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湿润烧伤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为受试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湿润烧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短期内(21 d)临床疗效及围治疗期指标(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细菌培养转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感染率、瘢痕率),并记录其治疗前,治疗7、21 d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通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评估其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1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细菌培养转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感染率、瘢痕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1 d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0.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268,P=0.605)。结论湿润烧伤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理想效果,而联合后更有利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治疗后感染率及瘢痕率,从而综合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聚维酮碘膏 湿润烧伤膏 Ⅱ度烧伤创面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湿润烧伤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我科收治的245例ⅱ度烧伤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及自身对照方法分为4组,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自身对照的观察组(c组)和自身对照的对照组(d组),a组62例联合湿润烧伤治疗,b组73例只用湿润烧伤治疗。结果:ⅱ度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感染率,a组优于b组(p<0.05)、c组优于d组(p<0.05);用药治疗后止痛效果及换药时疼痛程度,a组与b组、c组与d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湿润烧伤为创面提供了仿生理湿润环境,可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止痛及减少瘢痕形成作用,但抗感染作用不强,联合使用,创面感染率明显降低,愈合时间缩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湿润烧伤膏 聚维酮碘 ⅱ度烧伤创面
  • 简介:摘要观察液联合溃疡治疗皮肤破损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用纱布湿敷红外线照射20分钟后溃疡涂擦患处。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100%。结论液联合溃疡治疗加快愈合,作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聚维酮碘液 溃疡膏 皮肤破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溶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以保证质量。方法通过查询近10年的文献资料,从溶液的PH值、稳定荆、贮藏条件综合探讨溶液制备工艺的控制条件参数,以求得质量稳定的溶液。结果制备时调节溶液的PH为50-60,加入稳定荆,常温下密闭遮光。塑料瓶或玻璃瓶保存可保证质量。结论此条件制备和贮存的溶液较为稳定,可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聚维酮碘溶液 制备工艺 参数 稳定剂 贮存条件 包装材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软膏治疗急性皮肤软组织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门诊急性皮肤软组织擦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软膏及凡士林纱布覆盖敷料包扎;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加0.1%伏纱布湿敷绷带包扎。结果软膏加凡士林纱布包扎治疗能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加速创面修复,且在止血、止痛、不留瘢痕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软膏不仅可以治疗烧伤,对治疗急性皮肤软组织擦伤也有良好疗效。

  • 标签: 聚维酮碘软膏 皮肤软组织擦伤 临床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脓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患脓疱疹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使用同类抗生素的同时,观察组采用稀释液沐浴,一日一次;对照组采用百多邦软膏外涂,一日三次。结果经稀释液沐浴的脓疱疹患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根据观察组病例,采用稀释液治疗脓疱疹患儿,疗效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聚维酮碘 新生儿 脓疱疹
  • 简介:摘要在内眼手术前,一直普遍应用抗生素术前点眼及冲洗结膜囊预防感染,由此造成的耐药性问题成了世界性难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经济、有效、广谱、低耐药性的药物来预防术后感染的问题。近年发现在术前结膜囊内使用是预防内眼手术感染的一个有效方法,我院就近年来内眼术前应用的情况作了观察,并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聚维酮碘 内眼手术 预防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能否降低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方法随机选择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再随机选择急性阑尾炎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用用冲洗切口,对照组手术时不冲洗切口。结果实验组96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6.25%,切口局部红肿7例,发生率为7.29%,对照组89例患者中,切口感染14例,切口感染率为15.73%,切口局部红肿15例,发生率为16.8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切口红肿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术中用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能显著降低术后的切口感染率和切口局部红肿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聚维酮碘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液在外科手术腹腔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与溶液对腹腔及切口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冲洗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2.2%,较低于对照组19.6%(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中用溶液冲洗腹腔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患者早日出院。

  • 标签: 外科手术 腹腔冲洗 聚维酮碘溶液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评价在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中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四川省贫困白内障防盲手术患者862例(862眼),在术前使用50g/L消毒眼周皮肤、睑缘和结膜囊,术中、术后观察眼部体征并询问患者主观不适。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23例患者有术中眼部刺激感,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大规模自内障防盲手术中使用50g/L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措施。

  • 标签: 白内障 眼内炎 聚维酮碘 防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四肢Ⅱ度烧伤创面患者采取联合湿润烧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选取100例四肢Ⅱ度烧伤创面患者分析,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21.01-2023.01,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患者)、观察组(联合湿润烧伤治疗、50例患者),统计各项指标(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项目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指标改善情况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降低趋势,且实际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Ⅱ度烧伤创面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予以联合湿润烧伤治疗方式具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四肢Ⅱ度烧伤创面 治疗效果 湿润烧伤膏 维酮碘膏 应用价值
  • 简介:治疗组10例23处,治疗组10例23处,创面结痂时间比较治疗组23处压疮愈合时间最短3d

  • 标签: 乳香没 加乳香 期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过程中使用0.35%的溶液冲洗切口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结果进行应用探讨。方法抽选自2017年3月—11月间700例在本院施行的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50例)在关闭体腔之前选择使用100ml的0.35%溶液注入体腔内,再行负压吸引器吸出和混合的血浆,对照组(250例),使用0.9%生理盐水冲洗并吸出血浆,组织液。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和生命体征,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和切口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的中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切口愈合程度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过程中使用0.35%的进行冲洗手术创口,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是值得加大推广力度的。

  • 标签: 聚维碘酮溶液 手术切口感染 术中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相同浓度磷酸、乙酸、硼酸作为缓冲液对溶液中pH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四组不同缓冲溶液,观察不同缓冲液对PVP-I溶液中pH值的影响。结果四组缓冲液在相同时间、环境内对PVP-I溶液中pH值的影响均不同。结论以磷酸、氢氧化钠的缓冲溶液为4.41对PVP-I溶液中pH影响较小。

  • 标签: 聚维酮碘溶液 pH值 缓冲液 pH o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液冲洗鼻腔的药物效果及病人的舒适度。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发作68例,观察组、对照组各随机取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30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用鼻腔冲洗器进行冲洗(鼻腔冲洗器由北京华声医学科技开发公司生产);观察组采用现配的0.25%液100毫升进行瑜伽吐纳式(鼻吸口吐)冲洗。两组都反复操作3-5次,对照组每天两次,观察组每天一次,每位病人根据病情好转程度决定冲洗天数,观察病人药物疗效及反应。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用0.25%冲洗液冲洗有较高的疗效,可减少冲洗次数,提高病人舒适度。

  • 标签: 0.25%聚维酮碘液 鼻腔冲洗 疗效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液治疗趾间糜烂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趾间糜烂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溶液浸疱及外涂治疗,1次/d,连续7天;对照组用联苯苄唑乳治疗,1次/d,连续7天。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6.5%,对照组有效率46.4%;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溶液治疗趾间糜烂型足癣见效快,能很快减轻患者瘙痒疼痛症状。

  • 标签: 足癣 聚维酮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磺胺嘧啶银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Ⅱ期、Ⅲ期压疮患者采用加磺胺嘧啶银的方法治疗。结果该治疗方法对压疮治疗的显效率达100%。结论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压疮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疗程短,是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褥疮 磺胺嘧啶银 聚维酮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液冲洗阴道的药物效果及病人的舒适度。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慢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发作68例,观察组、对照组各随机取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30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用阴道冲洗器进行冲洗(阴道冲洗器由北京华声医学科技开发公司生产);观察组采用现配的0.25%液100毫升进行瑜伽吐纳式(鼻吸口吐)冲洗。两组都反复操作3-5次,对照组每天两次,观察组每天一次,每位病人根据病情好转程度决定冲洗天数,观察病人药物疗效及反应。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阴道炎、用0.25%冲洗液冲洗有较高的疗效,可减少冲洗次数,提高病人舒适度。

  • 标签: 0.25%聚维酮碘液 阴道冲洗 疗效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给予单纯氟康唑滴耳液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氟康唑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别。观察组复发率(3.4%)显著低于对照组(24.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效果显著,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氟康唑 聚维酮碘 外耳道真菌病