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肠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40例肠癌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71.5±33.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43.2±13.4)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1±2.6)d;所有患者出院后在6个月随访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死亡率为5.00%。结论对肠癌患者术前给予全面的检查、诊断和评估,做好充足的手术准备,根据患者病症类型和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是提高肠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肠癌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大肠癌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目前手术仍是老年肠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除了有严重的并存病不能耐受手术和晚期肿瘤已失去手术意义外,均应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由于老年肠癌患者的特点术式选择应权衡患者的情况,估计手术的危险性,以解决主要矛盾,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延长寿命的原则。术式选择应采取个体化,对一般情况好,估计可耐受手术者可实行根治术。对老年肠癌手术不主张采用扩大根治术,不能切除者可采用造瘘或短路手术

  • 标签: 大肠癌 中老年患者 术式选择 观察疗效
  • 简介: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肠癌患者的发病牢也逐渐增加。为研究老年肠癌患者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特点,以达到“根治肿瘤,改善生活”的最终目的,现归纳分析北京海军总医院于2002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70岁及以上的老年肠癌患者123例,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大肠癌患者 围手术期治疗 老年 围手术期处理 恶性肿瘤 海军总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肠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非保肛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肠癌,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肠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非保肛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观察比较老年肠癌患者手术中维持不同麻醉深度出现的应激反应,为临床治疗老年肠癌患者时对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肠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采用Nacrotrend麻醉监控系统对麻醉深度进行控制,依据麻醉深度分为浅度(D0)、中度(D2)、深度(E1)3组,每组40例。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建立气腹前2 min(t3)、建立气腹后2 min(t4)、手术结束时(t5)和拔管时(t6)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检测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e)和术后1 d(td)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内皮素(ET-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患者术中血压异常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2组、E1组在t2时MAP显著低于D0组(P均<0.05);E1组患者在t1、t2和t6的MAP较D2组更低(P<0.05)。D0组患者在t2、t4的HR较麻醉前显著上升(P<0.05);E1组t2、t3、t4、t6时HR水平均显著低于D0组(P<0.05)。D0组te时ACTH、Cor、IL-6、TNF-α、CRP均较手术前显著增高,并高于E1组(P<0.05);E1组患者在te时ET-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显著高于D0组(P均<0.05);D0组患者术中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E1组(P<0.05);E1组术后谵妄(POD)和意识障碍(POCD)发生率显著高于D0组(P<0.05)。结论在老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D0深度可能会引发较强烈的术中应激反应,E1深度能够抑制应激反应,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建议在临床首选D2深度进行麻醉,并结合老年患者身体条件做相应调整。

  • 标签: 肠肿瘤 胃肠外科手术 麻醉深度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老年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88例痊愈出院,3例患者死亡,其余2例患者自动出院;共有49例(占53.3%)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有效的围术期处理对减少患者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非常重要。医师要尽力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发生肠梗阻或肿瘤破裂时才进行急诊手术

  • 标签: 老年 结肠癌 直肠癌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016年老年肠癌手术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麻醉深度的不同分为浅度组、中度组与深度组,每组患者各30例。统计对比不同麻醉深度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手术结束时ACTH的水平要明显高于术后的1dACTH的水平;浅度组手术后1dIL-6、CRP、TNF-α的水平要明显高于麻醉前以及中度组与深度组的水平;浅度组与中度组Cor的水平在术前与手术后1d有明显地升高,且要高于深度组;深度组患者ET-1的水平在手术后以及手术后1d,均明显低于浅度组与中度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采用中度麻醉深度能够使老年肠癌手术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进行抑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肠癌手术 不同麻醉深度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以老年肠癌手术患者为例,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 2015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收治的 180名老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以深度麻醉为主的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以浅度麻醉为主的麻醉方式,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水平、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纤维蛋白水平差异、血小板水平差异与去甲肾上腺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 72h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麻醉前均有所变化,实验组患者麻醉后的纤维蛋白原指标与去甲肾上腺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深度麻醉以有助于改善老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深度麻醉 浅度麻醉 老年肠癌 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梗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5年6月~2010年7月共收治老年患者梗阻性结肠癌78例,其中手术63例,行I期切除术和2期切除术。结果43例治愈,20例并发感染,6例术后死亡,死亡率9.5%,另15例患者由于年龄过高,或经济原因等因素,不采取治疗主动出院。结论对老年患者梗阻性结肠癌进行I期切除术和2期切除术,并注意术后营养支持和抗生素应用,有助于提高术后存活率。

  • 标签: 老年患者梗阻性结肠癌 梗阻性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肠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非保肛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肠癌,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肠癌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非保肛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肠癌,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 2014年 7月~ 2016年 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肠癌患者 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非保肛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 1年、 3年、 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肠癌,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研究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150例观察组和15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较佳,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老年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于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肠癌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行浅度麻醉治疗,观察组实行深度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进行麻醉后72h,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及其去甲肾上腺素显著高于麻醉前,且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原和去甲肾上腺素指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深度麻醉治疗,能有效快速消除老年肠癌手术患者的疼痛,显著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不同麻醉深度 老年肠癌手术患者 应激反应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肠癌患者手术前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老年肠癌患者41例为治疗组,以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肠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术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手术前3天,给予肠外营养;对照组术前没有给予营养支持,2组术后的营养支持相同。结果通过术前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组术后营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术后营养支持的基础上,老年肠癌患者术前就给予充分营养支持,充分利用肠内及肠外营养的优缺点,相为补充,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 标签: 老年 术前 结肠癌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老年肠癌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深度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轻度麻醉)与实验组(37例深度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后2h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结论老年肠癌手术患者给予深度麻醉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 标签: 轻度麻醉 深度麻醉 肠癌 手术 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