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日光是这一生态系统的能源。日光的照射,加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生物圈的环境中出现了风、雨、潮汐、水流等多种运动,也使生物圈的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生命长期进化发展的结果是,不同地区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生物群落。然而,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似的环境无论相距多远,都有相似的生物群落。例如,不同地区的沙漠,生物种类虽然并不相同,但是它们进化的结果趋同,

  • 标签: “生物群落的类型” 初中 科学课 备课参考
  • 简介:用比较样地法调查了乌拉盖草原9个不同群落类型的,闫晓红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物种数随取样面积增加呈对数增加,且与对数模型s—alnA+b能够很好拟合(R2≥0.9715)。(2)不同群落类型的α多样性测度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表现出山地草甸类“羊草+线叶菊+杂类草”类型、温性草甸草原类“羊草+杂类草”类型、山地草甸类“羊草+杂类草”类型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而低地草甸类“羊草群落类型拥有较低多样性指数。(3)群落的多样性更多的受均匀度指数的影响。

  • 标签: 群落类型 种一面积关系 Α多样性
  • 简介: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手段,是让教于学、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策略之一,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 标签: 思维导图 学习手段 群落的主要类型
  • 简介:研究合肥市区不同功能区景观林组成与结构,共记录102个样方。结果表明:景观林主要组成种有111种,分属45科、81属;主要优势种是香樟、枫杨、水杉、杨树、桂花、石楠等;不同功能区景观林树种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公园与居住区)、0.24(高校与居住区)、0.22(公园与高校);林分平均密度560林/hm2,平均基盖度18.83m2/hm2,平均胸径16.99cm,平均树高10.13m,均为正态分布。群落类型可归纳为5个植被型、16个群系及69个群丛,以落叶阔叶型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型为主。建群树种主要有香樟、广玉兰、女贞、雪松、水杉;群落外貌较整齐,树木整体较为健康,景观效果较佳;但层次结构、树种多样性不高,应丰富树种,增加群落的垂直层次,采用近自然经营。

  • 标签: 类型 结构 群落 城市景观林 合肥
  • 简介:调查合肥市市郊5座城市山体的林分组成与群落结构,共记录样方66个.结果表明:山体林主要组成种有97种,分属49个科、82个属;主要优势种是侧柏、杉木、马尾松、朴树、麻栎等;林分平均密度1384株/hm^2,平均基盖度23.35m^2/hm^2,平均胸径12.44cm,平均高度11.08m.群落类型可归纳为5个植被型、14个群系及34个群丛.主要植被型有落叶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树木整体较为健康,但景观效果欠佳,部分区域林分结构不够合理.建议引进乡土树种,特别是一些观赏树种,如栎、榆、椴、榉、黄连木、槭树等,来提升景观效果,增加生物多样性,完善生态功能.

  • 标签: 城市山体林 群落 类型 结构 合肥
  • 简介:洛阳山区烟田的调查发现,黄花烟草单作田,黄花烟与RG17混栽烟田和RG17单作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分别由24种、68种、59种组成,其季节变化随烟草生育期不同可以分成3个阶段.烟田的捕食性天敌是控制害虫的优势种群,对害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花烟草对烟青虫、棉铃虫产卵具有较强的诱集作用,种植黄花烟草可作为防治烟草害虫的措施之一.

  • 标签: 烟草 类型 节肢动物群落 季节特征 捕食性天敌 害虫
  • 简介:为了积累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数据,以利于有效调控池塘藻相,2013年春季研究了3口不同富营养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氮、磷营养盐:室外池I、室外池II以及大棚池。结果表明,根据氮、磷营养盐水平,室外池I和大棚池均属超富营养水体,而室外池II属于富营养水体。室外池I的浮游植物种类最多,优势种类是绿藻门和硅藻门,蓝藻门种类和数量均很少,比较适合养殖。而室外池II只有蓝藻门,且种类非常少,仅2种,以蓝藻门隐球藻属(Aphanocapsa)占绝对优势,已经明显形成了隐球藻属水华。大棚池藻类种类比室外池II多,但是也以蓝藻门的隐球藻属为优势。室外池II和大棚池的浮游植物多样性评价等级均为I级,多样性差,而室外池I为II级,多样性一般。本研究表明,春季不同富营养程度的池塘出现不同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富营养池塘在低温的春季可以形成蓝藻门优势;建立氮磷营养水平与池塘藻相之间的可靠关系需要更多的数据资料支撑。

  • 标签: 浮游植物 春季 富营养 蓝藻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土地整治类型对新增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分析土壤理化性状与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通过测序数据分析,研究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并探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地整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为土地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土地整治,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理化性状
  • 作者: 张金阳 张芳 晋鹏欣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24-04-02
  • 出处:《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
  • 机构: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5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 简介:1、群落的概念在一定地区内,不同的种群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群落。也就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物群落中全部植物的总体称为植物群落,全部动物总体称为动物群落群落就是种群的集合体,它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等类群。生物群落概念的产生与强调同一地段内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有关。

  • 标签: “生物群落” 初中 科学课 备课参考
  • 简介:自然课上,斑马老师讲了“池塘群落”,可是池塘里的生物到底是怎样生活的呢?大嘴兔子很想了解一下。放学后,她在池塘里捞到了鲫鱼、鸟鱼、小虾等,回家后,养在了一个大玻璃鱼缸内。她天天从池塘舀来塘水,又在水沟里捞红虫,还拿来豆渣、麸皮喂它们。对这个“人工池塘群落”,她仔细观察了一个多月,明白了不少事情。

  • 标签: 池塘 群落 自然课 鲫鱼 老师 生物
  • 简介:世界罕见的原始野生牡丹群落,生长在保康县境内。国际树木学会副主席、意大利牡丹专家奥斯蒂博士一行对此处考察认定是洛阳牡丹的祖先、发祥地。面积约500公顷10万余株,最大株高2米;每年5月上旬开花,牡丹花呈白色,内花呈方形、紫斑、经鉴定为紫斑牡丹。

  • 标签: 野生牡丹 群落 紫斑牡丹 保康县 树木学 牡丹花
  • 简介:美国中间商往往抓住中国企业心理,开出非常苛刻的贸易条件:必须货到付款,且3个月后付款。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中间商为自己将来赖账创造条件。

  • 标签: 中间商 中国企业 货到付款 贸易条件 美国 创造
  • 简介: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10月,研究了位于鄱阳湖主湖区南部的南矶山湿地的南荻(Triarrhenalutarioriparia)群落、灰化薹草(Carexcinerascens)群落和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群落下的土壤垂直剖面的细菌群落结构,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细菌群落-土壤因子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探究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矶山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年变化显著,2011年10月的土壤细菌群落显著不同于2009年和2010年的10月;其次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布的是植物群落类型,在同一年内,狗牙根群落的土壤细菌群落显著不同于灰化薹草群落和南荻群落;而0~45cm深度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深度差异。尽管湿地土壤总磷含量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年际分布,各植物群落土壤总有机质含量、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和含水量都显著影响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但仅能解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11.6%。

  • 标签: 土壤细菌群落 结构 植物群落 年际变化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 南矶山湿地
  • 简介:  最近,我加入了一个由上班族组成的足球爱好者群"星期天足球群",群友组织了自己的球队"星期天足球队".上周末正好有活动.……

  • 标签: 少年激情 群落重温 足球群落
  • 简介:如何培育企业?深圳的经验不是万舰齐发,而是“旗舰”先行,那么如何打造“旗舰”,又是如何通过标杆管理引领群体的呢?

  • 标签: 企业群落 激发 标杆管理 旗舰 经验
  • 简介:以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天然林土壤和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梯度(对照CT-0g·kg-1、低磷LP-0.1g·kg-1、高磷HP-0.6g·kg-1)磷添加室内培养实验,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法,研究磷添加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磷除显著提高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外,亦显著增加土壤pH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对磷添加的响应因施磷量和森林类型不同而不同,其中高磷处理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和米槠天然林土壤微生物PLFA,杉木人工林增幅大于米槠天然林。低磷处理仅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PLFA,对米槠天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磷添加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土壤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比值(GP/GN),对2种森林土壤真菌与细菌比(F/B)影响不显著。该研究表明米槠天然林转变成杉木人工林后,养分流失,加剧了磷限制。因此适当施磷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 标签: 森林转换 磷添加 微生物群落组成 磷脂脂肪酸分析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