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差错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对115例临床护士差错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差错表现为错误、多或漏药物、时间差错等,原因以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执行不力,医嘱执行流程落实不到位为主。结论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医嘱处理流程,加强医护沟通和护士的教育培训与督导,减少差错发生。

  • 标签: 护士给药差错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间断推注与持续微量泵输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单胎足月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行硬膜外局麻药持续微量泵输注,对照组25例行硬膜外间断推注,两组局麻药均为2%利多卡因(改为1.73%碳酸利多卡因)。观察两组镇痛及肌松效果、术毕麻醉阻滞平面、麻醉前及硬膜外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及术毕麻醉阻滞平面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外持续微量泵输注药方法能达到硬膜外间断同样的麻醉效果,且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间断给药 持续微量泵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详细分析非口服各种途径的药物吸收情况,在对比中总结经验。方法对每种非口服途径的药物吸收详细分析对比。结果每种非口服的药物吸收影响因素各异,在选择非口服途径时必须综合各种因素合理选择。

  • 标签: 非口服给药 药物吸收 剂型 影响吸收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老年群体自我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根据老年生理特性与药物使用安全有效的相关性,并结合老年人用药间隔时间依从性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述。结果老年群体生理机能的衰退可导致对药物不良反应敏感性增加和对药物损伤恢复能力降低,随意缩短或延长间隔时间导致的血药浓度水平波动的加大,可增加其用药风险;用药间隔时间依从性调查50名被调查者均不能严格遵从,其根本原因在于被调查者不了解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用药间隔时间的相关性。结论重视对老年群体间隔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将促进其安全有效自我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 标签: 老年 给药间隔 用药教育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不同途径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布洛芬的药方式将50例患者分为2组,布洛芬口服组(n=25)和直肠(n=25)。观察布洛芬药方式对其降温效果的影响。结果布洛芬口服和直肠两组种药方式均能有效退热,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为92~96%。口服组起效快(2h内起效为主),直肠起效较慢,随时间推移起效(2h后起效为主)。用药后4~8h,直肠组患者的平均体温低于口服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服和灌肠布洛芬均能有效治疗小儿发热,口服布洛芬起效快,简便,灌肠药效时间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方式。

  • 标签: 小儿发热 布洛芬 直肠给药 口服 起效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院重视静脉全过程的监控,针对问题,规范了流程、加强细节管理,较好的保证了患者静脉的安全,促进了护理流程的再造和规范,实现了用药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临床静脉给药 细节管理
  • 简介:大量事实证明,气管插管患者在术中和术后气道反应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拔管时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究其原因主要是气管导管对气道的刺激引起的。近年来一些方法用于减少气道反应,如环甲膜穿刺、使用喉麻管、利多卡因凝胶等,但各有利弊。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使用声门上下型气管导管,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拔管时的反应,甚至可以带管呼吸。

  • 标签: 气管导管 给药 声门 气道反应 应用 利多卡因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腹泻病患儿12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皮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止泻时间、病程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止泻时间明显缩短病程,治愈率高且副作用小。

  • 标签: 小儿 腹泻病 经皮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给与经纤维支管镜下的治疗方法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总结其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要点。结果60例患者中,显效68.12%,有效30.11%,无效2.77%,总有效率98.23%,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使患者接受并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内膜结核 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对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和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90名患者分为杓型组、非杓型A组和非杓型B组,杓型组30例,早晨600-800服用降压药物,非杓型A组30例,早晨600-800服降压,B组晚1800-2000服降压,观察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杓型组24hSBP、24hDBP和dSBP、dDBP均下降,P<0.05,nSBP、nDBP下降不明显,P>0.05。2、非杓型A、B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均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hSBP、24hDBP、dSBP、Ddbp无明显差异,P>0.05,nSBP、n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晚上服药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53.3%,与晨起服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采取晚间服用降压不但可有效降低血压,还可改善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纠正非杓型血压,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 标签: 高血压 给药时间 非杓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交替直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68例患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中西药交替直肠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并进行分析汇总。结果通过三个疗程中西药交替直肠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8.04%。结论中西药交替直肠,使药物直接到达炎症部位,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

  • 标签: 直肠给药 慢性盆腔炎 康妇消炎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两种途径对奥沙利铂(L-OHP)化疗所致毒性反应的影响和护理措施。方法将65例选择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外周静脉留置针和外周静脉置管(PICC)输入奥沙利铂,通过奥沙利铂专用神经毒性分级指标观察病人化疗所致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根据奥沙利铂专用神经毒性评估指标,外周静脉组和PICC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组。结论经PICC途径输入奥沙利铂可减少其慢性神经毒性。

  • 标签: 奥沙利铂 给药途径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各类抗生素及人工合成药物。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药学研究的热点,保证临床合理用药不但可以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同时还有利于预防医患纠纷。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进行了分析,包括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类及喹诺酮类;同时简单探讨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问题。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给药时间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0-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塞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为预防产后出血措施的选择与研制进行积极的探索。方法选择2012年06月-2014年0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就医先后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200μg塞入肛门内约5-6cm处。12h后重复使用1次;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20IU,每日2次,使用3d。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心电监护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24h出血量、出血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两组产妇的心电监护各指标均无异常征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塞肛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给途径,能显著增强宫缩、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塞肛给药 预防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有关几种重要药物和环糊精交联形成新复合物的最近进展,并重点介绍在口腔黏附给途径中,作为聚合物基质的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基于环糊精的口腔黏附处方制剂及其过程特征。

  • 标签: 口腔给药 交联黏附聚合物 环糊精包合物 控释释药
  • 简介:摘要微乳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自发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低黏度、各向同性的且热力学稳定的溶液分散体系。本文主要概述了微乳制剂透皮的渗透机制和发展前景。

  • 标签: 透皮给药系统 微乳 渗透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不通用药途径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共98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盐酸氨溴索治疗。给予实验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3.5%,对两组患儿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胃部灼热、呕吐、消化不良各1例,不良反应率为6.12%。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哮喘时,比经口服药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盐酸氨溴索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