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食道超声诊断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进而证明食道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诊断的46例隐源性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组别进行检测,得出全部患者均头颅MRI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比较两组数据,分别两种不同诊断技术的价值。结果经过食道超声后发现,应用TEE共检出CES患者15例(占32.6%),采用TTE共检出CES患者4例(占8.7%),而且明显看出TEE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TE,在统计学意义(χ2=8.02,P<0.01)上存在差异。结论在运用食道超声诊断后,发现经过TEE在诊断明显好于CES,在临床上也具有不错的效果,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患者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的症状。

  • 标签: 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 经食道心脏超声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食道超声对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 2018.10-2019.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对全部患者行经胸壁心脏超声食道超声诊断。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食道超声检出高危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 18例,检出率为 30.00%( 18/60),检出低危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 20例,检出率为 33.33%( 20/60);全部患者胸壁心脏超声检出高危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 5例,检出率为 8.33%( 5/60),检出低危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 2例,检出率为 3.33%( 2/60),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 P<0.05)。结论:食道超声诊断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经食道心脏超声 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评估了食道超声(TEE)和胸壁心脏超声(TTE)在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CE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的32例隐源性青年脑梗死患者资料。男25例,女7例,年龄19~50岁,平均(38.3±2.8)岁。所有患者均头颅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和头颅MRA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部分患者显示轻度动脉粥样硬化)。32例患者均进行了胸壁心脏超声(TTE)检查。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在局部麻醉下行经食道超声(TEE)检测。结果32例患者中TEE检出9例(28.1%)CES,TTE检出其中的3例(9.3%)(P〈0.05)。其中主动脉部斑块2例,房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瘤1例,卵圆孔未闭1例,左房自发声学显影1例,二尖瓣脱垂1例,二尖瓣增厚1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房间隔病变的检测。TTE对上述两个部位病变的漏诊分别为2例和3例。TEE和TTE对二尖瓣病变的诊断无明显差别。结论对初步归因于隐源性青年脑梗死患者,建议进一步采用TEE检查。这样可使近1/3的患者发现可能的心源性栓子来源。

  • 标签: 脑梗死 心源性栓子来源 经食道心脏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道超声技术在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青年脑梗死患者共38例,对其进行TEE以及TTE检查。结果:采用TEE技术检出的CES总数为19例,占比50%,TTE技术检出CES患者8例,占比21.05%,差异显著。其中TEE检测出房间隔瘤6例,占比15.78%;主动脉斑块2例,占比5.26%;卵圆孔未闭3例,占比7.89%;房间隔缺损5例,占比13.15%;二尖瓣脱垂1例,占比2.63%;二尖瓣增厚2例,占比5.26%。TTE技术检出的各例患者均能够被TEE检出。结果:食道超声技术在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出效果较好,对于查找隐匿性脑梗死患者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经食道心脏超声 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 临床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食道房调搏术及食道电图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8例,所有患者行经食道房调搏术及食道电图,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AVNRT 20(29.41%)例,AVRT 13(19.12%)例,AT 4(5.88%)例,AF 3(4.41%)例,Af 2(2.94%)例,VT 3(4.41%)例,其他14(20.59%)例,43例行食道房调搏终止心动过速,所有AVNRT、AVRT患者食道房调搏S1S1成功转为窦律。结论:分析表明,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采用食道房调搏术及食道电图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治,诊治效果相对更好,并且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诊治心律失常的有效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食道心房调搏术 食道心电图 心律失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ATP与食道房调搏(TEAP)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食道房调搏及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食道房调搏(TEAP)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成功率为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超声心脏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超声监视引导下行25例心脏病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结论对需治疗的心脏病手术患者实施床旁心脏超声检查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床旁经食道超声检查 心脏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心房调搏(TEAP)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对70例PSVT患者进行TEAP。结果66例病人发生的PSVTTEAP终止,总有效率94.29%。结论TEAP治疗PSVT效果满意。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经食管心房调搏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检测心肌存活的有效定量和半定量指标。方法对24例临床确诊的亚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食道超声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用IBS、CK及AQ等指标检测存活心肌。结果①负荷后2D运动记分减少与CK记分增加的变化,相关系数r=0.98。②负荷后AQ值变化无统计意义。③IBS曲线形态、PPI值、SD值在梗死区、正常区及梗死周围区间差别明显。负荷后梗死周围区上述值差异显著。AⅡ值在三个区域间及负荷后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负荷后室壁节段CK记分增加≥1;该区PPI=5~10,负荷后增加12~16以上;IBS曲线由平直变成周期性峰—谷幅度明显的曲线,即应考虑此段心肌存活。

  • 标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心肌组织背向散射强度记分 彩色壁运动记分 心肌存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纳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与对照组(体外循环手术)各33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心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观察组有效率(96.96%)高于对照组(78.78%)(P<0.05)。结论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能提高整体疗效。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经食道超声 外科微创封堵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TEE)、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最佳诊断方案。方法实验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总计30例。患者均行TTE、TEE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法下房间隔缺损缺患者的具体损口、位置、部位、大小等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TTE与TEE诊断仅在测量缺损口内径上高度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所得数据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EE、TTE结合,在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方面价值明显,为临床治疗工作以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经食道三维超声 经胸超声 诊断价值 房间隔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3月于本院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98例,由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不给予护理配合,试验组49例给予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时SAS与SDS评分、舒适度评分、检查时间、检查依从率、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检查时SAS评分、SDS评分、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评分、检查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食道 超声 心电图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接受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接受超声心动图的患者50例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及其安全性。结果:全部50例患者检查,所有病例均获得成功,检查过程顺利,图像清晰,平均每例检查时间15min。研究组安全性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与食道超声心动图均能用于检查中,比较食道超声心动图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高价值。

  • 标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经胸超声心动图 检查结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食管超声引导下非体外循环胸微创封堵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配合。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7月食管超声引导下胸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患者15例,其中ASD7例,VSD8例。对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封堵成功患儿均于术后4h内撤离呼吸机,监护室滞留1d,术后3~5d出院。复查心脏超声仅1例膜周VSD有轻微残余分流。结论食管超声引导下胸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无需体外循环及输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手术用物的准备及熟练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部分。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经胸微创封堵 食管超声手术配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使用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 本次对照实验中,共选取了 40 例先天性心脏病,且存在小、中室间隔缺损情况的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给予参照组患儿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的心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在治疗后,研究组为( 8.93±1.13 )分,参照组为( 7.39±1.14 )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 P < 0.05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 40.42±10.39 ) mL ,未出现并发症情况,发生率为 0 ;参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 254.63±45.97 ) mL ,出现 2 例并发症情况,发生率为( 10% ),研究组患儿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 : 对先天心脏病患儿采用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心功能,同时术中出血量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食道超声 微创封堵术 体外循环手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