究组采取药物联合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5.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对照组为11.6%,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 简介:目的:探讨胆红素在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50例(日龄≤8d)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入院时即对患儿父母进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的宣教,同时经及静脉采血测量TCB和血清胆红素值,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胆红素与血胆红素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3,P〈0.01)。胆红素法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96.43%。漏诊率为18.18%,误诊率为3.57%,阳性似然比为22.91,阴性似然比为0.19。TCB动态测量对预防新生儿早期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胆红素可以准确地反映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可用以监测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治疗效果,其操作及护理简单易行、无创、患儿父母容易接受。

  • 标签: 经皮测胆红素 护理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黄疸新生儿接受降黄散熏蒸疗法对血清胆红素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降黄散熏蒸疗法,两组均持续治疗5d。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远远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积分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分布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胆红素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水平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黄疸新生儿实施降黄散熏蒸疗法不仅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疗效,还可控制血清胆红素胆红素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降黄散 熏蒸疗法 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皮黄疸仪对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方法对250例新生儿,依据胆红素测定值和血清胆红素值,分别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结果胆红素测定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灵敏度为89.57%,特异度为90.51%,准确度为90.07%,阴性预告值为92.5%,阳性预告值为88.79%,漏诊率为10.43%,误诊率为9.49%。结论胆红素测定(皮黄疸仪)对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黄疸 新生儿 胆红素 诊断
  • 简介:在卒中的实验性研究中,发现胆红素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呈负相关,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尚无胆红素水平与卒中相关的临床数据。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内科的Perlstein等推测,较高的胆红素水平,也许能降低卒中的发生率,并能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一项能代表美国普通人群的横截面调查———美国健康和营养检查(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在1999—2004年调查了胆红素与卒中的关系。在13214例具有卒中史、血清胆红素检查和卒中危险因素资料的成人参试者中,453例报告有卒中史。其中138参试者报告发生了卒中不良预后,即由卒中引起的、长期的健康问题,或因卒中导致的残疾。校正人口学特征和卒中危险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价危险度(OR值)和95%可信区间(CI)。校正多变量后,在所有参试者中,胆红素增加至1.71μmol/L(0.1mg/dl)水平,卒中发生的概率降低9%(OR:0.91;95%CI:0.86~0.96);在有卒中史的参试者中,卒中不良预后的概率降低10%(OR:0.90;95%CI:...

  • 标签: 卒中预后 水平卒中 胆红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和胆红素/白蛋白比值(the ratio of bilirubin to albumin,B/A)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SB≥425 μmol/L)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胆红素诱发神经损伤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ABE组和非ABE组,分析TSB峰值、B/A值对新生儿ABE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5家医院共收治194例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ABE组20例,非ABE组174例,胆红素峰值范围427~979 μmol/L。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TSB峰值、B/A值预测ABE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30 μmol/L和9.48,TSB峰值与B/A值联合应用识别ABE的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92.8%。结论TSB峰值联合B/A值可有效识别新生儿ABE,当TSB峰值>530 μmol/L、B/A值>9.48时,患儿发生ABE的风险较高。

  • 标签: 胆红素脑病,急性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血清总胆红素 B/A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清蛋白的测定过程中加入血清胆红素,分析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在运用双缩脲法的情况下,对血清中加入一定浓度胆红素的蛋白值以及对血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胆红素蛋白值进行测定,最终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血清中加入胆红素后,对血清的蛋白值进行测定,其蛋白质含量要明显高于血清中未加入胆红素蛋白值。结论在血清蛋白的测定过程中加入血清胆红素可疑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会使血清蛋白值升高。

  • 标签: 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总蛋白 测定 结果 影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