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安溪县医院肿瘤内科)摘要食管癌是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典型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癌肿堵塞食管,侵蚀邻近气管形成食管—气管瘘,病人因此不能进食甚至饮水,严重影响营养的摄入和生活质量;食管支架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支架置入的成败也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现简单介绍一下本科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护理。

  • 标签: 食管支架术 食管狭窄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18—2019年插入胃管失误原因。方法寻找原因,对患者意识不清、置管方法、置入胃管后判断方法等因素一一寻查,并提出今后安全、有效、可行的置入胃管的方法。结果经分析原因后制定预防胃管置入方法,此后再没有发生胃管失误的问题。结论综合全面评估患者、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正确的置管方法、胃管置入胃内后全面、正确的判断可避免胃管误入呼吸道。

  • 标签: 胃管置入 失误原因
  • 简介:在很多人心目中,高血压是用药物进行治疗的,老陈原本也是这样想的,结果药吃了不少,血压非但没有控制住反而蹭蹭往上蹿。老陈今年65岁,查出高血压已经有5年了。症状非常明显,反复出现头昏、头晕,血压最高时惊人地达260/120毫米汞柱。让老陈苦恼的是,

  • 标签: 手术治疗 高血压 置入支架 毫米汞柱 用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食道支架置入术后的饮食干预措施。对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食管支架置入术的30例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结果40例患者未发生由于饮食原因所致的并发症,大多为5~7天即可出院。结论食道支架置入术加强饮食护理,可以使相关并发症减少,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食管癌病人生命晚期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食道支架置入术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膨胀金属支架(SEMS)置入与引流管置入治疗恶性胆肠吻合口狭窄(B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3例恶性BAS患者。其中19例患者接受了SEMS(支架组)治疗,其余14名患者接受了引流管置入治疗(引流管组)。技术成功定义为将支架或引流管成功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临床成功定义为术后1周内血清胆红素与基线水平相比降低20%。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支架或引流管的通畅时间和总体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技术成功。在支架组中,15名患者放置了1个支架,另外4名患者放置了2个支架。两组的临床成功率相似,支架组94.7%(18/19),引流管组92.9%(13/14)。两组均没有严重并发症。支架/引流管的中位通畅时间支架组(130 d)显著长于引流管组(61 d,P=0.001)。支架组(159 d)的中位生存期也明显长于引流管组(65 d,P=0.003)。结论支架置入治疗恶性BAS支架通畅时间和患者存活期显著长于引流管置入治疗恶性BAS,SEMS放置可能优于引流管置入

  • 标签: 恶性胆肠吻合口狭窄 自膨式金属支架 引流管 通畅时间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比较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置入裸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时对患者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诊的78例接受支架植入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治疗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患者在相应病变血管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39例患者在相应病变血管置入普通金属裸支架。对比分析手术2周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的各项衡量指标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射血前期(PEP)、射血时间(LVET)、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指数(CI)与普通金属裸支架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可以认为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比普通金属裸支架更能保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洗脱支架 裸支架 心功能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此病主要由颈动脉疾病引起,本文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而术后对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改良置胃管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5例置胃管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置管组(42例)和改良置管组(43例),分别观察其置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率,并评价病人对胃管的依从性。结果改良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达90.70%,高于传统组(X2=8.54P<0.01);而不良反应率低于传统组(X2=23.18P<0.01);病人对胃管的依从性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P<0.05)。结论置管改良措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对胃管的依从性,在临床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置胃管 利多卡因 体位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下肢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结果18例下腔静脉滤器无移位,肢体的肿胀消退明显,无肺栓塞发生。对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下肢静脉滤器置入术及溶栓、抗凝方法综合治疗。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患者做好患肢护理,病情观察、溶栓监测,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滤器置入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对食管狭窄的实用价值,着重比较X线和内镜下两种置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40例患者置入41个支架,其中X线法27个,内镜法14个。结果 支架置入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明显改善,由术前平均3.4级降至1.03级。X线法置入的27个支架位置全部准确,而内镜法置入的14个有4个发生位置偏差。结论 食道支架治疗食道狭窄安全有效。两种置入方法各有优缺点,在狭窄段通过方面内镜法有优势,在狭窄段扩张和支架定位方面X线法更安全和准确。

  • 标签: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支架 介入性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入路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置入手术中,应用体表标志定位法确定导管尖端正确位置(上腔静脉下1/3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20例TIVAP置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8例采用经颈内静脉入路,根据术中确定中心静脉导管(CVC)长度的方法分为两组:采用体表标志定位法的136例为研究组;采用术中X线定位法的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置入后即刻的CVC尖端定位优良率以及置入手术时间的差异等,并对右侧与左侧颈内静脉置管患者的身高、年龄、导管尖端距气管隆突距离因素与CVC留置长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分布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TIVAP导管留置长度为因变量,身高为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理想导管留置长度与患者身高的关系方程。结果CVC尖端位于第2肋间、第3胸肋关节、第3肋间时,分别有34.8%、83.3%、95.0%的机率位于正确位置。CVC尖端在第3胸肋关节或第3肋间的正确定位机率高于第2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VC尖端位于第3胸肋关节与位于第3肋间时的正确定位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研究组较对照组(未调整导管位置前)可明显提高导管位置优良率(94.1%比4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9,P<0.001);显著缩短手术时间[(33.04±6.69) min比(42.50±5.54)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VC留置长度与身高呈线性相关,右侧颈内静脉入路导管留置长度(cm)=0.159×身高(cm)-1.284(r=0.597,r2=0.356,P<0.001);左侧入路导管留置长度(cm)=0.097×身高(cm)+12.139(r=0.322,r2=0.104,P=0.020)。结论经颈内静脉TIVAP置入手术中,采用体表标志定位法,导管尖端对应的体表标志为第3胸肋关节或第3肋间。体表标志定位法较术中X线定位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在确定导管长度、导管尖端位置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解剖标志 导管尖端定位
  • 简介:摘要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腰椎的应用已经日趋成熟。由于上胸椎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和毗邻结构,此项技术在上胸椎的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对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从胸椎椎弓根解剖参数研究情况、胸椎椎弓根毗邻结构研究、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相关研究和存在的问题与展望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 标签: 胸椎 椎弓根 螺钉置入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对在电影中看到熟知的品牌,我们已经司空见惯。好莱坞早已玩转这种把商品融入剧情的置入式营销。在《偷天换日》(Theltalian、Job)中。三辆经改装的MINICooper车盖过了帅哥、美女和精彩悬念,是电影的真正主角,许多人看了电影之后都想拥有一辆宝马公司的MINI车。2004年冯小刚的贺岁片《天下无贼》也让人对嵌在电影里的“广告”印象深刻。

  • 标签: 营销 影响力 COOPER MINI 2004年 宝马公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33岁。体检发现血压高3年,头晕憋气1年入院。3年前体检时发现右上肢血压24/13kPa,胸部有血管杂音,诊断高血压病,给予卡托普利口服。1年前出现头晕、憋气,劳累后加重,长时间行走、站立可引起双下肢乏力,即来本院就诊,以“多发性大动脉炎”收入院。查体:右上肢血压23/9kPa,左上肢血压16/8kPa。心界左下扩大,心尖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左锁骨上闻及4/6级收缩期喷射样血管杂音,向颈部、胸前及左肩部传导;右锁骨上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

  • 标签: 颈内动脉支架 置入术 血管杂音 锁骨 迷走神经反射 双下肢乏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下肢静脉血栓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前准备,术后对静脉穿刺部位及患肢的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抗凝药物的副作用。结果30例患者未发生致命性肺栓塞及严重并发症,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对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手术前后各阶段的护理,加强术后指导,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滤器置入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