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瘘管患者现代显微手术技巧,预防前瘘管手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避免患者治疗费用的浪费。提高前瘘管患者手术治疗率。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开展前瘘管患者现代显微手术技巧,27例患者47(双耳20例,单7例,男性9例,女性18例,年龄9-31岁)通过显微镜下手术技巧的治疗,干净彻底的摘除先天性前瘘管。术后随访3月-18月,未发生一例复发病例。结果27例患者47通过显微手术治疗成功安全出院,27例患者47术后随访3月-18月无一例复发。临床治疗值得广大耳鼻喉大夫应用。

  • 标签: 耳疾病 显微手术技巧
  • 简介:显微外科技术因颞骨的复杂解剖及其空间位置。深奥的学术理论,以及所需的手术设备要求较高,限制了其规模性的发展。即便进入21世纪,在我国也仅限于少数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能够比较系统地开展显微外科手术。因此,手术理论教学及手术解剖训练成为耳科医师的必修科目。

  • 标签: 耳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解剖 教学模式 训练 显微外科技术 三级甲等医院
  • 简介: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因为精巧而造价昂贵.而相应的器械存储、消毒装置亦价格不菲。目前国内许多大型医院都购买了整套进口或国产手术器械,有的甚至购买数套,但是真正购买配套消毒装置的却还在少数,主要原因是相关进口产品价格昂贵,而国产仿造品使用又不尽如人意。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因为如果不妥善存放,

  • 标签: 器械包 耳显微外科 手术器械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中耳炎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效果显著,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耳显微手术 慢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立体视图镜在外科学临床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典型耳科病例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进行拍照,经AdobePhotoshop软件将其制作成立体图片,由50名具有不同程度耳科临床经验的评估人员观察平面图和利用立体视图镜观察立体图并进行比较。结果制作的100张立体手术图片均能产生清晰的立体视觉,并且立体图的层次感优于平面图。结论将立体视图技术应用于耳科手术,制作的立体手术图谱可以提供更多的解剖信息.有利于年轻医师的培养。

  • 标签: 耳显微外科学 立体图谱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慢性中耳炎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执行显微手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听力改善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全体患者的500HZ、1000HZ、2000HZ、4000HZ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耳显微手术 慢性中耳炎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1手术类型侧颅底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居多。颞骨任何部位发生的鳞状细胞癌在手术治疗前,均应先作放疗。颞骨切除的手术有2种方式,一种是整块颞骨连同肿瘤切除,另一种是分块切除,以保存神经血管结构。历史上曾仅靠作乳突根治术来治疗颞骨恶性肿瘤,因疗效差已被扩大的颞骨切除手术替代。颞骨切除术经数十年努力改进,不断扩大切除范围,疗效有所提高,但结果仍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

  • 标签: 侧颅底恶性肿瘤 耳显微外科 切除术 鳞状细胞癌 分块切除 肿瘤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中耳胆脂瘤经内镜手术(EES)和显微手术(MES)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CQ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4月。纳入比较EES和MES治疗中耳胆脂瘤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从中提取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数据,然后对提取的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764例中耳胆脂瘤患者,其中367例(48%)接受了EES治疗,397例(52%)接受了MES治疗。EES组在手术时间[MD=-18.61,95%CI(-22.21,-15.01),P<0.05]、手术并发症[OR=0.35,95%CI(0.19,0.67),P<0.05]、术后复发率[OR=0.28,95%CI(0.16,0.50),P<0.05]等方面合并效应的结果优于MES。结论初步证实EES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标签: 胆脂瘤,中耳 耳内镜手术 显微镜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鼓膜置管术治疗治疗,研究组进行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炎性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97.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4.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研究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听力,且不良反应及炎性因子水平较低,可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显微手术治疗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耳显微手术 慢性中耳炎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在外伤性鼓膜穿孔行鼓膜修补术中的实用性。方法对在内窥镜下行鼓膜修补术的3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穿孔一次手术治愈率94.44%,总治愈率为100%;术后半年复查纯音听力测试,气骨导差降低0~10dBHL8,11~20dBHL19,21~30dBHL7,气骨导差>30dBHL2,气骨导差平均降低15.8dBHL。结论内窥镜下行鼓膜修补术是一种操作简单、费用低、微创小、安全可靠的鼓膜修补方法。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鼓膜成形术 鼓膜穿孔
  • 简介:控制性降压常用于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手术条件。虽然鼓室成形术出血量并不多,但由于在显微镜下操作.手术渗血可使视野模糊.妨碍精细的手术操作。控制性降压可使中耳骨质渗血明显减少.鼓室内结构清晰,有利于面神经管的显露和听小骨链的重建。

  • 标签: 控制性降压 手术中 耳显微外科 复合异丙酚 瑞芬太尼 手术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慢性中耳炎患者,分为参照组(25名)和观察组(31名)。参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行显微手术。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5%(29/31)显著高于参照组72.0%(18/25)。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耳显微手术 慢性中耳炎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1外科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1肿瘤耳科肿瘤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有骨瘤、纤维瘤、体瘤(球瘤)、神经鞘瘤和脑膜瘤等.恶性肿瘤有癌和肉瘤等.1.1.1体(球)瘤(副神经节瘤、化学感受器瘤)体(球)瘤可发生在鼓室、颈静脉窝、颈动脉分支和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耳科有关的是前两个部位的球瘤,分别称为鼓室球瘤和颈静脉球瘤.

  • 标签: 影像学诊断 相关疾病 耳外科 耳显微外科 耳科 颈静脉球瘤
  • 简介:做激光手术的病例,在显微喉镜手术中,显微喉镜手术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操作

  • 标签: 例分析 喉镜手术 手术例
  • 简介:目的报告41例耳部显微手术的麻醉处理,总结该手术麻醉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1998~2003年的41例耳部显微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微泵持续静注肌松药、控制好麻醉深度和综合应用控制性降压等血液保护措施成功地为耳部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采用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和心电监测等综合监测手段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发现了2例颅神经心血管反射,其中1例心跳骤停,并抢救成功.结论综合应用各种麻醉手段为精细手术提供良好术野、绝对制动的麻醉环境同时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是耳部显微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

  • 标签: 耳部 显微手术 麻醉处理 患者 手术麻醉 持续静注
  • 简介:显微颅脑手术是一项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手术室护士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近年来,我院先后引进了蔡司手术显微镜、脑室镜、脑电监测仪、神经外科手术工作站等一些先进的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器械和设备,使许多疑难手术成为可能,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对护士的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999年5月--2009年8月我院共行显微颅脑手术1613例,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显微颅脑手术 配合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病变手术治疗及其临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5例脑干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颞下入路1例,枕下小脑幕上入路1例。所有病人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超声技术,5例病人应用荧光引导技术,2例应用3D打印技术。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贯穿所有病人临床诊疗始终。结果病变镜下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及活检6例。术后神经功能症状改善7例,保持不变4例,加重3例,死亡1例。随访14例,时间3个月-6年,预后良好11例,预后不良3例。结论脑干病变手术治疗极具挑战性,严格把控手术指征,合理制定手术策略,加上个体化诊疗、MDT以及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质量,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脑干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多学科协作 神经导航 电生理监测 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