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案例资料某年7月~8月份期间,徐某连续三次出现不明原因呕吐、抽搐、昏倒等症状,被送往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前两次徐某住院治疗时医院均以癫痫发作治疗(因徐某有癫痫病史),直至第三次住院时医生怀疑徐某是毒鼠强中毒,遂报案.在送检的徐某血液中检出毒鼠强成份.细致勘查,在徐某家中提取了大量的物证(包括在其衣柜提取的多件衬衫及短裤)送检.

  • 标签: 毒鼠强 中毒 经皮肤吸收 理化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抗坏血酸具有重要的皮肤生理作用,包括抑制黑色素原生成,促进胶原蛋白生物合成和防止自由基的形成。因此,抗坏血酸是很好的皮肤护理活性组分。

  • 标签: 化妆品 配方 抗坏血酸 护肤品 皮肤吸收 成分
  • 简介:元素纤维作为一种功能性纤维,是将天然麦饭石经高科技处理后细化到纤维当中,使纤维具有天然矿物药石的神奇功效。

  • 标签: 元素纤维 研发 生产 功效
  • 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诊疾病,而皮肤吸收中毒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在门急诊误诊误治。我院1995—2002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48例,其中12例误诊,误诊率8.7%,均为皮肤吸收中毒,为了提高对皮肤吸收中毒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误诊 皮肤吸收中毒 原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应用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25例资料,术后均行石膏外固定3周,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无伤口感染、关节积液等并发症。结论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固定牢固,生物相容性好,无须二次手术,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髌骨 骨折 PDLLA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 体外测定含有渗透促进剂的蛇床子素凝胶人体皮肤吸收。方法 以离体人皮肤为渗透模型,应用Franz扩散池进行实验。样品以高效液相法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渗透促进剂Azone、薄荷醇、土荆芥油可以使得蛇床子素的稳态流量分别提高312、200、125倍。结论 三种渗透促进剂的作用机理为破坏了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降低了药物的扩散阻力,因而提高了蛇床子素的扩散系数更多还原

  • 标签: 蛇床子素 经皮吸收 凝胶 渗透促进剂
  • 简介:恶性阻塞性黄疽确诊时多数已为晚期,外科根治性切除率极低,而短路手术或姑息性切除术在围手术期都有较高的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1966年Seldinger首先用套管针从右侧肋间穿刺胆道获得成功。Okduda于1974年发展了细针穿刺技术,降低了胆道穿刺后的外科干预率、并发症和死亡率。同年Molnar和Stocknm用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mutmmoustranshepaticcholangiographyanddrainage,FTCD)缓解恶性阻塞性黄疸成功,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胆道内支架 临床应用 恶性阻塞性黄疸 经皮肤 SELDINGER
  • 简介:摘要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仍然采用传统技法,有着西医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本文就中医的皮给药和中药的透皮吸收进行比较,研究皮给药和透皮吸收之间的方法和关系,有助于中医皮给药的治疗技法的推广和发展,以及中药的透皮吸收药剂的研制和开发。

  • 标签: 中医 中药 经皮给药 透皮吸收
  • 简介:通过肺部导入胰岛素溶液的方法研究各种吸收剂对胰岛素肺部吸收的影响,以血糖的下降程度为吸收评价指标(PA%)。研究发现,20mmol·L^-1胆酸钠(PA%=69.1%),1%辛酸钠PA%=40.4%),1%苄泽35(PA%=46.6%),1%苄泽78(PA%=53.6%)以及稀土化合物氯化钆[PA%=32.2%,(0.04mg·kg^-1)和PA%=36.3%,0.2mg·kg^-1)]等能显著增强胰岛素对大鼠血糖的下降作用,而1%EDTA(PA%=19.1%),5%油酸(PA%=20.8%)和稀土化合物氯化镥(PA%=25.1%,0.2mg·kg^-1)无明显的吸收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吸收促进剂有利于胰岛素的肺部吸收

  • 标签: 胰岛素 肺部给药 低血糖效应 吸收促进剂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嫩肤、换肤术后的面部敏感皮肤的治疗。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仅外用保湿剂,2次/d;B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d,外用保湿剂2次/d;C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d,外用吡关莫司乳膏1次/d及保湿剂2次/d;D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d,用马齿苋煎液局部冷敷15min,2次/d,后外用吡美莫司乳膏1次,d及保湿刺2次,d。疗程4周,进行皮损症状和体征评分。结果各症状评分均值由高向低排序为D〉C〉B〉A(P〈0.005)。A、B、C、D4组间的有效率分别为46.34%,55.81%,77.27%和91.49%(P〈0.005)。结论马齿苋冷湿敷配合吡美莫司乳膏外涂,加用抗组胺药物可以明显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 标签: 面部敏感皮肤 换肤和嫩肤术后 保湿剂 中药 吡美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皮肤病作为研究课题,探讨方温经散寒法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以温汤为代表的温经散寒法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过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方温经散寒法对以荨麻疹为代表的皮肤病治疗有效;(2)西药与方温经散寒法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相当,均可作为治疗选择;(3)较单纯的西药,方温经散寒法方案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

  • 标签: 经方温经散寒法 皮肤病 荨麻疹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误服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误服药物后消化道吸收中毒的小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儿进行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100例患儿进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在小儿误服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中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有效率更高,且患儿家长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小儿 消化道呼吸吸收中毒 护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误服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9年 3月医院收治的 200例误服药物后消化道吸收中毒的小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100例患儿进行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 100例患儿进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在小儿误服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中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有效率更高,且患儿家长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小儿 消化道呼吸吸收中毒 护理特点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提高小儿误服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的护理质量,对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误服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计69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分为对照组(n=34例)和观察组(n=35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道、饮食护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更短,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误服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的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挽救患儿的生命,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护理方案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误服 消化道吸收中毒 药物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有机磷皮肤中毒的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3例皮肤接触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分析。结果3例分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糖尿病高渗昏迷及癫痫大发作,后确诊有机磷农药中毒,给予相应治疗痊愈。结论皮肤接触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史较隐匿,特别是对于伴有其他常见基础病者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等常见病。因此,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综合分析,并进行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缩短误诊时间。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皮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皮肤接触中毒的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皮肤接触致有机磷农药中毒的4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是因使用有机磷农药治疗皮肤病而中毒;14例因衣物被有机磷农药喷湿,皮肤吸收中毒。44例误诊中有26例急性胃肠炎,4例急性心肌梗死,过敏性哮喘、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各4例,中暑3例、癫痫2例、肝昏迷1例。治愈40例,治愈率90.91%;死亡4例,病死率9.09%。结论皮肤接触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其中毒史有时不详,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综合分析,及时诊断,以免误诊。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皮肤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